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雷神劍 第197回 洞天成訣二十四,亂象未雨先綢繆

明月只是看著遞到眼前的魚骨劍,卻沒有伸手去接,皺著眉心搖頭道:「好重的血腥殺氣,我一點都不喜歡。如此淬鍊是對的,我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少說只需幾十年,應該就能把這柄劍淬鍊純凈。」

提溜轉在一旁驚訝道:「少說幾十年?那麼多說豈不是上百年?老天,我最怕這雷聲了,離得近都能將我的神識震散,每次打雷我都遠遠地躲開方正峰,難道青漪三山要聽一百年的滾雷嗎?」

明月看了一眼清風道:「清風哥哥,你就幫他們一把。」

清風點:「行,我可以施法,隱去青漪三山中的雷聲與法力波動,讓它傳到外面去,這山在大湖之中,雷聲傳出之後,對外界也沒什麼驚擾了。」

這時知焰仙子開口道:「明月仙童,我還有一事請教。隨先生送給梅振衣的那面鏡子,上面有神識靈引,有什麼辦法可以洗去?」

明月一伸手:「拿過來給我看看。」

梅振衣取出鏡子遞了過去,明月拿在手裡左照右照,不時還摸一摸自己的臉,就是天真可愛照鏡子的小女孩模樣,清風站在一旁也不阻止。過了一會,明月口中念念有詞,一指鏡子回頭道:「清風哥哥,這鏡子真是神妙,我看見天地靈根了。」

清風似乎並不意外,柔聲道:「數一數,樹上還有幾枚果?」

明月:「還有五枚,我記得當初剩七枚來著,看來六十年過去了,鎮元子又摘了兩枚。」

這凌霄寶殿的照妖鏡真是妙用無窮,明月拿在手裡,能照見萬里之外五觀庄中的天地靈根。看來只要有機緣引動神識,又有足夠的法力御器,這面鏡子可以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

明月照了一會,放下鏡子用小手撫摸,嘆了一口氣道:「下靈引之人法力比我深,修為比我高,我有辦法把它抹掉,但法力不夠,只有藉助外力幫助慢慢去洗。」

梅振衣:「請問如何藉助外力?」

明月:「很難,但你已經有辦法。你是不是在山頂上布了一個引雷的法陣,用指妖針激引天雷淬劍?我已經施了洗去神識之法,你只要把它鏡面朝天放在指妖針上,以天雷淬鍊之力洗去靈引,大約需要接連不斷的十年時間。這麼做還有個好處,此鏡能反激天雷,相當於雙倍的淬劍之力。」

梅振衣欣然道:「太好了,仙童可是幫了我一個大忙!」

清風卻臉色一沉:「別總想著好事,這麼做隱患多多,還要問隨先生答不答應。」

鏡子中有隨先生下的神識靈引,與隨先生的神識相感應,鏡中所見隨先生也能知道。假如以天雷淬鍊靈引,隨先生當然也會有感應,天雷劈擊的同時也會驚擾隨先生的神識。就算以隨先生的修為完全不在乎,也絕對不會高興。假如隨先生不高興了,他可以隨時收走這面鏡子,讓梅振衣前功盡棄。另外還有一點,這面鏡子是跟著梅振衣的,假如把它放在方正峰頂的法陣中,梅振衣本人也不能離開方正峰。否則鏡子會自動消失出現在梅振衣懷裡。

聽了清風的提醒,梅振衣與知焰對望一眼,笑道:「你當初問過隨先生,已經把話說明白了,他不能反悔也不能怪我們,要麼食言把鏡子收走,要麼只能看著我引天雷淬鍊十年洗去靈引。」

知焰也道:「你長居青漪三山中,這方正峰石龕是你的閉關之地,只要你在這裡,就把鏡子放上去,斷續煉它十年就是了。」

清風瞅了瞅他們兩個人,忍不住又提醒道:「你們明知隨先生是什麼人,還要這麼做?」

梅振衣笑道:「當初知焰問過隨先生,我們能不能把鏡子上的神識靈引洗掉?隨先生親口說有能耐就試試,他要是不願意的話,就請自把鏡子收回。」

清風:「話已出口,怎能收回?據我推演,用不了十年,隨先生自會將神識靈引收回,鏡子給你留下,不過你這麼干,也夠煩人的!」

梅振衣:「仙童怎麼只說我?這可是明月的主意。」

清風:「明月無心,你是有意。」

知焰:「無心也罷,有意也好,是隨先生自找,既有此法可洗去靈引,求雷得雷又何怨?」

明月把鏡子遞了過來:「既然這樣,你們把鏡子放到指妖針上面吧,也傷不了隨先生,就是有點煩人。」

梅振衣接過鏡子卻沒有著急上山布陣,又對清風道:「仙童,能不能再求你幫個忙?」

清風微微一皺眉頭:「來見你一面,怎這麼多事?」

梅振衣:「這件事與您也多少有點關係,我煉的九轉紫金丹與大羅成就丹也有你一份,不能只向波若羅摩求葯卻不幫她找人。我方才見明月能在鏡中看見天地靈根,是否有辦法以這面鏡子找到韋曇?仙童你也見過他。」

