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東遊記 第306回 迎濤聲八仙過海,定風波各顯神通

梅振衣不動聲色地抱拳還禮,走回海邊悄然將靈珠子的話告訴了師父鍾離權。他已煉成三件神器合擊,鬥法的威力不亞於通常金仙,還特意借來青蓮寶燈,就是防著這種意外的。

鍾離權大踏步走向海邊,眾人緊隨其後。這位金仙解下了腰間的酒葫蘆,如長鯨吸水般喝了一大口酒,然後將酒葫蘆拋向海中,葫蘆迎風化為丈余長飄浮於海面,鍾離權縱身而起落在葫蘆上,搖著扇子穩穩地坐下。

東海起風了,隨風有巨大的浪涌,每一個浪頭都有數丈之高,然而鍾離權的身形似有千鈞之力,他坐在那裡,葫蘆周圍十丈方圓水波不興,巨浪到了近前都奇異的低頭消散於無形。

鍾離權以葫蘆為船在前方引路,提溜轉從懷裡掏出了一樣東西,順手拋向海面,迎風化為了兩丈長的一條船。能在天庭東海變化玄奇之物無疑是神器,提溜轉怎麼還私藏了這麼一件法寶?說來話長,此物的材料是桃核,還不是一般的桃核,是產於天庭瑤池聖境最上品桃情丹的桃核。

梅振衣初次飛升天庭時去了碧桑洞,大天尊與東華帝君打賭輸了兩枚上品桃情丹,東華帝君賜給了梅振衣一枚,那枚桃情丹的果肉被分食,桃仁被立嵐拿去種植,桃核則被提溜轉拿去煉器。材料在人間罕見,仙家煉藥之道最重要的卻不在材料,而在於煉器的功夫,提溜轉的煉器之道當然是和梅振衣學的,她的有形之身從拜神鞭中化出,煉器與鍊形一體,感受的最為直接,但是提溜轉還有一位更高明的煉器「師父」,就是明月仙童。

明月仙童在蕪州時,常與提溜轉一起玩耍,也經常在青漪江中泛舟。明月仙童手段高超,往往以一片落葉或風中吹來的一片花瓣隨手化為小舟,在江中任憑風雨飄搖,提溜轉多多少少也學到了幾分火候。

這麼多年來,這小鬼第一次煉器也是唯一一次煉器,就用桃情丹的桃核煉成了一艘核舟,明月玩耍時的手段沒有半點殺氣,提溜轉所學的這種煉器手法雖煉成了神器,卻不是鬥法之寶,因此平常用處也不大,難得拿出來顯,此刻卻派上了用處。

以在場各人的修為,當然都有手段渡海而過,但是登上這艘核舟更加便利,提溜轉首先飄到了船頭,胡春登舟站在了最中央,梅振衣等四人將他圍在中間,知焰衣袂迎風飄舞,站在了船尾壓陣。

這艘核舟無帆無槳無舵,跟在鍾離權的葫蘆後面,向著東海深處行駛而去。八仙一入海,海面上起了奇異的變化,四周的浪涌還是那麼高,聲勢卻越來越大。遠處無數巨大的漩渦出現,帶著此起彼伏的轟鳴震動,一道道浪涌四處亂竄,在海中撞擊到一起,竟有金鐵交鳴之威,如奔雷滾滾而來。

海邊觀望的肖妖王精通音律,能聽出這海浪聲的玄機。它帶著震撼靈台之威,能將人的神識衝擊的渙散恍惚,主要是沖著鍾離權來的。鍾離權看似行舟開道,但天庭東海是一片靈台化轉而成的洞天結界,他施展的是靈台化轉之功,就像清風當年與加百列相鬥手揮命運之匙分開一片空間,向著龍首山方向前行,只是看不見他有什麼動作而已。

滾雷般的海浪聲湧來,葫蘆與核舟下的海面發出尖銳的轟鳴之聲,似乎要將這一片空間撕裂,鍾離權未動,第一個出手的是知焰仙子,紅裙綠絲絛飄揚,她離開小舟冉冉升到了空中,在三丈高處穩住身形祭出了空桑弦。

七弦撥響,是一曲碧海潮音,宛如另一片大海發出的波濤之聲,帶著起伏的衝擊之力,以音波破音波,再看遠處的海面宛如投下了無數深水炸彈,發出密密麻麻的一連串爆炸聲,無數巨大的水花憑空炸裂,四面升起了白色的水霧。這水霧中不知隱藏了什麼,龍首山在眼界里消失了,四面似乎也失去了空間和方向,水霧湧來就要在葫蘆與核舟上方合攏,欲將他們封閉在這個瀰漫的世界裡。

知焰的空桑弦離手,猶在空中發出碧海潮音,與東海濤聲應和,湮滅衝擊靈台之威,雙手祭出了紫電、青霜劍,青霜劍朝天一引,四面迷霧匯聚成如墨黑雲翻卷,紫電劍揮舞劈擊,伴隨著七弦琴聲,道道霹靂四散,迷霧又化作雨絲落入東海。

八仙在海中前進十里,只有知焰一人出手,真正的大場面還在後面。

澎湃如潮的琴聲與轟鳴的海濤聲中,浪花炸裂化為白霧湧來,白霧被引聚為烏雲,烏雲中電光四散又化為雨絲飄落,此時海面上的風越來越大,夾雜無數細碎而銳利的盤旋,捲起了水絲,一片片極為細小的針芒飄向空中飛襲知焰。

