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阿羅訶 第261回 愛己身貴為天下,何喜獲豐收寄寓

加百列走了,鍾離權捻了捻鬍鬚道:「仙童,她的修為比你不弱,若在天國交手,她能盡引靈台化轉之功,再加上手中那柄無上神器,你恐非對手。」

清風不置可否地答道:「此番閉關煉器,我隱約有所堪破,無論勝敗,知勝在何處,敗在何處,對我都是緣法收穫,難得她今日上門給了我這個機會。」

鍾離權:「恭喜仙童修為更進,已開證太上忘情之境嗎?」

清風搖了搖頭:「大覺大羅,談何容易,我尚未悟。只是在找尋靈台化轉的由來,觀天道循回之變,修金仙之極致,求大天尊、鎮元子那般境界。不論怎麼說,天天尊、鎮元子的修為在我之上,首要不在神通法力,而是靈台推演之妙、化轉自然之功。」

清風提到一種「果位」,沒有具體名稱,而是以「金仙境界的極致」來描述。比如玉皇大天尊開闢天庭,當有金仙依附於此開闢仙界洞府時,會自然延伸一片「新」仙界。東華帝君開闢方圓三千六百里碧桑洞,玉皇大天尊就能在靈台中推演化轉,又在外圍自然延伸出三千六百里仙界,總方圓達一萬零八百里之廣,仙靈之氣與碧桑洞相類。

這是法自然之道的玄妙境界,否則飛升的散仙如何在天庭立足?其他金仙如清風就辦不到,鎮元子卻可以辦到,所以他會獨立開闢出一片萬壽山仙界來,雖然還沒有其他的金仙來依附延伸開闢,但畢竟有這種玄妙,此功德、神通、福緣都甚為廣大。

鍾離權喟嘆一聲:「金仙境界的極致,也就如大天尊這般了。其實很多仙家,飛升跳出輪迴之後,並無願心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而更多的金仙,亦不求天上忘情之道。不能說不求,而是不可強求,不知如何去求。」

清風:「太上之境我亦不知,想那鎮元子也未必堪破,但大天尊應有所悟。不提他們了,你方才說我若與加百列在天國演法,她能盡引靈台化轉之功,是怎麼回事?」

鍾離權:「天國的大天使,果位如天庭的金仙,也有靈台化轉之功,不似天庭更似佛國,但與佛國又有不同。米迦勒與加百列曾經到訪青漪三山,我與善無畏問過。」

加百列這等大天使,靈台化轉之功依附於天國開闢仙界,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心靈的世界裡開闢天國,將美好的一切奉獻給天主,這便是我的信仰與榮耀,我造化中的世界屬於天主。」是不分獨立的金仙洞府與外圍延伸道場的,一切都是天國仙界的組成部分。

清風當初不再場自然不知,現在聽了鍾離權的解釋卻並不意外,淡淡道:「這一教的修行如此,求同卻難存異,在人間將鋪張業大,但天國氣象終究有限,可惜了阿羅訶大天尊!」

鍾離權:「若已達三生萬物、太上忘情之境。對阿羅訶而言倒無所謂了。正如儒不可為廟堂律規,形而上則束;道不可為立國之教,教以條則異。——這些都是世人自造之業。」

清風:「我曾聽江泉居開講馬大法王說救苦福音。阿羅訶也曾如釋迦一般於世間弘法寂滅,但終究假借神異弄人立教,三生萬物或可,太上忘情未必。等去了天國,我估計還能察覺他的痕迹。」

鍾離權微微苦笑:「如此說來梅丹佐在天國倒是個異數,能跳出藩籬前往靈山。只可惜所行有偏,終究自取斬……還是不要談他們的修行,談你與加百列的一戰吧。雖然不論勝負你都有所得,但對於別人而言是不一樣的。你的修為確實不如大天尊與鎮元子,甚至也不也不如觀自在。你是仙家異數,但也仍是推演中的棋子。」

鍾離權說話的同時發來一道神念,關於圍繞佛心舍利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思考。事情是梅丹佐惹出來的,後來的背景就成為了佛國與天國之爭。

韋馱天下界,前前後後牽扯出這麼多高人來,這些高人互相之間的推演是混沌的,會在天國發生什麼樣的衝突很難預料。佛國當然樂見天國削弱,大天尊與鎮元子等人也希望這場亂子越大越好。這倒不是說故意要給誰使壞,依因果、緣法趨避化轉而已,誰會做對自家道統以及修為功德不利的事呢?

