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天人亂 第332回 亂治機緣皆善用,推演謀局若觀棋

「徐妖王,我早已說過,楊天感不知去向,我派弟子也遍尋不得,你何苦聚眾相逼呢?他為報師仇,私自下界斬殺易水仙人,此事雖不該,但也能理解為何。自古修士私鬥不牽師門,實與我妙法群山無關。」妙法群山道場門前,天意掌門首先開口,表明了妙法門的態度。

「你說不在就不在嗎?讓我們進去搜一搜!」徐妖王還沒說話,身後突然傳來鼓噪之聲,也不知是誰在起鬨。

九靈元聖猛一揚頭,發出一聲獅子吼震動山川,站在近處的人沒受什麼影響,方才開口鼓噪者卻一抱腦袋,身子一軟紛紛暈倒在地。九靈元聖冷哼一聲道:「既然是談,就好好談,想趁機哄事者,我不會客氣!」

好厲害的九頭獅子,徐妖王聳了聳肩上前拱手道:「我等皆知上師被斬對傳人意味著什麼,他要報私仇可以理解,但理解不等於認可。妙節的遭遇,在於他所行,並不因他是否為楊天感之師而有所變。說句不恭敬的話,若是天意掌門你犯下滔天孽業,那麼整個妙法門都應為你助虐嗎?非也,妙法門當斬你這位掌門!」

這番話很不客氣,說得天意臉色發白,一旁的風清掌門皺眉道:「妖王請就楊論楊,莫惡語設人。」

披髮紫袍的左遊仙不陰不陽地說道:「那就以楊天感而論,自古戰陣不記私仇,修士私鬥不牽師門,楊天感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他私自尋無有之仇斬了易水,就應明白後果,身為仙家行止理應擔責,而非逃遁了事,牽連整個妙法群山……以妙法門而論,楊天感出身於此、受戒於此、得神通於此,他的私事雖無牽師門,但以傳法護戒論,妙法門也應有責。」

天意掌門:「事已至此,若楊天感在妙法群山,我自不會袒護,但此刻我交不出他來,你們圍住道場,我更無法派人去尋,他也不可能回來。請問諸位圍山襲擾,究竟又想要個什麼結果?妙法門因楊天感之事有愧於易水,並不是怕了烏合之眾!」

徐妖王搖了搖頭:「你怕不怕我無所謂,我也知道急切之間抓不住楊天感,今日只求一個公論,若此人現身,當如何處置?」

天意掌門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道:「斬,當斬,他若現身,妙法門先斬之!」

左遊仙:「這不是一句空話嗎?」

風清:「左掌門怎能如此說?每人只能約己所行,妙法門願斬楊天感,立言在此,還能怎樣?」

左遊仙:「我只知碧山潭已滅,妙節與易水以仙家之規鬥法了斷,但楊天感卻事後糾纏殺了易水。易水已死,楊天感還好好的。我們圍住妙法群山尚且找不到他,還怎麼指望他現身?」

風清:「那依你說,又當如何?」

左遊仙:「徐妖王,你主意多,拿個辦法。」

徐妖王想了想,突然問道:「妙節長老已死,我聽說他有一件神器盤節九連環。如今何在?」

天意:「應落入易水之手。楊天感斬易水後,應被楊天感奪回。」

徐妖王突然笑了,這笑容很冷:「楊天感手中也有一件神器寒霧針,有形無形之間,神通強大妙用多端,我曾與他動手斗過法,親身領教過。」

天意的眼神似在收縮,寒聲問道:「你什麼意思?」

徐妖王:「妙法門欲斬楊天感,我也無話可說,但這件事不靠譜啊。我想起了多年前梅振衣真人在人間丹霞峰約定無傷戒,有共誅威懾之議,想借鑒於此。今日公論,無論誰都可以斬楊天感,若是被外人所斬,這兩件神器就落入他手,妙法門不得追究。」

話音未落,就聽妙法群山中有人喝道:「大膽妖王,竟無禮至此!」那兩件神器可是妙法門非常厲害的法寶,有弟子還等著繼承呢,徐妖王一句話就拿出去做懸賞了。

徐妖王冷笑不說話,青牛金仙回頭髮出一聲如龍吟般的牛吼,聲音不大卻帶著奇異的震顫直入妙法群山,剛才開口說話之人再無了聲息,想必被神念擊暈了。九靈元聖露了一手,青牛也不甘示弱。

「可賜之器,等同私遺。易水有一神器碧山石,應落入楊天感之手。何人斬之,何人得之。」後面的寒山仙人突然說了一句話,全場的人都聽見了。

什麼叫「可賜之器」?修行人的法寶除了宗門信物之外,屬於自己的法寶都叫可賜之器。所謂宗門信物比如應願所用的金絲拂塵或沙利耶手中的封印之眼,雖是自己用所但卻不可隨便傳人,必須是一種宗門的象徵。