這時知焰的琴聲陡然發亮,不僅是響「亮」而是真的出現了光芒,周圍出現了一片顫動起伏的銀光,隨著琴聲化為絲絲霹靂,這霹靂聲並不震耳,卻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再看提溜轉的身形已經從船頭消失,她與拜神鞭合為一體,緊隨著知焰的琴聲蕩漾而開,一片銀光掃滅海面周圍襲來的迷霧針芒。

提溜轉並沒有獨自出手,而是為知焰護法,讓她可以放手抵擋東海奇異的變化,她一出手,伴隨琴聲的銀光中有陣陣陰風,在絲絲霹靂中還有飛進又飛出,顯然在與水面下的東海眾水族相鬥。這番鬥法很奇異,外人看不見提溜轉本人的身形,也看不見她的對手在何處,空中只有一支時聚時散、如虹如霧的拜神鞭,形容不出的詭異。

提溜轉出手,東海上的形勢又變了,有無數聽不見的破空之聲傳出,水面上到處都是細碎的震顫起伏。看上去附近這一片海面似乎成了動蕩的碧色沙礫丘,帶著無形的隔空之力,銳利的鋒芒從四面八方射來,只攻擊空中的空桑弦,企圖打斷知焰的琴聲。

張果大喝一聲,腰間的蝙蝠葫蘆飛上了天空,化為了一隻巨大的白蝙蝠,扇著翅膀向四面發出無聲的音顫,同樣帶著銳利的破空之力,對周圍展開了反擊。他與提溜轉都是與知焰結陣,以知焰為核心一守一攻。張果的蝙蝠葫蘆煉化了多年,早已得心應手,是最適合大範圍攻擊的法寶,能對付那些潛伏在水中的蝦兵蟹將。

張果一出手,潛伏在暗中的對手就擋不住了。東海雖大,但八仙並非要掀翻整個東海,只是開一條前行的路而已,在碧海潮音中乘風破浪,前行已有三十里。

海中攔路的對手們終於現身直接鬥法。只見迎面掀起一座巨大的浪涌,如連綿的山,然而到了鍾離權身前不遠,海浪如何翻湧都無法接近,彷彿這是另一片移轉的空間,浪牆中尖銳的哨音連連,啪、啪、啪忽然炸開很多朵浪花。這些浪花炸開在空中卻不飛散,化成了各種奇異的形狀,如刀、如鉗、如梭、如鏟、如錘,皆晶瑩剔透宛如可以流動變化的水晶,向著鍾離權飛了過來。鍾離權坐在葫蘆上,雙眼微閉連看都沒看一眼,彷彿已經入定,手裡還是不緊不慢地搖著仙風扇。

這時一片金光掃過,鍾離權身前出現無數的金點,就像一群金蜂在飛舞,旋即金點變大,是旋轉的金錢模樣,此時劉海已經登上了船頭,祭出了落寶金錢。此神器的妙用很特別,專門破各種法寶的攻擊,圓形光暈旋轉可以移轉對方法力的攻擊方向,中間方形的孔帶著奇異的吸力,竟然可以吸奪對方的法器。

使用此法寶硬奪法器很難,但可以同時湮滅雙方的攻擊,一枚枚金光飛舞,與空中那些海浪凝結成的兵器碰撞,同時碎滅,就像水晶與金粉不斷飛散的一堵煙花幕牆。

對面應是東海龍王敖廣的手下,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已經攔在路上直接動手了。劉海祭出落寶金錢之後,雙方鬥了個旗鼓相當,葫蘆核舟船卻停了下來。這一番鬥法不長時間,眼見無法前進,李元中發出一聲霹靂般的大喝,躍上天空站在了白蝙蝠的背上,手中的金烏磐龍杖扔了出去。

一聲震耳欲聾的炸響,鐵重的拐杖化為了一條數十丈長的飛龍,咆哮著向前面的浪涌沖了過去,垂尾掃水擊起無數水箭,轟然一聲將浪涌沖開了一個缺口。鍾離權一揮扇,葫蘆帶著核舟從這個缺口中沖了過去,前方飛龍怒吼開道,已行至五十里,正是百里路途的中央。

李元中化拐杖為飛龍,衝散面前攔路的浪涌,多少有點班門弄斧的感覺,別忘了這裡是天庭東海,敖廣號稱東海龍王,只聽大海深處傳來一聲沉悶的巨吼,四面的波濤突然間凝固了,就像巨大的、堆砌在一起的、一眼看不到邊際的綠色水晶。

咔嚓一聲脆響,海面突然「碎」了,海浪就像無數大塊的水晶飛起,海中飛出了一條巨大的百丈金龍。核舟中的梅振衣眼芒一閃,這條金龍的形像他有些熟悉,正如自己手中三神器合擊幻化出的金龍。正準備出手迎敵,神念中忽聽師父鍾離權喝道:「振衣,稍安勿躁,還沒輪到你出手!」

金龍飛出海面,被擊碎的波濤卻沒有落下,凝結成各種形狀,如奇異的雲飄浮在金龍周圍。鍾離權猛然睜開眼,在葫蘆上站了起來,朝金龍喝道:「你終於現身攔路了。」

金龍口吐人言,聲音如滾滾悶雷:「龍首山在東海之中,大天尊將龍隱姑鎮於龍首山,就是讓我守護道路。鍾離權,若在其它地方我還怕你三分,但此地是我的道場,我佔據天時地利,勸你莫與我相鬥。」

鍾離權捻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