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卷 逍遙遊 第343回 無邊環天諸世界,孤家羽衣獨登台

諸天世界環繞封天台都出現在什麼方向?沒有方向,這裡是仙界,無法以常人的概念來衡量,諸天世界所面對的都是白玉門坊,門坊後是一片百丈廣場,廣場的另一頭是鋪雲長階,沿長階可以登上原凌霄寶殿所在,現立著無字巨碑之處。

封天台出現,諸天世界齊聚,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所有修士都被驚動了,看見封天台的時候,無形的仙家妙語瀰漫而來,自然就明了事情的始末。

鍾離權鬆開了手,提溜轉飄身形向廣場中央的梅振衣飛去,然而在門坊下卻似遇到了無形的阻隔,這咫尺之距永遠也飛不過去,無論如何施展法力,身形仍留在原處。看來如今這個廣場不是想進就能進的,修為不到越不過這道門坊。

進不去也沒關係,站在外面看就是了,封天台就在諸天世界的中央,站在長階下的廣場上能以神念向諸天說話,也能聽見諸天修士的仙家妙語。

有修為越過門坊的眾仙家也沒有全進去,眾金仙對望一眼,瞬間達成同識,走過去太乙、玉鼎、東華、碧霞、雲中子等五人。

青帝與波旬也越眾而出,走到了廣場中央。

梅振衣朝萬壽山世界以神念傳音道:「諸天齊聚相商,萬壽山何議?」

「萬壽山求清靜無牽,避亂於仙界,諸天齊聚共立新規,若與清靜無擾,萬壽山眾仙家無異議,自當遵從。」鎮元大仙的聲音自神念中傳來,他本人卻沒有露面。

「鎮元子,你無意登封天台嗎?」青帝突然問了一句。

「是的,我不登台。」鎮元大仙答道。

「波旬為我等見證!」、「青帝為我等見證!」自在天世界以及形形色色的孤辟靈台世界中,諸仙家的神念紛紛傳來。

號角聲響起,門坊外有彩虹般的光環出現。天使長米迦勒率先自光環中走出,身後有四位大天使跟隨。除了烏利爾、拉斐爾、雷米勒之外,最讓人吃驚的是,羅含也穿過門坊來到廣場上。他就是當年在正一三山為諸金仙、菩薩開講《一神論》的那位景教修士,沒想到如今已有這般成就。

幾位大天使來到廣場中站定,向梅振衣撫心行了一禮。梅振衣稽手還禮,再向門坊外一招手,提溜轉的身形中飛出一柄十字闊劍,穿過廣場出現在他的手中。

梅振衣捧封印之眼上前道:「這件天國聖物是大天使沙利耶遺落人間。當時已有損毀,青帝托貧道修復,如今物歸原主。睹物思人,這一場天人之亂應當斬斷死結,莫再使前事重演不休。」

「多謝梅真人,多謝青帝!今日天國願與共商,只求所立新規莫違天主指引。」米迦勒接過了封印之眼,轉身竟把它遞給了羅含,意味著羅含將是執掌這一聖物的大天使。

此時傳來梵音鳴唱,門坊外祥雲中三朵蓮台湧現,走出了三位大菩薩,穿越門坊來到廣場中。而原先門坊下的韋馱天與斗戰勝已經退回佛國本座。佛國來的是俗稱的「西方三聖」。小和尚法舟為首,左右跟隨大勢至與觀自在,與梅振衣都是老熟人了。

梅振衣與眾仙家迎面行禮,心中暗道佛國來者似乎少了什麼人,念頭剛起就見法舟走到米迦勒的面前,取出一柄銀色的戰斧道:「這是天國尊者加百列遺落於佛國,亦物歸原主,誠如梅真人所言,望斬斷此結莫演末法之亂。」

米迦勒接過秩序之刃,眼中似有悲憤之意,默然片刻卻只問道:「不動尊明王何在?」

法舟嘆息一聲答道:「不動明王與加百列鬥法,加百列尊者隕落,明王形神受損亦重,雖不至隕落但也發願重入輪迴見證堪悟,已離佛國本座。」

需要解釋一下仙家本尊法身重入輪迴的種種區別。

其一是像東華帝君下界托舍為狄仁傑、雲中子下界托舍為仰定岩那般,就是為一世見證,在輪迴中並不知仙家事,靈台中卻有著願心留印指引,不論修行成與不成,一世盡後仍然回歸仙界本座。這其實並不算真正的重入輪迴,只是在輪迴中走一遭。

其二是像韋曇、玄奘、李太白那般,發願下界自入輪迴。若一世盡宏願心未證圓滿,就算修為再高,仍然托舍輪轉,若宏願心終不可證圓滿,甚至永墮輪迴之中。譬如玄奘曾輪轉九世才證大乘天菩薩果,而韋曇一世能證,則得到了梅振衣的莫大幫助。

