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雙塔寺 第275回 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

鍾離權捻了捻鬍鬚:「梅振衣將入山面壁反省,不能見外客。嗯!你也不算外客,隨我來吧!」他將綠雪帶入了三山洞天。

綠雪帶來消息很令人吃驚——善無畏臨走前跺的那一腳,斬盡了一身修行法力。

假如你有千斤之力,一次力舉千斤,往後便再無力量了嗎?這不不可能,但也可能會累了或者身體有損傷,需要休息恢複。或者總是有一種力量與你僵持,在你一點點削去這股力量的同時,沒有餘力做別的事,清風仙童如今的狀況與此類似。

斬盡法力又是另外一種情況,類似於斬化身之法,但斬出來的不是化身而是修行法力,因特殊目的與特殊的對象融合。善無畏那一跺腳,斬出了這一世之身九十餘年所有的修行法力,全部散入九連山地脈中與新立的雙塔融合,相等於不動明王歷世寄身白來人間這一場。

九十餘年的修行法力究竟有多強?這說不準,有的小妖修行上百年,法力仍然低微,而梅振衣修行五十餘年,法力之強悍、手段之高超已遠勝一般的仙人,至於善無畏這一世的修行法力,當然非同小可。

這麼做有一個後果——藉助那兩座塔,鎮住了整條九連山龍脈的地氣。這兩座塔基點的位置非常准,就在這條龍脈出敬亭平原之處,如兩根釘子鎖住了龍肩,形成龍頓於地的格局。更巧妙的是,它利用了整條龍脈上所有的靈樞變化。青漪湖中地氣靈根升騰處,有三山洞天收攏;敬亭山蛟龍入海靈樞變化處,有清風借山神道場建立的金仙洞府匯聚;從往前的龍項入地處,有九林禪院宣洩化轉精微。小小九連山地脈,是人間罕見的完整龍脈,又被這麼多不可思議的高人動了這些手腳,隱然已成靈氣匯聚的中樞,與天下根本龍脈崑崙群山一體相應。

插述一個問題,慶教寺門前的無頂雙塔每座七層四面,塔上一共開有多少門?四七二十八。雙塔應該是五十六道門,錯,實際上是五十四道門,少了兩個。因為落於塔基上的東塔第一層沒有東門,西塔第一層沒有西門,圖樣就是這樣設計的。梅振衣也精通風水運數、地氣堪輿,如今已不亞於世上任何一位風水大師,當他與善無畏演法,神念中收到那兩座塔的圖樣,再一看塔基,就明白雙塔建成會形成什麼風水局?在歷代各種風水局中,它有個很特別的名稱——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

這種風水局只現於典籍記載,天下從來沒有見到過,沒想到在蕪州這個特殊的場合出現了。

環境本身會對有關的人與事產生各種微妙的影響,風水並非是無稽之談,其中有很深的學問與講究。但是指望一個風水局去保證「江山永固」,純粹是痴心妄想,這一局真正的蘊意與江山永固是兩碼事。可是很多俗人偏偏就信這些,或者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尤其對於帝王家而言這一風水局的出現,真正的作用等於將整條九連山地脈的靈樞運轉給鎖住了,無法再有變化。各道場靈氣不受影響,但靈樞無法繼續移轉。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已建成的青漪三山不會有損,但若梅振衣事先沒有建成,此刻也無法再鑿建洞天,當然也不會再出慶教寺一類的亂子與衝突。

之所以說這個例子不太恰當,是因為這個風水局是在九連山龍脈目前的基礎上形成的。若沒有青漪三山與神木林,也不能成這一局。更恰當的例子,再比如原本龍脈盡頭「地眼」所在的菁蕪山莊,往後還可以居住以利休養生息,但卻無法鑿建仙家洞天了。

風水局也有「真局」與「假局」的區別,佛像落座還需要開光呢。梅振衣既然是行家,看出了這是「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當然不想使它成為真局。想成為真局,首先這兩座塔尤其是鎮塔的琉璃寶頂一定要建成,其次對於這麼特殊的風水局而言,一定要用神通大法力在建塔的過程中定住地氣。梅振衣沒有這麼做,他就是建塔未定地氣。其次他根本沒有打算建琉璃寶頂,不論何時雞鳴。這樣一來,別說真局,連假局都沒建成。

但凡事都有例外,要看碰見了什麼人。善無畏臨走前跺的那一腳,斬盡一身修行法力,改變了兩座塔的對應結構。梅振衣所建的東塔憑空大了一小圈,斬出的法力與塔身融合散入地脈,竟然做成了真局!

