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回 崑崙關下李宗仁血戰鬥盧漢 南寧城外黃紹竑疑陣困龍雲

卻說李宗仁在武宣與白崇禧別後,即率一支部隊銜尾追擊戰敗的鄧佑文,直迫柳州城下。那位「智多星」軍師鄧瑞徵忙派兵出城,與李宗仁混戰一場,方才將鄧佑文接應入柳州城內,即緊閉城門,不再出戰。此時李石愚縱隊亦由遷江趕到,李宗仁即令攻城。一時間,柳州城下,槍炮連天,殺聲如雷,李宗仁馳馬城下,指揮攻城。城上沈軍,猛烈還擊,李部官兵,死傷累累,但在李宗仁的指揮之下,仍然拚命向城門下奮勇衝鋒。正當城上沈軍全力阻擊李軍的當兒,忽聽城下一聲吶喊,柳州城東門大開,李宗仁揮鞭將那棗紅馬一擊,高喊一聲:「弟兄們,跟我衝進城去,活捉鄧瑞徵!」那棗紅馬長嘶一聲,踏著遍地硝煙,直朝大開的城門衝去。李宗仁的幾十名衛士也策馬疾馳,隨後跟進。後邊的大隊步兵,見城門開了,也鼓噪吶喊,蜂擁而入。城上的沈軍,見城東門被突破,頓時大亂。那打開東門的竟是李宗仁的部隊。原來,李宗仁揮兵從武宣一路追殺鄧佑文,他忖度鄧佑文必然竄入柳州城內投靠鄧瑞徵,柳州城池險固,易守難攻,鄧瑞徵又足智多謀,如僅以李石愚縱隊強攻,必難奏效,曠日持久,滇軍入桂,後果不堪設想。在追擊途中,他思得一計,即令所部一連士兵,將俘獲的沈軍衣服換了,夾在潰敗的沈軍中,混入柳州城內,只待攻城時,便大開東城門,裡應外合。鄧瑞徵雖然足智多謀,但卻沒料到這一著,正待組織反擊時,李宗仁軍已大部攻入城中,柳州城內大亂,沈軍已失去控制,混戰中鄧佑文被打死。鄧瑞徵一看,知大勢已去,長嘆數聲,立即脫下軍服,換上風水先生的黑色道袍,拿上羅盤,僅帶那個跟他多年的啞巴隨從,在亂軍中從容混出柳州城外向西而去,遁入茫茫的大瑤山中,這顆「智多星」從此黯然失色。沈軍殘餘,失去統率,頓成散兵游勇,向北潰竄,進入長安、三江。李宗仁又令李石愚,率軍窮追猛打,直達黔桂邊境,將那些零散沈軍悉數殲滅。至此,橫行南方數省的沈鴻英和他的綠林軍隊,竟被連根拔去,討沈軍事,僅用月余,便乾淨利索地結束了。但是南寧方向,又警報頻傳,滇軍龍雲部侵入百色後,沿右江東下,已進佔省會南寧,守將伍廷颺僅有一團人,無力禦敵,放棄南寧後,正向賓陽方向撤退。滇軍前敵總指揮盧漢,由南寧北上,追擊伍廷颺部,已攻佔了天險崑崙關。另一路滇軍唐繼虞部的先鋒吳學顯部八千餘人,也由貴州進入廣西三江,正向柳州進逼,李石愚部的前隊在追剿沈軍殘部中,已與滇軍先頭部隊發生接觸。滇、桂雙方一場大戰已迫在眉睫。

李宗仁在柳州城內他的司令部里,徹夜未眠,他站在軍用地圖前,一動也不動,那寬寬的國字臉上,眉心打結,兩條深深的抬頭紋,將兩撇濃眉緊緊地擠壓著。

「健生那裡有消息嗎?」他扭頭問正在伏案寫東西的參謀長黃旭初。

「沒有。」黃旭初忙放下手中的毛筆,問道:「要給他發電報嗎?」

李宗仁搖了搖頭,他知道白崇禧此時正在湘桂邊境一帶掃蕩沈鴻英的殘部。因沈鴻英退出桂林後,沿著陸榮廷走的老路,竄入桂北湘南交界處的大山中。被陳濟棠、夏威和俞作柏打敗的原據賀縣、平樂、荔浦的數千沈軍,也已逃入桂北山中,與從桂林逃竄的沈軍合股,尚有數午之眾,不剿滅他們,終是心腹之患,更何況土匪出身的沈鴻英現時又下落不明。「絕不能讓他有捲土重來的本錢!」這是前些天李宗仁發給白崇禧的電令中的一句話。因此,眼下白崇禧無法抽軍南下對付入桂滇軍。但形勢已如火燎眉毛,龍雲命盧漢攻佔天險崑崙關,其目的在於與以柳州為攻掠目標的唐繼虞會師,以便匯合東下,如這兩股滇軍合流,兩廣局勢便不可收拾了。

「梧州急電!」一參謀匆匆而入,送給李宗仁一份電報。

李宗仁接電一看,這是黃紹竑發來的,黃紹竑說,因唐繼堯的滇軍已入桂,駐廣州的滇軍楊希閔部和桂軍劉震寰部,正陰謀異動迎唐入粵,廣州形勢緊迫,大本營電令陳濟棠旅調回西江下游,以應付廣州局面。另一支駐粵滇軍范石生部則已奉大本營命令開入廣西,協助李、黃抵抗入桂的唐繼堯滇軍,范部將抵貴縣,黃紹竑本人也將出發前來南寧指揮作戰。李宗仁將電報交黃旭初看了,然後問道:「我們該先從哪裡下手?」

