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阿羅訶 第252回 來生緣銷前人恨,再回首換百年身

一見到她,知焰首先驚呼道:「離離,是你嗎?此生怎會這樣?」

也難怪知焰驚訝,離離當年的修為已至世間法的盡頭,在天刑中隕落爐鼎無存,但神識未散重入輪迴脫舍。她的修行感悟以及各種心境,在來世伴隨著爐鼎的成長與靈智開啟,會在記憶中逐漸被喚醒。眼前的離離轉世之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弱女子,腳步虛浮顯然沒有任何修為,離離歷天刑已經過去三十年了,這女子顯然不到二十歲,也就意味著離離殞身之後,在輪迴中已不止一世,卻始終修行未成。

當年的段節梨精離離身材高大健美,幾乎比梅振衣都要高一個頭,渾身古銅色的肌肉呈流線形充滿了爆發的力量感。而眼前的女子如風拂弱柳,站在阿斑身邊顯得嬌小玲瓏惹人憐惜。如果不是知焰有仙人境界,神識中有那一種熟悉的感應,還真的不敢開口相認。

聽見知焰的問話,阿斑悄悄拍了拍這女子的肩膀,沖她點了點頭。她離開阿斑的攙扶朝著梅振衣與知焰跪拜下去,以懇求的語氣道:「小女子懇請梅真人、知焰仙子收我為徒,求金丹大道法訣。」

知焰想扶,梅振衣卻拉住了她的袖子,站在那裡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了卻前塵事,只修此世緣,修習金丹大道心境如此,眼前的女子是離離轉世,但她已不再是離離,雖有著離離的神識記憶,爐鼎與修為已經失去,此世有此世的緣法,所以梅振衣有此一問。

女子答道:「既入三山洞天,如再世為人,請賜名。」

自古以來,賜生者、賜養者、賜成者,方可賜名,如果在這個場合給她起了名字,就等於是將來在修行界中的法號,也等於答應收她為徒。梅振衣還沒開口,知焰先答道:「你前世曾在天刑來臨之際將阿斑託付給我和振衣,希翼來生有緣找尋,今日如願以償,就叫應願吧。」

「多謝師父!」應願叩拜下去,師徒名份已定,知焰把她扶了起來。

梅振衣心中感慨萬千。想當年他與知焰在崑崙仙境遇到離離時,那位段節梨精的修為比道侶兩人都高,真沒想到在天刑中隕落幾經轉世之後,今日會拜入門下。這才吩咐眾弟子落座,詳細詢問了應願這幾世的經歷。

一枚種子在荒野中落地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的可能性有多大?相當渺茫!離離托舍後第一世仍為草木,因為她只擅長草木之修。然而破土發芽不到七年後被野獸採食。第二世仍為草木,生長十年之後,在風雨中被連根拔起。第三世還是草木,這回運氣更差,在大樹蔭下無足夠地光露滋養,發芽後不久就自然枯死了。這三世渾渾噩噩靈智未開,根本沒有神識恢複的機會,只在重入輪迴的中陰光明境中了解了自己的遭遇。好在她清明神識未失,在中陰光明境中尚可往生托舍,終於放棄了草木的選擇,托舍為人。

這一次是十八年前了。她出生在巴州一戶商賈人家,父親姓封,她小字離兒,是這一家的獨生女,自小日子過得倒也舒適。隨著逐漸長大靈智開啟,神識記憶也漸漸恢複,但她卻無法以人身開始修行。其中原因並不複雜,離離苦海已渡,苦海劫中曾見前世種種,不為前世所擾的心境可以漸漸找回。但她從沒有以人身修行的經歷,離離是段節梨樹自感成靈,曆數百年修行方有出神入化境界,並沒有以人身修行入門的經驗,也無人傳她這種法訣。假如她已有脫胎換骨修為,無須拜師,就以人身修行即可,而且修為精進會很快。因為離離當年已經化成人身爐鼎之形了。但是此前五氣朝元至易筋洗髓的修行入門關口,她卻過不去。直接以人身修行畢竟與草木化形不同,她要在人間拜師才行。

說到這裡,很多人或許能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妖物精怪,化成人形後都希望得到世間傳承的修行法訣,當年凌虛子也曾以此誘惑與控制大官湖五妖。

封離兒的情況十分特別,從五氣朝元到易筋洗髓這入門的修行,不得師傳十分艱難,而從脫胎換骨到出神入化這高深的境界修為,卻能精進極快。也就是說以人身修行,需要重新築基,一開始是最艱難的,越往後可能境界突破越快。

封離兒十二歲那年母親去世,父親做生意又賠了一大筆錢,積鬱成疾不久後也告別人世,家道敗落。她被族中叔父收養,又被賣到巴州別駕唐棣唐老爺府上為丫鬟。此時她的神識已漸漸恢複,卻沒有任何接觸修行道法的機會,而且此生爐鼎柔弱,連突破五氣朝元境界都很困難。

