正文 第一章 紅軍說明書

(紅軍普通士兵的標準像:一男性紅軍士兵形象,一女性紅軍士兵形象)

配圖的紅軍士兵裝備說明詞:

*軍帽為綴有紅色五角星的八角式列寧帽。紅四方面軍的軍帽比紅一方面軍的稍大。因此在兩軍會師後,紅四方面軍的人被叫作「大腦袋」,紅一方面軍的人被叫作「小腦袋」。

*平行四邊形的紅色領章

*灰色棉上衣。秋冬衣服後來成為緊缺物品,例如途中有些部隊棉上衣不夠,戰士們只好輪流穿。

*皮帶

*子彈袋

*乾糧袋

*利於行軍的綁腿

*腰上大搪瓷杯子(裡面塞著牙刷和毛巾)

*10天的乾糧

*2-3雙布草鞋

*出發時紅軍戰士平均每人攜帶100發子彈,1枝步槍,1把刺刀,2-4個手榴彈

1934年開始長征的紅軍經過國民黨部隊連續5次的圍剿,已經元氣大傷。新補充的農民出身的戰士佔了絕大部分。這些戰士的內心或許充滿了仇恨和革命的浪漫情懷,但他們走在一起,從外形上看,卻並不像一支正規部隊。

英國籍傳教士R·A·勃沙特在貴州境內曾經路遇長征中的紅軍。他這樣描繪第一眼遭遇到紅軍的場景:「這些人都戴著相同的帽子和佩戴著紅色標誌。帽子的頂很大,有點像西方賽馬騎師帽。他們穿的衣服則很雜亂,簡直一個人一個樣。他們來自鄉下的小村,衣服是隨手弄來的而又根本不注意布料顏色,其中有藍、灰、紫 、綠、黃、黑色等等。」這些紅軍是用江西方言和勃沙特交流的。

此時的紅軍在之前已經經歷過了無數磨難,幾乎不成形狀。人員傷亡,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這是一支軍事史上也堪稱奇特的部隊。從出發前到最後建立新的根據地,紅軍的人數、打扮、裝備在行進途中不斷發生變化。

長征出發時的紅軍戰士,大多數在17至30歲之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少年組成,約54%的戰士都在24歲以下,而將領的平均年齡也不超過30歲,非常年輕。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的士兵大部分為江西籍貫。此外福建和浙江籍貫的紅軍也占較大比例。在長征期間沿途「擴紅」(招收新兵),湖南籍、四川籍、貴州籍的紅軍不斷增多。

參加紅軍的人的身份有僱農、工人、中學生、小商販等等,絕大多數是農民。參加紅軍的許多人是因為生活艱難、沒吃沒穿,不願受壓迫。當然也有一些逃婚以及討厭了在古老的農村生活的一些鄉紳,只有極少數的人相信他們是為了尋找革命真理。那時候,馬克思、列寧只是少數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生活的革命黨人以及精英們的聖經。遙遠的俄羅斯那時候還叫作蘇聯。是一個更遙遠而神秘的地方。

紅軍主要是步兵,只有少量的騎兵、炮兵、工兵及通信兵分隊。當時的組織體制和編製也不統一,通常是按方面軍、軍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進行編組。武器裝備則主要取之於敵,使用繳獲的步槍、機槍、輕型火炮和自製的長矛、大刀等古老兵器同敵人作戰。在建軍之初,紅軍廢除了封建僱傭軍隊的管理方法,實行人民軍隊官兵平等、經濟公開的民主管理制度。

據1934年春季的一次統計,紅軍第一方面軍的階級構成是工人佔30%,農民佔68%,其中農民中的大多數(不少於77%)來源於蘇區當地,而國民黨的逃兵和叛兵不超過4%。創建於1927年革命處於低潮之時的最初的紅軍由前國民黨官兵、遊民、貧苦農民等組成。

上世紀30年代初,紅軍的發展令人驚異,每年的數量翻倍遞增。《劍橋中華民國史》這樣記載下幾組關於紅軍的數字:「根據各種估計,1930年,紅軍總數約有5萬人,1931年增加到10萬人以上,1932年增至20萬人,1933年增至50萬人。」

在1934年,紅軍的政治身份比例是這樣的:中共黨員和非黨員的比例為28%比70%。而按照毛澤東當時認為的最佳比率應該是25%比75%。

參加長征的紅軍中絕大多數為男性紅軍,其中在中央紅軍只有30名女性紅軍幹部以及少數的女護士和女勤務兵,而紅四方面軍則另有一個婦女獨立師,兵力近3000人(長征後減員至2000左右縮編為婦女獨立團)。按照這樣的數字,長征期間的紅軍男女比例為90:1。