「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顯效不是瞬間,會隨著九連山地氣運轉逐漸成形,直至完全鎖住靈樞移轉。梅振衣當時只想著離開去喝問提溜轉,很難察覺出來,但綠雪身為敬亭山神卻感應到了地氣靈樞這一微妙的變化。綠雪當然不懂這麼深奧的風水局,她察覺到這一變化,就告訴了神木林中休養的清風。清風也沒聽說過「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這個名字,但他一推算,就說出了這種變化的成因與它會導致的最終結果,於是綠雪出山來告訴梅振衣。

梅振衣這才知道,善無畏自斬一世修行,風水真局已布成,據清風的推算,這一風水局完全定形,需要十二年時間。

梅振衣向趕來傳訊的綠雪道:「多謝山神告知,我已心中有數,清風仙童還好嗎?」

綠雪答道:「清風上仙還是那樣,臨來前托我問一句話,這兩天怎麼未見提溜轉巡山?」

清風突然問到了提溜轉,綠雪不知何故梅振衣心裡可是明白。原來清風也知道了梅振衣演法獲勝的原因,不知他是像鍾離權那樣猜到的,還是像大天尊那樣看破的?梅振衣並未多言,只答道:「這幾日蕪州仙界前輩雲集,無需提溜轉巡山。」

綠雪走後,梅振衣就開始琢磨怎麼處置善無畏布下的「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看來這場演法並未真正的結束,他希望將之破去。風水局能建就能破,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那兩座塔拆了。但這個辦法萬萬不能輕易嘗試,且不說它們是當著滿天仙佛的面建成。善無畏臨去前還說過:「老僧這就返回長安,終身不再涉足蕪州,有你在時,不動尊明王不於人間顯聖,以此雙塔為證。」

這兩座塔目前被仙家大法力掩去,凡人是看不見的,想拆不是那麼容易,他可沒有不動明王那種手段,說斬一世之身的修行就能斬,想拆塔須先破掩形,那麼不論仙凡都能看見。最要命的是,這個風水局叫做「八方不動江山永固局」,雖說借風水永固江山是一種妄想。但只要傳出一絲風聲,說正一真人要破壞國師布下的「江山永固」風水,會有什麼後果?弄不好就是謀大逆的罪名!真說不準會有內行人講出去,天下懂風水的高手不少,與皇室有關的高人也很多。梅振衣本人倒不怕李隆基能把他怎樣,但是整個梅氏家族其他那麼多人可受不了!

最好的辦法是根本別碰那兩座塔,以世人不知也沒法追究的手段破了這一局,辦法倒真有,不論是毀了三山洞天或是清風休養的神木林道場都行,但那樣就太得不償失了,拍死個蚊子卻打掉半嘴牙,完全沒有必要。

那麼想破局只能用另外辦法,在這個風水局尚未完全定形之前,於地脈上做別的文章,讓它永遠也無法成形。具體該怎麼辦?梅振衣一時也沒想出來,反正還有十二年的時間,慢慢琢磨吧!這件事以及梅振衣與善無畏的演法,山中除了提溜轉之外,未成仙的弟子一概不知。

鍾離權「罰」梅振衣于山中「思過」不見外客,梅振衣就真的不見外客了,也不走出青漪三山,連喬散人告辭之時都未現身相送,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師命難違嘛!這樣一來倒也省了不少未知的麻煩。

梅振衣與善無畏這場鬥法,有一家人意外發了大財,萬家酒店的紀掌柜得了兩千多兩黃金。萬家酒店以及老春黃酒如今是梅振衣與紀家合營,紀家佔三成股份,梅振衣也將眾仙家留下的黃金分給紀掌柜三成。雖說紀掌柜不知道這回事,但梅振衣做事不欺己,還是命梅升將應分的「紅利」給了他。萬家酒店的老掌柜紀山城早已作古,如今的掌柜是紀山城的孫子紀思侯,他中年謝頂髮髻稀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不少,人們都叫他「紀叟」。

紀叟從祖輩開始與梅振衣合夥做生意,這些年也賺了不少錢,算是蕪州大富之家,但這一筆前所未見的巨資還是讓他目瞪口呆。梅升並未多解釋,連他自己都不清楚這些錢是從哪來的,只是按長輩的吩咐說道:「紀掌柜,這是仙人沽酒打賞,你應得的,就收下吧!」

除了紀叟一家發大財,蕪州全體官員被罰俸半年,蕪州其他人並未受到任何影響。梅振衣於青漪三山清修謝客,山中弟子還是與往常一樣各司其職,菁蕪山莊中的梅應行每日上午去家塾讀書,其他時間有櫻寧姐姐陪著玩耍、乞丐師父指點修行。

如今蕪州又多了一位成仙的肖妖王,他當年在無名山莊就喜歡與梅應行一起調皮搗蛋,這小子當然更開心。

一轉眼,青城劍派弟子云縹緲在山中做客已經一個月了,這期間與眾弟子相處的都很好,也經常到蕪州城一帶行游,還結識了梅家小少爺梅應行——被他拉到萬家酒店吃過當地野味,還品嘗了美酒老春黃。

按胡秋水與孤雲川約定的時間,水無痕也快來了,此刻應該就在路上。這兩個人的故事,梅應行也聽谷兒姨娘私下講過。這一天下午,梅應行溜回青漪三山,在法柱峰中找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