李宗仁在軍用地圖前站了半天,黃旭初早已發現他的兩隻眼睛緊緊盯著南寧和賓陽之間的那座崑崙關,便知李宗仁的用意所在。黃旭初慢慢地站起來,走到地圖前,對李宗仁說道:「德公,我看先將盧漢佔據的崑崙關奪下。」

「對!」李宗仁將地圖上的崑崙關猛擊一拳,「拿下崑崙關,切斷龍雲與唐繼虞會師柳州的企圖,然後將他們各個擊破!」

黃旭初省悟地點點頭,彷彿他剛剛提出的拿下崑崙關的建議僅是與李宗仁的意圖巧合,而李宗仁的主意,則是經過深思熟慮早已胸有成竹了。

「急電煦蒼和健侯,令他們星夜開拔,到崑崙關下集結待命!」

「是。」

黃旭初當即擬就了給夏威和俞作柏的電報,他們兩人尚在平樂和荔浦一帶。李宗仁又對黃旭初道:「急電梧州季寬,請他轉告范石生部,由貴縣登陸,經覃塘、黎塘直達八塘,威脅盧漢側背,配合我攻崑崙關部隊之行動。」

黃旭初錄下電文後,李宗仁又道:「令李石愚在黔桂邊境節節抗擊唐繼虞的先頭部隊,遲滯其深入桂境行動,邊打邊向柳州撤退,作死守柳州的準備。」

李宗仁踱了幾步,又接著口授電文:「將以上作戰部署,分電健生和季寬,令健生在桂北完成剿沈任務後,即率主力下柳州抗擊唐繼虞部。請季寬由梧州到五塘來,會商作戰大計。」

因戰事緊迫,把黃紹竑和白崇禧請來會商,時間已不允許,作為主帥的李宗仁,雖然不喜歡獨斷專行,但眼下也只好這樣了。當他有條不紊地布置好這一切之後,又站到地圖面前,一動不動地出神,一支接一支地猛抽煙,不多久,他腳下的地面上便布滿了香煙頭,那些橫七豎八的煙頭,好象一個個手槍子彈殼似的。

第二天早晨,他便和黃旭初帶著參謀及衛隊,離柳州南下,秘密向賓陽縣境內的崑崙關進發。

到達崑崙關北面不遠的一個小村子,正好與從南寧退出來的伍廷颺團相遇。伍廷颺報告,龍雲的前敵指揮官盧漢,率領他的精銳混成旅,佔領崑崙關後,日夜構築工事,戒備森嚴,只待唐繼虞攻佔柳州後,便下關北上與唐部會師。由南寧至崑崙關之間九十里的途中,滇軍在五塘和八塘都駐有部隊。因此盧漢處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形勢。李宗仁聽罷,只是點了點頭,也不言語。第二天,便親自帶著黃旭初,伍廷颺及少許衛隊,從隱蔽地帶潛入崑崙關下的一個小山包,用望遠鏡不斷地觀察著崑崙關四周的地形、地勢。

卻說這崑崙關天險,果是名不虛傳,它是廣西境內的三大名關之一,那兩大名關乃是桂北恭城縣內的龍虎關,另一大名關便是中越邊鏡上的鎮南關。龍虎關在廣西北,是從北面進入廣西的門戶,扼住龍虎關,便守住了廣西的北大門。那鎮南關卻是廣西南邊的門戶,和它一道雄立邊睡的還有兩座小關——平而關和水口關。鎮南關雄踞金雞山上,清朝年間名將馮子材曾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辛亥革命前,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黃興等人曾奪關斬將,發動震驚中外的鎮南關起義。因此,在廣西這三大名關中,鎮南關在近代最為著名。與龍虎關和鎮南關不同的是,崑崙關地處廣西腹地,在南寧東北約九十里的叢山峻岭之間。廣西的中部,有東北朝西南走向的駕橋嶺和大瑤山,還有作西北朝東南走向的都陽山和大明山。它們以黎塘南面的鎮龍山為頂點,形成一大弧形,這就是有名的廣西弧形山脈。弧形山脈的西翼,向東南延伸,直到賓陽的思隴。這道山脈,在柳州和南寧之間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崑崙關便雄踞在這道屏障之顛,這一帶巉岩峭拔,道路險扼,雄關宛如一把巨大的鐵鎖,緊緊閉鎖著柳州至南寧之間的通道。由於它的險峻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最著名的一仗,便是北宋年間,廣西壯族首領儂智高造反,佔據桂南大片地方,並在南寧(邕州)建立「大南國」,稱仁惠皇帝。宋仁宗派樞密副使狄青率軍南征,狄青到達賓州(賓陽)時,儂智高早已派重兵把守崑崙關,阻擋宋兵南下。狄青驅兵直到崑崙關下,這一天正是上元節。狄青紮營安寨,傳令士卒官佐,張燈結綵,共慶元宵佳節。狄青在帳中設宴,款待軍中各級官佐,聲言大宴三日,然後進兵攻關。到了第二天晚上,狄青仍在和大家飲宴,到了二更時分,他託病離席,過了不久,派人來席間傳話,他因正在服藥,宴會由孫河主持,待服過葯之後他再入席。帳中宴會一直延續到天色微明,卻只不見主帥狄青到來,因狄青有過吩咐,所有賓客不敢退席,過不久,卻有人來報:「三鼓已奪崑崙關矣!」原來,狄青見崑崙關險峻異常,不可強攻,決定智取。他在關下大宴三軍、麻痹守關儂軍,拂曉前以奇兵出擊,奪關斬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