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斬心猿 第293回 樹欲靜而風不止,明王去復天使來

劉海見師父責問提溜轉,趕緊在一旁解釋道:「玉環姑娘不會有事,我吩咐金蟾在山莊中關照她。」

提溜轉低著頭,表情有些訕訕地說:「我也沒什麼惡意,只是讓她稍微經歷人間冷暖,楊玉環從小嬌生慣養,看似金貴,到頭來還不是讓養父換了黃金?那些雜務,山莊中的眾人可以做,我二百年前也在做,讓她去動手有何不可?就算不親身經歷人間困苦,也要在見知中閱歷人情,這樣有助於修行開悟。」

梅振衣瞪著她,追問道:「我沒說你有惡意,但你的想法不止於此吧?」

提溜轉頭更低了:「我確實有為難、考驗她的意思,梅公子與她前世緣法複雜一言難盡,今生又見人間絕色……」

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梅振衣打斷了:「什麼一言難盡,你想偏了!若說緣法複雜,那也不是與我,而是與劉海和金蟾。」

劉海插話道:「師父您也看出來了,她就是那小狐狸精韋九真轉世?」

想當年梅振衣在彭澤大孤山榜約戰群邪,做亂淫祠妖邪的頭目是一對崑崙仙境青丘山來的九尾狐狸精,姐姐叫韋九藍,妹妹叫韋九真,當年那一戰有梅振衣、梅毅、狄仁傑、李元中、提溜轉、劉海在場,梅毅等人見那一對狐狸精與少爺言語曖昧,摸不准他們的關係都沒向兩人下殺手,那一對姐妹最後死於劉海之手。

劉海與狐狸精姐妹的關係可以再往前追溯十年,當年在彭澤縣城外,披道人劉海收金蟾,卻被狐狸精姐妹暗中戲弄,城樓都給燒了,連累王縣令丟了官,劉海一度聲名掃地,入山中反省清修,這是他修行之初遇到的最大挫折同時也是一種磨礪。十年後狄仁傑為彭澤令,逢群邪做亂鄉間,榜招賢斬妖除魔,無旁人敢應徵。劉海卻挺身而出去相助狄仁傑,先為使請來了梅振衣,最終參加了大孤山一戰。

以金蟾的修為尚看不清轉世之人,但她是瑞獸出身,又被韋九真豢養了十年,神識中有一種奇異的感應,見到楊玉環就覺得很熟悉親近,於是把劉海叫來暗中一觀,劉海如今已有地仙成就,神識中認出了韋九真。

提溜轉當年見過那一對狐狸精,激戰之餘還好奇地多嘴問過梅振衣與她們是什麼關係?一見楊玉環隱約也看出了來歷,窺測出她是韋九真轉世,因此心裡犯嘀咕。

梅振衣事先並不知道,但事情就是這麼巧,等見到楊玉環,才清楚她竟然是韋九真轉世,難怪劉海與提溜轉等人心中都有想法。梅振衣也沒多解釋,只是朝劉海點頭道:「她既是韋九真轉世,前世曾死於你手,今生再見,有何感念啊?」

劉海搖了搖頭:「一世盡前塵已了,今生的她就是楊玉環,與韋九真無關。倒是金蟾清楚楊玉環是韋九真轉世之後,對此人總有感念,想當年韋九藍幾次想殺了金蟾煉藥,都是被韋九真阻止並小心豢養。金蟾的修為心境尚淺,堪不透這些事,對楊玉環心懷感激,一直也很關心她。」

梅振衣微微一笑:「你派金蟾去關照楊玉環,還真是找對人了,但你自己真無一絲感念嗎?」

劉海想了想:「也不能說無有,想起前世的韋九真仍頗有感嘆,見到楊玉環總有幾分憐意,若有可能,這一世願指引她修行之緣。」

梅振衣:「有就好,那指引此人的緣法就交給你辦了。」

劉海在雲端上躬身行禮:「多謝師父!」

梅振衣忍不住又笑了:「這有什麼好謝為師的?你應該答遵命才是,指引這樣一位女子修行入門,是一件頗為費心的事,看來你把它當成福緣了,可見還是有心的,……她前世為你親手所斬,今生有指引她修行之心,甚妙!」

一旁的提溜轉此時突然反應過來,抬起頭噢了一聲,一指劉海道:「原來是你的緣法,那我就放心了。」

梅振衣又呵斥了她一句:「你有什麼不放心的?」

提溜轉笑道:「先前有點誤會,給玉環姑娘找了些麻煩,但也不算壞事,我決定了,以長老的身份親自收她為徒!算是補償,你們看怎麼樣?」

劉海吃了一驚:「大總管要收玉環為徒?」

提溜轉有些得意地說:「對呀!你是梅真人的徒弟,楊玉環是我的弟子,有什麼不可以嗎?」

梅振衣哭笑不得:「可以倒是可以,但你等楊玉環修行入門之後再說吧!暫且交給劉海去處理。就算你想收徒弟,可知她的天資有何擅長?也不能隨便亂教啊!」

提溜轉眨了眨眼睛道:「玉環姑娘確實挺特別的,這二百多年來我還從未見過有人捧著豬食槽去井邊去洗,那樣子就似西施浣紗,太有意思了!」

梅振衣:「不是她特別,什麼事落到你手裡都能變得這麼滑稽,那楊玉環精通歌舞音律,天資聰慧堪稱色藝雙絕,餵豬當然不是她的擅長!」

提溜轉確實是個搞怪的天才,自古只聽說過貴妃醉酒,讓這小鬼一攪和,卻來了一出玉環餵豬,一般人想破頭也想不到還有這種事。一聽這話,提溜轉睜大眼睛道:「音律?這我也不擅長,得去找知焰仙子好好學學,將來好教徒弟。」

