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卷 逍遙遊 第349回 三山五湖宗門會,物故人非舊時帖

「今日法會開講之題《解大勢——論清虛自退之遺禍》:

清虛派高手穿越瑤池結界出崑崙,舉手滅世間南冥一脈,足見其強,卻未占其道場振威勢并吞嶺南各派收服門下、立足嶺南養成大勢,反而自退崑崙仙境,否則九州道統歸一可成。

若九州道統歸一,而如今崑崙仙境各派仍處紛亂,可趁亂分化瓦解,號令崑崙全境,屆時人間皆歸清虛道統門下亦可唾手而得,此為大勢!……此間推演之玄,下士聞之亦不能解,此番法會開講,不知幾人能悟其真意?

然掌大勢者,須有居上位之機,匹夫得道亦無所用。梅道友今日參聞法會,乃窺道緣起,若有緣可析世事瞭然於心,然世上能掌大勢之道者,鮮矣!」

托始老祖侃侃開口,口吻全然居高臨下還帶著一絲惋惜,彷彿對這位來自蠻荒、名不見經傳的梅道士說這些,已盡顯自己的高人風範,可惜對方未必能理解自己胸中的大道,唉,寂寞呀!

梅振衣吃了一驚,追問道:「崑崙仙境清虛派,竟滅了世間南冥一脈,何時之事?」他對托始老祖所謂的「解大勢」不感興趣,對人間發生的事卻很震驚。

崑崙仙境清虛派是天庭金仙清虛真君飛升前留下的道統傳承,後來清虛真君成就金仙,是最早依附凌霄寶殿開闢天庭的十二金仙之一,靈台造化紫陽洞仙府。封天台上梅振衣見過清虛真君,也曾與出身紫陽洞的仙家打過交道,就是自在天世界的孤木山莊莊主清風撫絲柳、艾青鳳這一對道侶。

而南冥一脈是天庭仙家南冥仙翁托舍下界輪轉之時留下的傳承,就如當年碧霞元君下界輪轉為石玉葉留下的孤雲川一脈。南冥仙翁與鍾離權是故交好友,與清虛真君也毫無過節。

在洗劍池法會上,梅振衣曾見過南冥派的掌門東來真人,當時的南冥派是世間修行界於嶺南的第一大派,在嶺南一帶的威望也只有佛門南華寺能與之相比。南冥一脈傳承七百餘年開枝散葉,有不少分支派系,甚至很多深山中的三苗巫蠱也自稱有南冥傳承,而公認的正傳法嗣是南冥派。

崑崙仙境的清虛派竟然滅了人間的南冥派,令人很是詫異,看來天條雖立,而人間修行各派的紛亂未隨之而止。而梅振衣離開天庭之後,先去萬壽山後回無名山莊,心情凝重一直未問世事,竟然未曾聽說。

托始老祖撫須嘆息道:「道友居蠻荒之中,不知天下大勢,這是半年前發生的。清虛派高人出崑崙滅南冥派之後,大好形勢竟然沒有收服嶺南各派,而是退回仙境青峰山道場,就連南冥一脈世間散傳的分支派系也未徹底肅清,豈不是自遺其禍?」

梅振衣還想追問詳細情況,托始老祖卻有些不耐煩了,一擺大袖道:「梅道友存求道之心來此,不必於門外多問,請於法會中聲聞。」

就在這時,旁邊走來一人驚呼道:「這不是正一仙人梅振衣嗎?您已飛升成仙去了天庭,今天也下界來此參加法會?失敬,失敬!」

碰著成仙前的熟人了,竟然把他認了出來併當眾叫破,周圍修士盡皆驚詫。梅振衣的修行時日雖不太久,但未成仙之前,在世間修行界以及崑崙仙境早已聲名顯赫,成仙之後諸般事迹流傳更廣,幾成神異傳說。

此言一出,梅振衣的身形當即隨風而散不知去向——他立刻潛行遁走,不想當眾牽扯什麼,只向那位熟人發送神念講解了新立的天條。

梅振衣就這麼走了,在場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姚妖王一抱拳道:「哎呀,抱歉,這場法會我也不湊熱鬧了,老祖且好生開講。」他也轉身離去。

插述一段後話,三年之後,托始老祖門下終於將山門前右邊的字跡剷平,重新鑿刻了下聯——「萬法無法方盡言,正一神君退避」。

又三年,托始老祖入輪迴,門下號稱老祖已歸天複位。再及千年之後,碧落道場早已廢棄,但蠻荒深處山壁上斑駁的字跡依稀猶存。

……

梅振衣離開蠻荒之後,飛天直奔崑崙仙境清虛派所在的青峰山道場,他想去看一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遠遠望見青峰山並未有什麼異狀,彼處忽有兩名修士飛上雲端迎面而來。

