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菩薩行 第244回 清風推演添妙數,鎮元假手得仙丹

那兩位童子不耐煩了,男童揮手道:「我家祖師爺的雅量,非你等所能知,二位請回吧,我要關門了。」

女童也道:「你們走吧,這些年來求葯的人多了,說什麼都是沒用的,我們真要關門了。」

知焰暗語道:「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我們還是去崑崙仙境找喬散人吧。」

梅振衣搖頭道:「不必遠去,鎮元大仙推演之能冠絕天下,大神通明察秋毫,豈會不知道我們來此?若有緣就會相見,若無緣去別處也沒用。」

兩位門童正要關閉洞天門戶趕他們走,忽聽莊園中有人問:「清靈、明鏡,與何人羅唣不休呢?」

清靈、明鏡兩位門童趕緊答道:「蕭護法,有兩位自稱蕪州來的修士求人蔘果,我們正要打發他們走呢。」

「來自蕪州?請稍等。」五觀庄大門一開,走出一位修士,頭戴衝天冠手持拂塵,長衣大袖面如冠玉,頗有仙風道骨氣象。他走到門外正要說話,一抬頭突然俯身跪拜下去。梅振衣和知焰嚇了一跳,這位仙長為何行此大禮?趕緊往兩旁一閃,隨即就發現誤會了,因為那位仙人跪在地上說道:「五觀庄護法蕭羽竹,拜見師父!」而那兩位門童也同時下拜道:「拜見祖師爺!」

回頭一看,只見鎮元大仙不知何時已站在身後,後面還有數十位仙人隨駕,他們是在蕭羽竹出門時突然現身的,事先連梅振衣與知焰也並未察覺。

梅振衣與知焰一起單膝點地施禮道:「晚輩修士拜見鎮元大仙及萬壽山眾仙長。」

鎮元大仙神色甚是祥和,大袖一拂把這兩人扶了起來,上前一步朝梅振衣微笑道:「自從洛陽一別,短短十餘年,梅公子修為精進如此,果是天下難遇之奇才。」他一眼就看出了梅振衣的修行底細,無論是法力還是境界,都比在洛陽雲端之上精進許多。

梅振衣謙虛道:「微末修行,成仙道尚遠,哪堪大仙誇獎。」

鎮元大仙看著他微微點頭道:「不遠了,不遠了!……清風、明月還好嗎?」

這一句話問得很突兀,梅振衣趕緊答道:「二位金仙在蕪州修行無恙。我能來此,還是得自清風仙童的指點與相助。」

鎮元大仙嘆了一口氣:「清風指點你來,自己卻不願再回五觀庄看一眼。」聽他的言下之意,對清風當年帶著明月出走五觀庄仍然深感惋惜。其實從眼前這一對門童「清靈、明鏡」的法號,就能看出鎮元大仙的感慨之意。

兩位門童跪在那裡抬頭面露驚訝之色。因為祖師爺與這兩位客人在談清風、明月,那可是他倆崇拜的偶像啊。雖然嘴裡不說,但是心裏面一直是這麼想的。畢竟那是五觀庄創立之初的兩位門童,如今已名動天下,尤其清風更是威名赫赫。

梅振衣不知如何回答。鎮元又掃了一眼還跪在門前的兩位童子,朝蕭羽竹道:「五觀庄門前也著實為難這兩個孩子,總算他們還沒有忘記我的叮囑,還是讓他們回崑崙仙境聞醉山清修吧,再派兩名晚輩弟子為門童。」

羽竹下拜起身道:「弟子謹遵師父法詣,這就另遣門童。」

鎮元大仙要把這兩名門童的苦差事卸去,另外派人來看門,聽上去對清靈、明鏡是好事,可以不必經常處理鬧心事去聞醉山清修了。知焰卻悄悄向兩位門童暗語道:「五觀庄門前乃試煉之地,你們將祖師的叮囑掛在嘴邊向來客宣揚,尚不能自然而行之,達到所行無須言的心境,這樣回山未免讓長輩失望。」

清靈、明鏡對望一眼,好似醒悟了什麼,一齊磕頭道:「祖師爺的叮囑不必常掛嘴邊,當自然發乎性情現於行止,歷練未盡,請求祖師把我們留在五觀庄門前。」

鎮元子卻問梅振衣道:「梅公子,我這兩位門下今日失禮了,當如何責問呢?」

梅振衣拱手道:「五觀庄門前是非多,他們守門職責所在,也並無失禮之處,大仙若要問我,我就求個人情,讓他們繼續守五觀庄門戶,以至心境修為圓滿。若說責罰,這就是責罰。若說緣法,這也是緣法。」

鎮元大仙眉頭舒展,朝兩位門童一揮袖道:「你們起來吧,守門數十年也辛苦了,繼續為門童,你們願意嗎?」

「弟子願意!」兩位門童齊聲答道。

鎮元大仙一招手:「不要站在門前,有客遠來,還是入庄中敘話。」

到了五觀庄中,梅振衣雖是第一次來,卻似輕車熟路,先領著知焰在門廳的「天地」二字匾額焚香禮拜。行禮的時候知焰還偷偷瞄了梅振衣一眼,這場景挺有意思,一男一女拜天地,讓人聯想起成婚之禮來。

