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菩薩行 第245回 世間留行終有跡,怎堪銳意不舍心

這一次煉丹對於梅振衣而言出乎意料的順利,也出乎意料的艱難。所謂順利是指他未受到絲毫驚擾,五觀庄內外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所謂艱難是指煉丹的過程,他竭盡全力渾然投入,就像始終行走在懸崖的邊緣,差一絲火候都是丹毀人傷的結局。人在懸崖邊緣走幾步路可能不會太艱難,但是你連續走一個月試試?非大法力、大定力不可為也!

知焰於天地靈根下定坐三十六日,終於睜開了眼睛,看見梅振衣就坐在對面望著她,微微一怔道:「你怎麼沒在煉丹?難道大羅成就丹已成,過去多長時間了?」

梅振衣:「三十六天,我七日前已煉成丹藥,這天地靈根下果然不凡,丹成時筋疲力盡幾欲昏厥,在此調養七日竟然已完全恢複,而且修為隱然已達化身五五之境。」

知焰露出了笑容:「這不僅僅是天地靈根之功,也不想想你煉成的是何種丹藥?煉器是煉人,煉丹也是煉人,你的修行不是一向如此嗎?大羅成就丹究竟是什麼樣子,讓我看看。」

梅振衣沒有伸手拿什麼東西,坐在那裡默運神通,身體上方憑空出現了十二枚紫氣光華流轉的靈珠,宛如與他一體的身外爐鼎。知焰驚嘆道:「九轉紫金丹已非凡品,這大羅成就丹竟超乎我的想像,還第一次見到丹藥也是神器。」

梅振衣也感慨道:「我的練器之法最早就是借鑒煉丹之法領悟,大羅成就丹是外丹餌葯極致,丹藥竟有神器之妙,若鬥法時以此丹為器對敵,想當於身外分身合擊。」

知焰莞爾搖頭道:「恐怕沒有人會拿它當法器用,一旦鬥法時損毀相當於斬一化身,若不幸落敗未及收回,那損失可就大了。」

梅振衣也笑道:「我只是說說而已,感嘆其妙用。」

知焰一招手,一枚大羅成就丹飛旋著落在她手心,一片清涼寒意透體,她一邊研究一邊說道:「此丹最佳的服法,以陽神化身直接依附其中,比服用之後化轉藥力更加簡便,沒有脫胎換骨修為歷苦海劫圓滿,服不得此丹……你這裡只有十二枚,鎮元大仙已經取走六枚了嗎?」

梅振衣:「成丹三爐,鎮元大仙取走一爐,他已離開五觀庄去仙界了,我留在這裡等你,現在也該回蕪州了。」

兩人走出五觀庄後院,庄中護法羽竹仙人迎上前來道:「二位要回蕪州,鎮元大仙有交代,儘管放心徑直回山,自會保你們這一路不會遭遇意外。」

這話說地漂亮,梅振衣在五觀庄中煉成大羅成就丹,此事極少有人知。假如在回去的路上碰見意外,比如有人趁機搶奪之類,不論是不是五觀庄泄露的消息,總有讓人猜疑之處。鎮元大仙卻提前放出了話,保他們在離開五觀庄至回到青漪三山之前,不會遭遇任何意外,讓他們放心回家。

其實在人世間敢直接找梅振衣麻煩的人已經不多了,且不說他背後有沒有高人罩著,就這道侶兩人出手的威勢也足夠讓人忌憚。除了仙界的那些有大法力神通的前輩之外,有把握與他倆交手取勝還能全身而退的仙人並不多。

神仙並不是好打架的。仙界有很多仙人從有修行之日起到飛升之後,除了門內演法印證之外,從未真正與人斗過,更別提生死相搏了。修仙本就是清靜無為之事,楊天感是妙法門弟子中的佼佼者,又有神器寒霧針,碰上山野出身的徐妖王,也被一頓亂拳打得四處亂竄,更何況是歷盡殺伐的梅振衣呢?

道侶二人一路未遇任何事端,順利回到了蕪州。先入敬亭山將三枚大羅成就丹送給清風,又回青漪三山拜見師尊。不料鍾離權座前有三個人正在等著他們,是從崑崙仙境而來的左遊仙、張果、徐妖王。

左遊仙因修行已至世間法盡頭達待詔之境,欲主動飛升,梅振衣特意派張果去崑崙仙境幫他鎮守洞府。如今左遊仙歷天刑已回修成真仙,回青漪三山拜見師父,張果也一道回來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事,他們三人還帶回來一個重要的消息——有了梅丹佐的下落。

插敘一段前事,梅振衣曾經把玉骨扇「借」給徐妖王用,但他也知道另外十大妖王並沒有十分得意的法寶,送禮也不能只送一份。在青漪三山這麼多年的修行中,煉器之道也沒放下,他重點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給師父鍾離權準備了一件禮物,得到那麼多寶貝,不能只想著自己,首先要報師恩。想當年送給鍾離權一雙吉祥軟草鞋,老人家就高興的很,現在他修為高了、得到的寶物也多了,自然還要哄師父開心。他將龍鬚分解,那些金黃色的纖維以法力細細剖開去蕪存菁,以此為絲:再將一隻龍牙小心煉化,以大神通雕琢,以此為柄,煉成的是一支拂塵。他在洛陽雲端上見鎮元大仙手揮拂塵很是氣派,也想弄一柄好拂塵讓師父拿著更顯神氣。梅振衣穿越前是苦孩子出身,但別忘了梅溪家親戚中有專門倒騰古董贗品的,對器物工藝很有講究,穿越後這麼多年來為梅府大少爺,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帶著華貴之氣,加工出來的東西也不一般。