但這種輪轉之身帶著前世的福緣,同時也有願心留印指引,雖無仙家神識卻明晰所欲所求,在世修行其精進超乎想像,不僅僅是指神通法力而已。一旦求證圓滿則歸天複位,輪轉中的見知也是修行。

其三發願重新修證,就如不動尊明王一般。這種情況很特殊也很少見,擁有靈台造化之功的仙家才能辦到,無法一概而論只能具體而言。比如不動尊明王形神受損極重,靈台造化開闢的世界也損毀頗多,他可以選擇在佛國修鍊而復,但也可以選擇再入輪迴,而此時靈台造化而成的世界也消失了。

托舍為凡人一切從頭開始,仙家見知封印,唯留前世的福緣玄妙。他能夠在輪轉中再次超脫輪迴的話,仙家靈台見知也會恢複,而重新造化的靈台世界可能會大不一樣,甚至連修行發端都會改變。

曾有仙家由金仙變為菩薩,也有仙家由菩薩變為金仙,都是經歷了這麼一段願重新修證,輪轉中緣法難言,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據說觀自在菩薩就曾是一位金仙,人世間甚至還有她為金仙時留下的道統傳承。

其四就是真真切切地被斬落了,就如加百列、沙利耶、喬克力、烈長纓、楊天感、易水等仙家的遭遇。殞身墮入輪迴之後,多少世修行盡消,神識重新洗盡,也算徹底的了結。

此時再談入不入輪迴已經無所謂了,因為做為這個「人」來說,等同什麼都沒了。若所有的神識留印與靈台見知全部被洗凈,一縷殘神就算有幸化生出現在輪迴中,管他是貓是狗,與別的貓狗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從因果緣法論也有些玄妙之處,此「人」修行資質與心性發端可能還有當初痕迹,如此而已。若於輪迴中再入修行門徑,情況很難預料。但就算超脫輪迴再為仙家,也完完全全是另一位仙家,完完全全是另一種修行,根本無法也不能與「以前」相論,而且這種機會十分渺茫。

芸芸眾生有幸入修行門徑就很難了,超脫輪迴則更加困難,不知要經歷多少世多少劫才有這種機緣。

那麼被「斬落」的仙家,有沒有可能「恢複」呢?古往今來只有一位「孤家寡人」做到了這點,就是此刻封天台下廣場中的青帝。上古青帝一縷殘神隨清風而化生,修行成仙,又證金仙,就是聞醉山的清風仙童。

清風仙童在丹溪福至心靈,居然恢複了上古青帝的形容與心境。但要想一想後來「青帝」的修為有多高?他求證了金仙極致、玄妙大羅之境!仙家形神修行的盡頭。這種境界不是僅憑修鍊能夠達到的,對於絕大多數仙家而言幾乎永無可能,別說玄妙大羅之境了,一般仙家就連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的願心都沒有。

還有一點奧妙連青帝本人都不清楚,當年上古青帝與後來清風兩次歷化形天劫竟是同樣的發願,只是青帝失敗了而清風求證金仙成功,這種巧合幾乎不可能出現,然而偏偏出現了。

然而即便修為超絕如青帝,也只恢複了上古的形容與心境,恢複不了當年的神識與見知。有沒有完全恢複的可能呢?答案是「不可能」,就如太上與無量光的「不可見」一樣,對仙家而言也是說不清的。

不動尊明王願重入輪迴見證堪悟,就是上述的第三種情況。米迦勒見聞後欲言又止,什麼話都沒再說。

廣場眾仙家以通明法眼彼此而觀。良久之後,波旬第一個開口:「梅真人,你邀集諸天共商立新規,究竟是怎樣一種新規能止此時天人之亂,免末法到來?」

梅振衣只答了兩個字:「天條。」

波旬:「何為天條?」

梅振衣一指高台上的巨碑:「諸位不論所修何道所依何教,這無邊玄妙方廣世界各人叫天庭也好、佛國也罷、天國也可,只定一名為『天』。凌霄寶殿不在而此碑現,諸天世界共參玄妙之規,列於其上立願共守,是為天條。」

這番話與「梅溪」夢中所言非常相似,也有微妙的不同,帶著仙家妙語聲聞

先明確天條只是超脫輪迴的諸仙家所立之規,與本在輪迴中的芸芸眾生無關,一經確立則不可違背,違者因立願而自斬墮入輪迴,無需他人動手。

梅振衣未成仙時曾向化名隨先生的大天尊請教過天條,大天尊當時答了三條「世間法不過出神入化、天刑還一世業力、輪迴之外靈台中開闢」。但這三條只是輪迴內外的法自然之道,無需何人去立。

此刻談的天條,是超脫輪迴的仙家自我造化之道,需要眾人共商共立,它不能違背諸天世界的修行本源,又要能斬斷如今的天人之亂。

米迦勒沉吟道:「如此之說,眾天使毫無意見,但怎樣才能定天條?」

梅振衣:「有此意可登上封天台,擬天條而宣,諸天修士共證因果緣法,能定事即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