清風答道:「你也會推演,假若佛國眾菩薩有心推波助瀾,會怎麼做?」

鍾離權:「觀自在定會要求帶一個人去青漪三山聽聞景教法會,就是心猿悟空,他可是佛國中頭一號降妖除魔的狠角色,正可收拾那幾位鼻孔朝天的大天使。」

清風接話道:「韋馱天也是佛國中降妖除魔的狠角色,向來出手無情,假若心猿悟空大鬧天國,我們這些在場的人都會牽扯進去。」

鍾離權點頭道:「所以梅振衣一定要拒絕觀自在的要求,既保證在天國不會出現混戰,又要保證能尋回佛心舍利的下落。」

清風微微一笑:「所以我才會與加百列相約演法論高下,就是為了化混沌為清明,以一戰代替可能節外生枝的爭端,話已出口,只要鬥法已定,以仙家境界,他人屆時自不能再糾纏我等。」

鍾離權也笑了:「仙童當初攪亂人身果法會出走五觀庄,化清明為混沌,今日以一戰抽身,又化混沌為清明,修為果然有所堪破,只是那加百列本人恐怕要與仙童牽扯上了。」

清風微微一撇嘴角:「我也無奈,是她自己送上門來的,惹一個總好過惹一窩。」

鍾離權:「這一戰的輸贏,仙童可有把握?」

清風搖頭道:「沒有把握,但梅振衣一定希望我贏,加百列如何能替我歸還那兩件神器?你的好徒弟又在玩心眼,希望我將來能把她手中的戰斧借來一用,讓胡春去劈開龍首山。我若勝了,就幫他這個忙,我若敗了,他的算計就落空了,另想辦法罷。」

鍾離權的笑容有些無奈:「我看見加百列手中的神器時,也想到了胡春。」

……

因為梅振衣對加百列的一番話,敬亭山外鬧的動靜不小,他自己在哪裡?此時梅振衣尚未回蕪州,而是去了華山尋訪李元中。李元中曾為馬上將軍,在戰場上受過傷,借療傷之際辭官歸鄉。後入山修道。他命僕人在華山幽谷中建了一座小院,常年于山中清修。

梅振衣對李元中有印像,此人是一位罕見的美男子,如果說梅丹佐的相貌是西方人的英俊,那麼李元中就是東方美男子的表率。他的身材鍵碩,眉宇間有一種獨特陽剛俊朗氣質,五官分明神采天然,留著及胸的飄髯。當年他隨侍狄仁傑身邊為護衛時,每一次出門都能吸引無數婦人少女的目光。李元中也以相貌英武為傲,非常注重保養,不僅常年習武強健體魄,還好養生全形之道。當年在彭澤時,就曾私下裡向梅振衣請教過餐霞鍊形之術。

他善養生,按現代的話說也很臭美,大男人喜歡照鏡子。

李元中在戰場上受傷後,回家養傷時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人自稱東華帝君,他從未見過卻又感覺十分熟悉,不由自主就有崇敬之心。東華帝君對他說:「你曾於我有護法之恩,此世既好養生駐顏之道。我就傳你一卷法訣,善護全形。」

東華帝君所傳的法訣十分深奧繁複,夢醒之後李元中只記住了入門法訣,也就隨之習練,果然有效!他本就文武雙全,悟性與資質都十分出色,修為精進很快。奇異的是,隨著修為境界越來越高,後續的法訣自然在神識中記起,就似在那個夢中早已印入靈台神處。李元中對神通法力並不太在意,漸漸習以為常自然而然,他的爐鼎容顏三十年來果然絲毫未衰,英武俊朗一如往昔,所行便是所願,所修便是所求。

有一個習慣倒是一直保留,他還是喜歡每天對著鏡子撫美髯自賞,哪怕到了華山中清修時也一樣。在狄仁傑去世三十年後,李元中已有飛天之能,脫胎換骨修為圓滿知常。他在夢中得傳仙家法訣,按密宗的說法,有夢觀成就。破妄大成之後,李元中自悟了夢修之法,經常於定坐中元神出竅行游,於華山絕壁險峰間飄飛觀賞,好生逍遙自在。他尚未堪悟出神入化境界,此時所謂的元神離竅,實際上只是一縷離體的神識,假借出攝爐鼎之象,並無施法顯形之妙。若無人護法,在華山野嶺中這麼做是非常兇險的,外在神識不能離體太遠,也不能出遊太長時間。

李元中知道其中兇險,但以此為樂趣,曾對身邊僮僕說:「我若在定坐中一去不回,七日之後將我的遺蛻燒去,我一生愛惜形容,死後亦不願在土下腐朽。」陰神出遊若受驚擾,不論多遠片刻即回,絲毫沒有阻礙,假如喚他也回不來,那就是入輪迴去了。以李元中的修為,當然明白其中道理,故有此交代。

但凡事都有例外,李元中還真就遇到意外了,就在梅振衣找上門來的七天前。

那一天後半夜,李元中於定坐中元神出遊,來到華山絕壁上的老君堂旁邊,卻碰見了一個「人」在峭壁上方凌空背手而立,目光掃來發現了他,正是多年前夢中見到的東華帝君。李元中的元神趕緊過去打招呼,多謝對方當年的指點。東華帝君告訴他,自己曾下界為狄仁傑,見李元中資質與悟性都不錯,又忠心耿耿護衛多年未出一絲差錯,故歸天之後夢中傳法訣接引仙緣。東華帝君還說道:「修道之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