清風接過鏡子照了照,抬頭答道:「若是他爐鼎身形未變,人離得又不太遠,我可以用這面鏡子找到他,但是找到他又怎樣,你能與他說什麼?韋曇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我看還是等波若羅摩來了之後再說,屆時讓她自去見韋曇。」

韋馱天因何故隕身落入人間,現在的韋曇又是什麼狀況?清風並不是很清楚也沒去打聽,梅振衣打算過一陣子自己去問熊居士。他雖然去不了觀自在菩薩的普陀道場,但可以去翠亭庵找那尊有熊居士神識依附的神像說話。

梅振衣又重新布成了引雷陣,將照妖鏡放在指妖針之上,反激天雷得到雙倍的淬劍之力,同時也一點點洗去隨先生留在照妖鏡上的靈引。清風在引雷陣中施法,青漪三山中雷聲隱去。清風、明月告辭後,梅振衣將神宵天雷心法分別傳授給梅毅與提溜轉,告訴梅毅自去修鍊,而提溜轉心中有數即可。

一個月後,清風、明月又來到方正峰上,看提溜轉與梅毅演示神宵天雷踏罡步。提溜轉首先出場,沒踏出幾步就轉不動了,軟綿綿的趴在那裡就像一陣要散開的風。明月上前把她拉了起來,像撣灰塵一般在它身上拍了好幾下,提溜轉這才緩過氣來知道厲害,它的修行還差得很遠。

等到梅毅出場的時候,他剛剛舉劍跨出第一步,清風的身形就突然不見了。清風並沒有消失,而是化作一道神風罩住了梅毅,牽引著梅毅踏出步法,劍上作激引的不是天空分離的陰陽二氣,而是清風化作的神風之力。

一套步法踏完,梅毅本應收劍,卻不由自主的揮劍向梅振衣擊去,一股浩蕩的無形神風之力猝不及防撲面卷到。梅振衣嚇了一跳反應也是極快,全身霞光爆射盡全力抵擋這一擊,耳邊就聽見嗡的一聲響,然後眼前的天雲亂飛,什麼都看不清了。不是天雲在飛,而是他自己被梅毅這一劍給卷飛了。神宵天雷只是法術的名稱,能激引的力量不僅僅是雷。

梅振衣不知飛出多遠才張牙舞爪的摔落在地,周身霞光滅去,腦袋裡嗡嗡作響,眼前也是金星亂冒,過了半天才恢複過來,卻發現周身上下毫髮無傷。整理衣襟站起身四下張望,才發現已飛出蕪州境內,竟落在了長江北岸。

清風這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也告訴他一個事實,不論法術神通如何,論修為法力,他還差得遠呢。清風上次接他神宵天雷全力一擊,站在原地若無其事,而此刻借梅毅之手還了他一擊,直接把他打出蕪州了。

這一天,有上萬名蕪州百姓大白天看見一道七彩流星向北飛去,以為神跡。刺史程玄鵠也是官場老油條了,恰逢武后登基改朝後的第一年,也就此機會上表祥瑞。梅振衣聽說後哭笑不得,如果這也算祥瑞的話,自己豈不成了飛天人瑞?

回山之後,梅振衣再度閉關。這次是真正的定坐斷絕一切外緣,元神退守只在靈台中推演、印證種種往日所學。被金仙打飛不算什麼丟人的事,梅振衣最關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如何建立自己的傳承體系?

就他個人而言面臨的考驗很多,門下有提溜轉這種陰神、梅毅這種劍術超絕的高手、梅氏五兄弟這種剛入門的修行人,從長遠考慮,還有五湖島上那幾個水妖,甚至還可能有左遊仙那種早已有出神入化修為的弟子,他怎麼辦?

梅振衣修行時日只有十年,就算把穿越前一點皮毛經歷加起來也很短,然而所學卻頗為龐雜。外丹餌葯之術已是冠絕天下,還有借鑒丹霞派自創的餐霞術,借鑒符之道與指妖針妙用自悟的神宵天雷術。然而一個修行人無論有多少涉獵,修行根基只來源於一個體系。比如梅振衣,他早年的修行根基就是孫思邈所傳的省身之術與靈山心法,結合外丹餌葯輔助修行。破妄大成之後,鍾離權傳了他九轉金丹直指法訣,讓他重頭開始築基印證,卻與修為無關。但再往上的修行卻是承襲九轉金丹直指的丹道,鍾離權單獨點傳法訣。

梅振衣不可能要求其它人都有自己這樣複雜的經歷,他必須把自己所學理順了,成為一種不同人皆可互相借鑒、統一修習的完備體系。「九轉金丹直指」雖然簡練,但梅振衣覺得這套法訣只偏重於修行境界,直指向上,對一些修行中可能遇到的枝節問題並未提及,而這些容易被忽略的枝節,在日常行止中往往很重要。

這一次閉關的時間可不短,直到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