能發現他的蹤跡,說明來者不是凡人而是超脫輪迴的仙家,且有通明法眼,梅振衣不想擅闖道場引誤會,遠遠地駐足,仙家妙語聲聞道:「無名山莊莊主梅振衣,拜訪清虛派仙友!」

「真的是梅真人?點化之恩未及言謝,正想去無名山莊拜上,您卻親自來了!」對面兩人來到近前躬身行大禮,竟然也是熟人,自在天世界孤木山莊莊主清風撫絲柳與道侶艾青鳳。

仙家妙語聲聞中解釋了自己兩人出現在此的原由,同時表達了對梅振衣的謝意。想當年梅振衣在孤木山莊未能點化清風撫絲柳回頭,後來梅振衣一抖赤煉神幡,自在天世界崩壞多處,孤木山莊也無存,清風撫絲柳卻幡然醒悟,攜道侶艾青鳳返回天庭紫陽洞。

清虛真君並未過多責罰,清風撫絲柳又恢複法號清風,同時加姓為柳,號柳清風,以示與萬壽山清風祖師的區別。緊接著清風散盡青帝斷緣自斬,天條得立,而梅振衣離開天庭二百年,諸天世界仙家無不感慨。

天條雖立,但世間修行各派的紛亂未止,就在梅振衣於無名山莊閉門不出時,清虛派也捲入了早已牽扯的衝突,這場大亂的前因後果、誰是誰非已經很難說清楚,就如碧山潭當年的遭遇一樣。如今已不是凡人之間的爭奪戰亂,而是世間修士之間的恩怨糾纏。

由於有瑤池結界的阻擋,來往崑崙仙境與人世間並不容易,要有脫胎換骨知常以上的修為方可。清虛派八名高人一起出崑崙,突襲嶺南的南冥派,這件事驚動了天庭的清虛真君與南冥仙翁。

這些輪迴中凡人弟子之間的爭鬥,怪不到祖師爺頭上,但清虛真君也深感抱憾,不願見紛亂不止。清虛真君派使者柳清風與艾青鳳下界,見到了清虛派當代掌門尋劍客,向他講述新立的天條,並傳達祖師之意,希望他率門人退回崑崙仙境莫再造業。

尋劍客是柳清風未飛升時的故交同門,率門人返回了崑崙仙境青峰山道場清修。但柳清風還是晚來了一步,南冥派已滅,清虛派出山的八位高手摺損了三位,剩下的五位惹業也不小,這一世修行恐難歷天刑。

辦完清虛派的事情,柳清風與艾青鳳並沒著急趕回天庭復命,正想到無名山莊拜訪梅振衣,卻恰好碰見梅振衣親自來了。故人重逢自有很多話要說,梅振衣乾脆將這兩位請到無名山莊作客。

在無名山莊中談及往事以及世間修行界的亂象,眾人皆不甚唏噓。知焰道:「莫說輪迴中的眾生,就是輪迴外的仙家,也難免會有恩怨糾葛,依緣法了斷誰也不能不讓,但如今紛爭已難言因果緣法,當擇機斬斷。無邊玄妙方廣世界已定天條,世間修士亦應知自存之道。」

柳清風點頭道:「說得極是,按目前的形勢推演下去,輪迴中各派修士恐要自洗一番,皆難得超脫,各脈傳承不知有幾家能存?待到這番亂子過後,如今宗門恐大多已不在,眾仙家祖師欲留傳承者,也只得重新下界點化緣法、另立道場宗門尋有緣人。」

提溜轉搖頭嘆道:「若是這樣,未免太可惜了。」

這確實太可惜了,比如東華帝君借鍾離權之手,留下了世間傳承,幾代人數百年之功才有了如今終南山東華門一脈以及根本修行道場太牢靈境。若人間重新再來的話,至少也得再需數百年之功,也未必有今日氣象規模。

再比如梅振衣鑿建青漪三山,百年之功尋得那麼多輪迴中根器上佳的傳人,留三十六洞天法訣,立正一門一脈。假如這一脈傳承斷絕,若有心下界重來不知要再費多少心血,有沒有那個機緣造化能恢複如初還兩說。

估計到了那個時候,有很多仙家祖師都不會再起這種念頭。比如南冥仙翁還有心下界再尋有緣人另留一脈傳承,而像寒山仙人那種祖師,便不再過問,一切由世人自取了,世間只有一個得到碧山訣的櫻寧,那還是易水仙人墮入輪迴前特意留下的。

摧毀與破壞,總是比創造與建設來得簡單容易。

艾青鳳眨了眨眼睛道:「我此番下界,聽聞梅真人曾與世間修行各派立下散行戒,這倒是一個斬斷亂象的好謀劃。但如今世間各派雖願守散行戒,卻已無力抗拒紛亂漩渦,又當如何呢?」

徐妖王在一旁沉吟道:「散行戒雖好,卻解決不了兩件事,一是阻止不了世間修士與門派之間的恩怨私鬥,二是約束不了崑崙仙境。」

按世間修行各派傳書共立散行戒的原文:「其一,不得矯眾顯靈自稱聖,惑亂鄉里;其二,切勿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其三,禁止仗道術以圖淫邪,勒索黎民。此三則,貧道及門下弟子,受之為戒一律護持之。」

它確實阻止不了世間修士與門派之間的恩怨私鬥,另一方面,它在崑崙仙境中也不適用。崑崙仙境與人世間不同,是自古天成修行福地,宛如一處廣袤無垠的青漪三山洞天,在這裡不論是人是妖,凡靈智已開者全是修士,沒有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