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談風月 第157回 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

神風浩蕩,卻沒有將那五人從天空卷落,他們的護身霞光連為一體互相護持,身形雖被逼出很遠可還是穩在天空,清風咦了一聲道:「這門道法有些妙處。」

那五人的反應是驚駭欲絕,九鳳大喝一聲,五人護身霞光陡然刺眼大盛如有實質,看不清其中的身形,然後只見這熾烈的霞光膨脹,一道巨大劍形鋒芒延伸而出,耀眼生輝不可逼視。

下一瞬間天地間突然一暗,原來是清風一揮衣袖,銀絲大袖舒捲而出有百丈方圓,將霞光中的五個人與剛剛生成的鋒芒全部罩了進去。在聞醉山這麼久,鎮元大仙開講的「萬流歸宗訣」他當然也有所了解,也能使得出這一手「乾坤袖」法術。然後清風大袖一抖又收了回去,五個身形被拋了出來跌落塵埃,摔得是七葷八素。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護身霞光暗淡微弱卻還沒完全湮滅,在地上滾落都是朝一個方向,彷彿無形中仍連為一體。

等回過神來收去將滅的霞光,五人發現自己並沒有受傷,但是神氣衰竭半天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清風落下雲頭,領著明月飄然而去。

……

「這片葯田地氣很好,看規模也不算小,怎麼靈藥有些稀疏,只有你們兩人守護?」

「這裡是太乙門的道場,門中長輩修行有成都飛升仙界去了天庭東極妙岩宮,仙界多好啊,去了也不回來。如今崑崙仙境道場中只剩下我們這些沒有仙緣弟子,百里葯田只有我們兩個守護,所植靈藥已經不少了。」

這是在崑崙仙境太乙門道場外圍,遠處山中是太乙門道場中樞金光洞仙府,附近這一片地方叫作乾元山。清風、明月路過此地,見一片葯園地氣不錯卻有些荒雜,上前仔細觀瞧正好碰到一對葯園童子。

這一對童子的面貌大約十五、六歲,也是一男一女,身著箭袖式的短打扮,服色大紅大紫,五官很是俊俏。明月很好奇,上前搭話問了一句,葯園童子也還禮答話。

清風道:「仙界修行時日不能以凡間道理記,有可能定坐而出,再回人間已物是人非,你們修行時日還短,沒有見過門中仙長回山很正常。祖師留下修行法訣與道場洞天,為仙緣接引,卻不能替你們修行成仙,二位的不該有抱怨之心。」

那邊男童嘆道:「我們不是抱怨,只是有些感嘆而已,道友說的很對,我與明月多謝指點了!」

明月一指那女童道:「什麼,她也叫明月,那麼你呢?」

男童:「我叫清風,請問二位道友尊號?」

有意思,他們也叫清風、明月,是乾元山的清風、明月。

明月笑眯眯地答道:「我也叫明月,他也叫清風,我們來自聞醉山。」

「聞醉山的清風?」那二位童子臉色大變,向後連退幾步守在葯園的門口,一臉緊張地看著清風。

清風的表情看不出是氣還是笑,望著他們淡淡道:「不錯,我就是聞醉山清風,爾等又待如何?」

那邊一對童子亮出了一對棒槌,男童上前一步攔在女童身前道:「聞醉山清風,你休想在此地亂來,我們太乙門的祖師爺可是天庭金仙太乙天尊!」

清風:「太乙天尊又怎麼了,你把他叫來啊?」

乾元山清風道:「我守在這裡,明月,你去通知金光洞中的諸位同門。」

乾元山明月道:「不,我守住葯園,師兄你速回金光洞。」

清風:「現在才想起來叫人,晚了!」

「你們誤會了,清風哥哥不會采你們葯園中的靈藥,我們也不必向二位求葯。」明月拉了清風一把說道,然後又轉身沖清風說:「別再說話了,看你把他們給嚇的!清風哥哥,我們快走吧。」

那一對葯園童子手握棒槌,屏氣凝神戒備,看著清風、明月的身形消失遠方群山之中。他們剛剛送了一口氣,又聽見清風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二位修行尚未脫胎換骨,這裡有乾元造化丹九枚,正可助你們修行。切記,靈藥只助爐鼎元氣的修為,心境要到地步才行……葫蘆里還有幾種瑞草之籽,是你們園中所缺又適合種植。」

乾元造化丹,就是太乙門的修行靈藥,金光洞最近好幾年都沒有煉製了,怎麼出現在別人手中?乾元山清風、明月正在疑惑間,遠處一道雪光飛來,眨眼間已到面前。

他們不分清是什麼東西也不知是不是法術襲擊,男童上前一步揮起棒槌正要施法格擋,憑空卻伸出一隻手接住雪光,原來是一個二尺長雪白晶瑩的葫蘆。

只見面前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長發道人。他的眉梢也很長,銀灰色的眉梢垂過了耳邊,與鬍鬚合在一起看,恰似五縷長髯,正是他突然現身接住了葫蘆。兩位童子嚇了一跳,覺得面前的人很是眼熟,仔細回憶卻從未見過,而籠罩在道人周身的那種仙家氣息,無形中讓他們不由自主心生敬意。