就在半月前,唐家小少爺逛集市,有兩名僕人兼保鏢隨行照顧,還帶著封離兒這個大丫鬟,巴州集市中忽然聽見有人喊阿斑的名字,一回頭正好看見劉海等人。劉海與阿斑等五人此時從青城劍派拜山而回,路過巴州也逛集市看熱鬧。突然有個丫鬟模樣的女子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手中提的食盒也滾落到地上,一把扯住阿斑道:「是你嗎,阿斑,我就是離離轉世,終於見到你了。」

後面還有兩個僕人模樣的大漢正呼喝著撥開人群追過來,阿斑一把抱起封離兒就跑了,一溜煙直接來到巴州城外,等了半天,劉海等四人這才趕到匯合。

聽到這裡,事情的經過已經完全明白了,梅振衣眉頭微微一皺道:「阿斑,你仗著跑得快,是把人家的丫鬟直接給抱走了,是嗎?」

阿斑低著頭,瓮聲瓮氣答道:「是的,我就想把她帶走再說。」

劉海趕緊解釋道:「師父不要責備阿斑,是我這個師兄的責任,應願師妹既然是離離道友轉世,又有緣於集市中找到阿斑。我當時也想儘快回山稟報師父。」梅振衣:「那好吧,這件事我就不責罰阿斑了,巴州別駕唐棣是我舊識,曾在我父麾下為將軍,也曾率軍平息徐敬業叛亂馳援蕪州……劉海,你既然自承責任,就帶著紋銀百兩與我的書信再去巴州一趟,好好的與人道歉。告訴唐棣,就說是我的門下弟子帶走了他家的一位丫鬟,把賣身契也給拿回來燒了,從此世上再無封離兒此人。」

劉海:「弟子謹遵師命。」

梅振衣:「此事不著急,我寫好書信再說,你們在巴州還幹了別的事嗎?」

元充最老實,也低著頭答道:「阿斑師兄去了應願師妹的叔父家,半夜鬧得雞飛狗跳。他們以為鬧鬼了,一個個都嚇壞了。」

梅振衣臉色又是一沉,提溜轉趕緊道:「不做虧心事,哪有鬼鬧人?要是我的話也會鬧一鬧的。」

梅振衣好氣又好笑的問提溜轉:「依你的意思,就不必責罰阿斑的行止嘍?」

提溜轉:「罰還是得罰,就看怎麼罰了。」

梅振衣:「阿斑,你最喜歡亂跑胡鬧,就罰你在青漪三山中禁足不出。為師要去崑崙仙境一段時間,在我未回山的這些年,你不得離山半步,也好好磨一磨野性。」

「師父,您要離開青漪三山嗎?」五位弟子齊聲問道。

梅振衣告訴了他們自己要去崑崙仙境的打算。留下劉海為齊雲觀主,鎮守三山,阿斑與應願也留在山中。應願已拜師,梅振衣將傳她得自孫思邈的省身之術,先強健爐鼎修養體質,然後再由掌門大弟子劉海代傳二十四洞天法訣,鎮山瑞獸阿斑在山中受罰禁足。說話間還以神念暗中朝阿斑道:「應願今生落到這個地步,未嘗不是因為你啊,這些年,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她。」

說完了離山的安排,又取出那兩份請帖問道:「青城劍派與孤雲川,請我十二年後觀摩斗劍,又是怎麼回事?」

這件事說來話就長了,青城劍派現任掌門四季書與孤雲川現任掌門屢歸塵,是各自門中這一代最出色的弟子,而且都是剛剛繼任本派掌門不久。他們之間還有一段複雜的故事,這兩人早就相識了,四季書好吟古詩騷賦,屢歸塵精擅黃鐘大呂,行游中結識很是投緣,差一點結為道侶。

可惜天意弄人啊,就在兩人互相有好感的時候,孤雲川與青城劍派的長輩之間起了衝突,爭鬥中雙方還傷了好幾位長老,尤其是他們兩人的師父也是兩派前任掌門成了仇家,導致兩名弟子也不得不反目成仇。

誰是誰非,爭鬥因何而起劉海不是很清楚,已經是六十多年前的舊事了。據說是為了爭奪一片名為「洗劍池」的道場洞天而起,那裡有一個泉眼,泉水陰寒徹骨卻最適合淬鍊飛劍,地氣特異,也適合煉劍之人試煉修為,是青城劍派與孤雲川同時發現的。

眼看兩派之間的爭鬥要演變成一場大衝突,丹霞派太上長老寶鋒真人以及龍虎山掌門張士元出面勸解,終於勸說兩派掌門不再率眾弟子於世間起衝突,定下了斗劍論高下的規矩。每十二年一度,各派一名弟子出手,勝者的門派佔據洗劍池,等到下一次斗劍。斗劍的規矩就如修行人之間出手試法,而且不能依仗門中的法寶妙用威力,只用兩柄一模一樣的劍,互相展示劍術的高下,點到為止不得出手傷人。互相試法不得出手傷人,如果是修為相當接近,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一般人也很難分辨出高下,所以要邀請世間各派公認的高人前輩在場觀摩,一方面是監督,另外一方面也是做出評判。

上次斗劍在劉海拜訪孤雲川前不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