然後眾人進廳中落座,鎮元帶來的仙人雖多,但沒有都進來,只有七、八位陪坐,一一寒暄互相引見。這些都是萬壽山仙界中的仙人,梅振衣與知焰當然很恭敬,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幾乎都轉達了向清風與明月的問候,對他們也很是客氣。這裡面有的人已成仙近千年,當年未成仙時都得到清風、明月得不少恩惠,可不像聞醉山中那些無知的世間晚輩弟子。

鎮元大仙自然坐在主座,梅振衣與知焰卻不敢直接坐到客座最上首,前面空了一個座位,這才依次坐下說話。寒暄引薦已畢,梅振衣取出一個白葫蘆說道:「多年來我搜集天下靈藥,清風仙童又給了我煉製九轉紫金丹所需的藥材,足夠成丹兩爐,只缺一味人身果。此番前來想與大仙商量,借一枚人身果煉藥,若能成丹不論有多少枚,願以三一之數相還。」

煉成什麼丹藥得看藥方,但九轉紫金丹這種東西能成丹幾枚,得看藥引,假如這兩爐丹藥煉製成功。梅振衣有把握成丹十二枚,拿出三分之一也就是四枚給鎮元子換一枚人身果,雙方應該都不吃虧。

鎮元子笑道:「聽說你改方煉製,無人身果也曾成丹,又命名原方為大羅成就丹,這名字起得很好……其實你想求葯,也不必以大羅成就丹交換,若鍾離金仙有隨緣之意,肯來我萬壽山延伸開闢金仙洞府,我願以一枚人身果相贈。」

梅振衣趕緊答道:「我一定將大仙的美意轉告師尊,但弟子不能為師作主,也不能強求師尊的福緣……此事應容後再談,與我登門求葯無關,否則是讓師尊為難。」

鎮元子表示若鍾離權肯在萬壽山延伸開闢仙界,他就直接把人身果給梅振衣。而梅振衣答的很得體——弟子不能替師父做決定。就算鍾離權願意而鎮元子又給了人身果,那也是送鍾離權的禮物,身為傳人不能算計師尊之物為自己謀利,他只能轉達鎮元大仙的意思。

鎮元子眼神中毫不演示讚許之意,朗聲笑道:「鍾離仙友好修行,也收了個好徒弟,憑這番話,我可以給你一枚人身果。請問梅真人,你一爐能成丹幾枚?」

梅振衣:「如無意外,一爐當有六枚。」

旁邊蕭羽竹插話道:「兩爐十二枚,四枚大羅成就丹換一枚人身果,梅真人所求甚重啊。其實若只煉兩爐丹藥,取一枚人蔘果的六一之數足矣。」他認為四枚大羅成就丹不值一枚人身果,但鎮元大仙已答應自無異議,可是一枚人身果能同時入葯煉製十二爐大羅成就丹,煉兩爐丹藥只需要一枚果的六分之一。

鎮元搖了搖頭道:「梅公子登門求葯,我要麼不答應,既然答應當結善緣,我會給你一枚完整的人身果,也會讓你帶走十二枚大羅成就丹。」

這句話讓在坐的人都吃了一驚,鎮元大仙好大方啊!這麼做等於白送一枚人身果。梅振衣哪有這麼大的情面?想當年清風守了天地靈根一千八百年,也不過取走三枚而已。至於心猿悟空盜走另外三枚,那是另有一番大緣法,在鎮元大仙的推演之中。

知焰欠身道:「晚輩無福不敢憑空消受,如此仙家寶物,豈能這樣上門空手而取。」

鎮元大仙笑了笑:「你誤會了,我也不吃虧,若是清風在此一定會明白我的做法。那盤古葫蘆是清風之物吧?裡面裝的應該是成丹之葯,梅公子能把這葫蘆與丹方都交給我嗎?」

鎮元大仙要那個葫蘆,還要梅振衣的九轉紫金丹方,也不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給還是不給?知焰用疑問的眼神看了梅振衣一眼。

梅振衣眨了眨眼睛突然想明白了,笑眯眯的上前將葫蘆放在鎮元子手邊的茶几上,又從懷中取出九轉紫金丹方躬身遞過去道:「都在這裡了,請大仙過目,此葫蘆中的葯,煉製兩爐有餘而三爐不足,不知大仙多長時間能夠補全?」

鎮元大仙贊道:「好精明的小子,我一開口你就知道用意,難得難得!……你們就暫且留在五觀庄中清修吧,待我補齊藥材再來,有什麼事情就訴之羽竹護法。」

鎮元大仙什麼意思?其實清風早就想到了,因為他給梅振衣的那個葫蘆里放的靈藥不僅僅可以煉成兩爐九轉紫金丹,這位仙童很了解鎮元子的行事風格,今日之事也在他的推演之中。

明月曾說清風身上的靈藥可以幫梅振衣煉製兩爐九轉紫金丹,指的是把丹方中不足的部分配齊,其中波若羅摩花、仙人不留果、千年夜明砂等物需要梅振衣自己找到。這並不是說清風身上沒有富餘的靈藥了,而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