參加長征的紅軍中,戰鬥部隊(不包括隨軍人員)和收容縱隊(包括警衛部隊和內勤部隊)的非戰鬥人員的比例,大約是3:1(據李德的回憶)。

表格一 參加長征的紅軍前後數量變化

紅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領導武裝起義時,武裝部隊沿用了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這一番號。「八七」會議後秋收起義的部隊始稱為工農革命軍。而同年11月在湖北黃麻的起義,部隊則稱為農民自衛軍。

12月,廣州起義的部隊出現了工農紅軍的旗幟。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民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工農武裝,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而紅軍的正式名字,則在一個月後由中國共產黨中央發出的《軍事工作大綱》明確做了「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命名為紅軍」的規定。毛澤東、朱德正式將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最早的一支正式命名為紅軍的隊伍。「工農」兩字具體顯示了中國紅軍戰士的主要政治成分。接著,全國各地的工農革命軍先後奉命改稱為紅軍。

多數觀點認為「紅軍」的稱呼乃是從蘇聯紅軍沿襲而來。亦有人考證出「紅軍」最早的說法是來自一幅對聯:「痛恨綠林,假稱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幅對聯是1927年11月毛澤東領導的農民自衛軍攻克黃安縣城,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黃安縣農民政府時,由當地著名書法家吳蘭階所創作的,首次用「紅軍」兩字來形容這支部隊。這個說法一定程度上混亂了中國紅軍與蘇聯紅軍稱呼上的延續關係。

中國紅軍與蘇聯紅軍具有密切的聯繫。1918年1月列寧和托洛茨基締造了蘇聯工農紅軍,當時的組成是工人 、農民和沙俄舊軍隊中覺醒的革命士兵。10年後,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武裝力量也稱為工農紅軍,當時的組成也是工人、農民和國民革命軍的士兵。在井岡山的中國紅軍高級將領不少是從蘇聯學習回來的,如蘇聯紅軍大學就專門開設有中國班,而紅軍也同樣學習托洛茨基在蘇聯紅軍設置的從連一級到總司令的各級政治工作制度 ,政治委員主要由中國共產黨黨員骨幹擔任。

紅軍創建時期,並無統一軍裝。當時的紅軍士兵具有代表性的服裝是灰色粗布的中式便衣褲,上衣不另接袖,有兩大兩小無袋蓋的口袋,也有的是對襟兩個或3個口袋,5個扣子,用布結或用布包銅錢、麻團做扣子。褲子是沒有插手口袋的直筒長褲(紅四方面軍曾穿短褲綁腿)。也有的戰士穿列寧式和中山式服裝。

紅軍的帽子也不盡相同,有的部隊戴八角帽,有的戴六角帽,還有的戴學生帽(紅四方面軍的帽沿比較大),但都是綴紅布做的五角星(象徵著工、農、兵、學、商團結一心向革命),衣領配兩塊紅布領章(象徵紅旗普照全國)。這是當時從衣服上識別紅軍的唯一標誌。

當時紅軍軍服的用布,主要是窄幅粗布、細棉布,顏色有灰色、青色和蘭色。

紅軍到1931年底才有自己的統一軍裝。是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專門培養紅軍指揮員的第一所正規高等軍事院校也建立起來,但當時紅軍的著裝很不統一,有穿工農裝的;有穿從戰利品中獲得的白軍服裝的;也有的穿打土豪分來的各色服裝;受「十月革命」的影響,還有一部分人頭戴列寧帽、身穿灰布紅軍服裝。時任中央紅軍學校任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接受劉伯承的命令開始設計新軍裝,劉當時從蘇聯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回國,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新服裝設計出來後,首先是紅軍學校里的學員每人一套,並逐漸擴散到全軍。

紅軍的軍裝一開始是仿照前蘇聯紅軍軍服樣式設計的,上衣是緊口套頭的,前蘇聯大部分地區與我國南方氣候有差別,這個設計很不適合南方的氣候,於是改為開襟敞口的,並綴上紅領章;軍帽仍用大八角式列寧帽 ,後來發現帽角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臉型,就又把軍帽改為「小八角」,帽中央綴一顆紅五角星。考慮到紅軍經常要在山地行軍作戰,選用了不容易暴露目標的灰布衣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