「那你就去學吧!」梅振衣又轉身拍了拍劉海的肩膀道:「再告訴你一些事,玉環姑娘今生喜食荔枝,好在溫泉中沐浴,妙門山中多溫泉,是個行游的好去處。」

說完這句話,梅振衣拉著提溜轉走了,只把劉海一人留在了雲端。

初月落空階,楊玉環還在房中與金蟾說話,門外有個柔和的男子聲音道:「請問玉環姑娘休息了嗎?若方便的話,懇請一見。」

金蟾一拍玉環的手背,面露喜色道:「門外就是仙山掌門大弟子劉海,他終於親自來找你了。」

楊玉環整理儀容,在堂屋中迎接劉海。門外走進的是一位道士,看上去約三旬年紀,兩道劍眉相貌甚是端正俊朗,舉手投足隱約有仙家風骨,眼光掃來如春風拂過,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子。不知為什麼,楊玉環看見劉海莫名有些心驚肉跳,但與他淳和的眼光一接觸,心神隨即安定下來。

楊玉環欠身施禮,卻忘記請來人坐下。劉海也沒有坐下,就站在堂中道:「玉環姑娘在山莊中這些日子,受了些委屈,而經歷世間人情冷暖,對修行也有助益。貧道這裡有一盞徘徊玫花露,有安神養顏之效,請服用壓驚。今日已晚,姑娘暫且休息,明日欲邀你游賞仙山,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楊玉環自然不會拒絕,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有連連點頭。

梅振衣將傳說中的楊玉環弄到了蕪州,迎來的卻是韋九真轉世,總算安置妥當,剩下的事就讓劉海去操心吧!若真能指引修行入門也算一段佳話,再推演下去,假如將來劉海與玉環、金蟾結為道侶,梅振衣也樂見其成。

至於這麼做是不是在改變歷史,梅振衣也悟透了,其實無所謂,身在這個時代,身後留下的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歷史軌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既已超脫輪迴成仙,只求不枉不妄。

然而樹欲靜卻風不止,年前梅振衣命人送一批蕪州特產與歲入銀錢到長安南魯公府,越年初春,弟弟梅振庭又捎回了一封信——安祿山的下落找到了。也不能怪梅振庭多事,這是梅振衣早年交代的,楊玉環找到了,安祿山的下落梅振庭也一直在留意打聽。

安祿山是混血胡人,早年喪父,母親帶著他改嫁給突厥人安延偃,他也就改姓為安。安祿山遊手好閒勇猛擅斗,三十歲那年在范陽節度使張守麾下從軍,他不僅勇猛而且熟悉胡人的生活習性、邊疆一帶的山川地勢,每次出擊做戰都能取勝,張守甚為欣賞收為義子,並以軍功舉薦他為左騎衛將軍。

梅孝朗雖已逝世,但在軍中朝中還有不少門生故吏,張守舉薦安祿山的上疏送到朝中,梅振庭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寫信告知兄長。至少從現在來看,安祿山還是大唐一位驍勇善戰的功臣良將。梅振衣接信之後,心境中已無當初之糾葛,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在隨緣小築中與親眷打了聲招呼,獨自一人離開了青漪三山。

梅振衣飄然飛天北去,出河北道、來到契丹部落屬地的上空,他也無需落下雲頭打聽尋問,以仙家神識掃過腳下人煙,窺聽眾人閑談議論,就已知安祿山所在。

安祿山此時正率領一隻軍隊出,去剿滅叛亂劫掠的契丹人部落,在大漠草原中作戰先要找到敵蹤,此時正行軍到中途,晚間靠山紮營點起篝火,安祿山在大帳前席地而坐,與手下幾位偏將正在吃獵來的烤羊。

此人的身形極為壯碩,滿臉鬍鬚膀闊腰圓,坐在那裡就像一座小山。初春北國風涼,然而他卻敞衣襟袒胸露乳,手裡扯開一隻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腿,大塊吃肉大口喝酒,頭盔與腰間的佩劍已解下,放在身邊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他的身材雖然雄壯,但長著一張胖呼呼的圓臉,小眼睛圓鼻子,看上去憨態可掬。

安祿山捧著羊腿啃得正香呢,潛意識中突然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總感覺到有人在天上冷冷地盯著他,抬頭看了好幾眼卻沒有現什麼,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他抬眼掃向天空的時候,憨態不見了,眼神有幾分陰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