「這個清風,既然送靈藥,兩個童子卻送九枚靈丹,要人怎麼分啊?……這樣吧,就借這個緣法,本祖師再賜你們九枚乾元造化丹,正好足數,再多對你們也沒用了。」長發道人對兩位目瞪口呆的童子說道。

「弟子拜見祖師!」兩名童子此刻已經反應過來面前的道人就是太乙門祖師太乙天尊,立刻倒身下拜。剛才還在感嘆門中長輩飛升仙界不回,轉眼就見這位金仙親自下界了。

太乙天尊微笑著對兩人道:「你們去通知太乙門弟子,並向崑崙仙境眾散修傳信,本祖師下個月要在乾元山金光洞開講法會,點化仙緣。」說著話將葫蘆拋給了男童。

……

清風、明月在崑崙仙境中的種種經歷,不必一一細述,象路過妙法群山以及九鳳追擊之類的遭遇曾有多次。離開乾元山之後,崑崙仙境傳出了太乙天尊數百年來首次下界,要在金光洞仙府開講法會的消息,轉移了在一眾行游散修的興趣,清風與明月這才消停了幾天。

這一日他們來到瑤池岸邊,明月看著千里波光道:「天庭有個瑤池仙界,崑崙仙境中也有瑤池。」

清風:「西王母就是藉此地之名,在天庭開闢瑤池,想來當年修行時很喜歡這個地方。這裡也是人世間出入崑崙仙境的結界門戶,西王母給她所開闢的仙界起那麼一個名字,就有接引飛升之意。」

明月:「聽說下個月太乙天尊要在金光洞開講仙緣法會,我們離開乾元山時,那位趕到的仙人就是太乙天尊嘍?」

清風:「是啊,就是當年金光洞主太乙真人。」

明月:「數百年來太乙天尊首次下界。與之相比,鎮元子每六十年召開一次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倒是勤快的緊吶。」

清風:「鎮元子有大宏願,當然更忙更急,如今聞醉山弟子眾多良莠不齊,也不能說與鎮元子的做法無關。只可惜我們走了,掌門喬散人今後一定很頭疼。」

明月:「鎮元子沒有把話交代清楚就回萬壽山仙界了,於是有了我們遇到的這些麻煩。清風哥哥善推演,在聞醉山收走靈藥時,就明知將有什麼遭遇是不是?」

清風點頭:「喬散人明知說出那句話會發生什麼,還是要說除非我踩在他的身上才能離去。我明知在崑崙仙境會有什麼遭遇,還有要收走聞醉山靈藥。而你呢,明知隨我而去的麻煩,還是要跟著我。」

明月:「清風哥哥,你錯了,我就是想隨你離開,沒想過什麼麻煩。」

清風看著她搖頭而笑:「如今我們很難在崑崙仙境清靜容身了,該去哪裡?」

明月:「我知道清風哥哥要去人世間,去就去唄,不必問我。」

清風抬頭看天嘆了一口氣道:「人世間剛剛由戰亂回歸平定,而崑崙仙境看似千年祥和卻亦有亂象,仙界恐也不得太平了,這種事我也無法推演。不知應劫而生者與應劫而滅者是何人?」

……

大唐龍朔元年(公元661年),橫斷山,大庾嶺。

有一名二十齣頭的年輕人戴著帽子身著便衣。穿山越嶺一路走來面露倦色,在大庾嶺上解下包袱席地而坐稍事休息。雖然在山野之中、疲倦之時,他的身姿也自然而然不見一絲偏斜。

年輕人剛坐下不久,就聽見來處山路上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他嘆息一聲站起身來,只見山道上趕來一位身材魁梧壯碩的僧人,手中還拎著一把明晃晃的戒刀。年輕人於路中合什道:「惠明師兄,何苦追逼數百里到此?」

那叫惠明的僧人以刀相指道:「惠能,木棉袈裟何在?」

原來這年輕人叫惠能,與後面趕來的和尚惠明都曾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門下,惠明早已剃度受牒,而惠能只是寺中一個打理雜役的行者。不久前,弘忍召開法會,囑門下弟子各個頌一偈抒己見,以定禪宗六世法嗣,其形式類似道家「口占仙緣」的考教。上座大弟子神秀頌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弘忍認為其尚未堪破佛法根本門徑,恰在此時,寺中舂米的行者惠能也頌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認為惠能所頌更合禪家空無之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