但除此之外的法寶,不論是自己所煉還是上師所賜,都是屬於自己的,可以隨意處置或贈送他人。假如此人死後沒有傳人,那麼就相當於人世間的一種遺產,一般由宗門弟子繼承。那麼對於楊天感這種情況,若被人所斬,那兩件神器就是他的私遺。

寒山已經表態了,所有的人都看著天意,這位掌門沉吟良久,終於說道:「今日公論,楊天感當斬,我妙法門亦當斬之。但不論何人斬之,此人之私遺,包括法器、靈丹等,皆為斬之者所得,妙法門不追究。」

徐妖王點了點頭:「犯共誅之行,當從此例始!既共論已出,我等就不再騷擾。」

後面的群妖和一眾散修有些亂了,大家都在議論,徐妖王這一計太絕了,楊天感死定了!不論他躲在哪裡,除非永遠不現身就當不存在,否則遲早是被斬的下場。還有人很不滿意,紛紛呼喝道:「徐妖王,何必這麼麻煩,衝進妙法群山滅了妙法門,想要什麼沒有?」

徐妖王轉身大喝一聲:「誰在說話呢,誰要滅妙法門現在就去!我為易水而來,現已有交代,當然該走了。」

「姓徐的,你也忒不厚道了,我們幫你攻打妙法群山,師兄弟死了好幾個,你居然說走就走!」前些日子私闖道場殞命那些人的同門,群情激憤,還想藉機煽動一場亂子。

「可是我等請諸位來?可是我等要諸位擅闖道場?屢屢勸阻不聽,以至有前日之事,若想泄私怨的話儘管去泄,莫聚眾裹挾於人!」左遊仙背手回身,凜然喝道。

「龍空山的妖王,老子死了好幾個同門,你們不給個交待,別想就這麼走!」、「真是沒出息的蠢材,聚了這麼多人,圍了妙法群山這麼長時間,兩句話就走了嗎?」、「我看是你們已私下斬了楊天感,好處已經拿著了,才會說這些便宜話的。」山谷外一片喧嘩之聲,說什麼話的都有,有人已經趁機亮出法器躍躍欲試。

妙法群山中眾弟子也有人激憤地呼喊道:「掌門怎可如此自辱,將楊師叔推入絕路,連妙法門神器都不收回嗎?」、「讓人圍山一年我們忍了,竟然是這樣屈辱的結果?」

天意回聲喝道:「楊天感之路,非我所推,而是他自己走的。爾等還想如何,繼行無謂之惡業嗎?欲不讓妙法門神器外落,你們就出山斬了楊天感,這才是正事!」

「掌門太容易上當了,我看楊天感已被龍空山的妖王所斬,最後一個見到楊天感的就是姚妖王,他們上門不過是來談現成的好處。」山中又有晚輩弟子呼喊道。

姚妖王揮著一根大尾巴幡蹦了出來,指著山中喝罵道:「什麼人,給我站出來!楊天感打傷我的帳還沒算呢,你這人說話怎麼比我放屁還臭?」

一見這個場面,青牛與九靈元聖對望一眼,眼中皆有怒色,正要動手彈壓,忽聽天上傳來一聲長嘯,蓋住了所有人的聲音,似有一隻無形大袖將整個妙法群山籠住,眾人靈台中都感受到了一種震撼,修為越高的人震撼越強烈,來者好大的神通!

「犯共誅之行,當從此例始!徐妖王這話說得好啊,那本大仙就立首例吧,依方才共論,這三件神器豈非歸我所有?」天空有人朗聲說道。眾人抬頭望去,只見一人頭戴九陽巾,身披百結垂絛大袖袍,三縷長髯手持拂塵一柄,正是鎮元大仙。

在他的身形周圍,凌空飄浮著三件法寶,一根九節連環梭,一片似有似無的寒星,一枚碧綠如水的石印,分別是妙節、楊天感、易水三人的神器。看見這個場景,大多數人都明白過來,楊天感已被鎮元大仙所斬。

鎮元大仙不是一個人來的,山谷外又來了黑壓壓一大群人,為首的正是聞醉山萬壽宗掌門喬散人,奉祖師爺鎮元大仙之命,萬壽宗門弟子也全部到妙法群山外聚集。

這位大仙一現身,沒人說話了,鎮元子號稱地仙之祖,在崑崙仙境每隔六十年召開聞醉山法會已歷時千年,他的地位與影響在崑崙仙境無人能及。

鎮元大仙在雲端又說道:「我自不會貪圖這三件法器,但仍會收下它,否則無以立公論,為後來人借鑒。此事已了,願散的人就散去,還要繼續生事者,那就自生事端……眾聞醉山弟子聽令,崑崙仙境諸道友同證,眾人尊我為地仙之祖,開闢萬壽山仙界千餘年。如今天人大亂之局已成,各界仙家紛爭難止,我欲為仙界留一片清靜之地。此去之後,本人將不再以鎮元之名相插手外業,諸仙家不欲捲入亂象者,歡迎飛升至萬壽山駐足,但須立不卷塵業之願。」

鎮元子在雲端突然說了這麼一番話,又沖喬散人道:「萬壽宗詳盡道法已傳,《萬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