這一支拂塵手柄牙白色如脂玉般的光澤,拂絲是金色的,柔韌細密,遠觀如雲霞,拿在手中就似水銀一般滑順垂拂。每個人煉製的器物當然都根據自己的修行感受,這支拂塵最大的妙用在於模仿乾坤大袖。梅振衣見過楊天感以寒星陣模仿乾坤袖,自己也以拜神鞭模仿寒星陣煉成了銀魄陣,而且不止一次親眼目睹清風羽衣上的銀絲變化飛出。用以法力祭出這支拂塵,萬道金絲舒捲如同大袖遮天,還有漫天金光閃爍如燦爛雲霞。妙用威力如何要看御器之人的修為了,但至少御器時的景像無比華美威風。

在師父回山時,梅振衣召集眾修士拜見,順便把金絲拂塵送上。鍾離權樂得夠嗆,捧得拂塵笑得合不攏嘴,眾人都上前恭賀,只有谷兒、穗兒在那裡偷偷掩嘴笑。梅振衣知道她們為什麼笑,因為這隻拂塵太過華貴了,師父拿在手裡有點彆扭。鍾離權一身灰佈道袍半新不舊很是普通,腰間掛的葫蘆也是斑駁舊物,頭上的發簪更是一支簡單地削了皮的細樹枝而已,手上的芭蕉扇破得齜牙咧嘴,腳上穿的雙耳芒鞋雖很精緻但並不引人注目。拿著這樣一柄拂塵在手中光華四射,與他的打扮很是不協調,說不好聽的形容——就像偷來似的!

但鍾離權可不在乎這些,只要徒弟送的他就高興,一手搖著扇子一手揮著拂塵道:「這拂塵很不錯,徒兒呀,你若開宗立派,它可為歷代掌門手持之物,為師就先拿著抖幾天。」

除了這拂塵之外。其實最難處理的還是那一大塊黑色的龍身骨肉殘骸精華,纏繞的龍筋已經被靈珠子抽走,剩下的黑色結晶仍然很難處理。梅振衣這些年一直在「煉化」它。但此物沒有絲毫變化,梅振衣並不是在煉器,而是在借物修行。

他將神識切入黑色結晶,主動承受龍魂咆哮之威的衝擊,以求定心不散亂、靈台不受擾。這其實是在模擬對抗天刑雷劫中的「傷神」業力。他明白自己沒有修成化身五五境界之前,無法剋制龍魂咆哮的衝擊去煉化這塊東西,只是藉此淬鍊靈台而已。

黑龍結晶沒有煉成什麼法器,這十幾年來,除了那柄精心打造的金拂塵之外。梅振衣只煉製了十八件法器,其中成器十件損毀八件。以梅振衣的煉器大宗師的身份,怎會在煉器之時損毀了近一半呢?他煉製的其實也不是什麼異常難處理的天材地寶,就是得自西海湟地十八支飛鰭梭。靈珠子抽龍筋並向梅振衣講解仙家煉器與凡間修士煉器的區別,最主要之處是花的心力與時日不同,哪怕是相對普通的材料,也能化腐朽為神奇。

梅振衣若有所悟,用十八支飛鰭梭練手,器物的妙用中包含煉器的心血超過天材地寶的本身。煉製過程中也損毀了八支,最後煉成十支如分水刺狀的飛鰭梭,在張果去崑崙仙境時,命他順便送到龍空山,給十大妖王每人一支。左遊仙自仙界而回之後,就與張果一起去了龍空山,十大妖王收到法寶當然高興,同時正好有事要到蕪州告訴梅振衣——找到疑似梅丹佐之人了。

十大妖王辦事很認真,梅振衣早有叮囑,他們這些年一直在崑崙仙境蠻荒中留意梅丹佐的行跡。手下的十萬妖兵雖然修為不高,但人數眾多很有用。這些年深入蠻荒查看還真發現了不少可疑的對象。崑崙仙境蠻荒廣漠,其中有很多瑞獸、妖王,也有個別自視修為高深避入深山的修行人,在這裡面找一位刻意隱藏的高人其實很不容易。但梅振衣交代了三個原則:其一是原先沒有此人,二十三年前突然來到的,這就排除了很多長年占的修行的妖王與修士;其二是原先能行走的地方,近二十年來突然進不去了,包括附近的妖怪精靈都被驅逐了,雖不知是何人所為,但也值得懷疑;其三是某地有人修行,卻不願意泄露身份,也極少與人打交道。

就按這種找法,也如大海撈針一般,蠻荒中是危險之地,但山野妖物之間都有各自的地盤與交流方式,可以傳達各種信息。十妖王至少找到了幾十個嫌疑對象,一一排除最後只剩下一個,但一直未敢驚動。

在離龍空山五千里外的一處荒野中,極少有人涉足,連妖物都不多,二十三年前來了一位高人,隱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