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忘江湖 第138回 取財天下須有道,遍傳人間煮茗香

「梅公子有何大事要與我商量?」提溜轉跟著他飄下了山,語氣很是興奮。

梅振衣來到山谷中,在小溪邊站定:「提溜轉,我臨走之前,教你的鍊形之術,你尚未得其精要啊。這樣吧,接下來三個月時間,我每夜都會來此,一邊守候知焰仙子,同時你我也有件事要做。」

提溜轉忍不住轉了好幾圈,興高采烈地繞著梅振衣道:「梅公子要和我做什麼?」

梅振衣:「我助你鍊形,你助我修行。還記得我送給知焰的那對坐墊嗎?我想繼續編製一百零八扇,三十六扇供奉給翠亭庵,另三十六扇供奉給齊雲觀。」

提溜轉:「還有三十六扇呢?」

梅振衣:「待到九林禪院落成後,如果智詵禪師並無惡意,就供奉給九林禪院。」

提溜轉的聲音很吃驚:「這也太難了吧!據我所知,你編的那對坐墊,每扇都要用九百九十九支煉化純凈的吉祥軟草莖,編製時以煉器之法,神念相接不能有一絲閃亂,否則就成不了法器。妙手偶成一對已經難得,一百零八扇,老天,這是多大的功夫!」

梅振衣背手道:「當然艱難,不如此,怎能脫胎換骨?人煉器,器也煉人。提溜轉,我問你,人自嬰兒始,因何而成人?」

提溜轉:「梅公子在問我丹訣嗎?太高深了,提溜轉還沒有那個修為。」

梅振衣:「這不僅是丹訣,無非是因事、因歷、因行、因受、因感、因知而成人,這就是因人煉器,而成器也煉人的道理。」

提溜轉左右飄乎像是搖頭:「我還是不太明白,梅公子要煉製一百零八扇吉祥軟草墊,與我的修行有什麼關係?」

梅振衣:「當然有關係了,我們一起來,我傳你煉化草莖之法,所有的草莖都要你去山中採得,並煉化純凈,每湊齊九百九十九支,我就開始煉製一扇蒲團。」

提溜轉身形一滯差點沒趴下:「那我得煉化多少支草莖啊?我算算……」

梅振衣打斷了它的話:「不用算了,最少是十萬零七千八百九十二支,你失敗一次,就得多煉一支,而我失敗一次,你又得多煉數百支。」

提溜轉喘著氣道:「山中有這麼多吉祥軟草嗎?那得煉到什麼時候。」

梅振衣信手從身邊摘了一根吉祥軟草莖,另一隻手取出了那件許久沒有動用的法器指妖針,閉目片刻也不知在施展什麼法術,睜開眼睛道:「只能取用去年秋天剛剛枯白的草莖,青漪三山中總計有十二萬支以上。小心煉製的話,應該夠用了。」

提溜轉說話已經有氣無力了:「只有一件事,我不會呀!」

梅振衣:「不會我可以教你,你如今已有些許法力,恰好可以煉化一支吉祥軟草莖。雖然艱難,但對你也是有莫大好處的,你本無形,我傳你這種煉器之法。是希望你以器鍊形,不僅是在煉化草莖,也是在煉化你自己。」

提溜轉:「多謝梅公子傳法,但我得煉到什麼時候?今年煉不完,明年接著來可以嗎?」

梅振衣:「此山中吉祥軟草九年一生,今年不成,就要等到九年之後了。我也不勉強你。初時自然極慢,但只要你用心不移,會越來越快的。此等以器鍊形之法,最適合你這種不安分的性子,也正好藉機磨礪你。」

提溜轉:「那好吧,請梅公子傳我法術。」

梅振衣一擺手:「先別著急,我還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商量。你我一旦開始這段修行,你將會尋遍滿山,我要你留意熟悉此地一草一木,以及每一片山勢地氣……我聽說你想給我當管家,這事不太可能,但等到將來,我若在青漪三山鑿建仙家洞天,你既是九連山巡山護法,也將是三山道場的總管,願意嗎?」

「願意,當然願意!梅公子請放心,我一定巡遍滿山,一面煉化吉祥軟草莖,一面考察將來的洞天道場!」提溜轉從地上一竄多高,打著旋,連旁邊的小溪都被它帶起浪花來,顯得異常的有精神。

梅振衣很了解提溜轉的脾氣,這麼枯燥的事情讓它重複那麼多次,實在太為難這不安分的小鬼了。但若給它一個精神上的動力,讓它自己搶著去做,事情就要好辦很多,而且這也確實是最適合提溜轉的修鍊之法。

提溜轉在小溪上轉了幾圈,又湊過來道:「梅公子,我們什麼時候開始?」

梅振衣:「就從今晚開始,別再轉了,安定形神,聽我傳法。」

他所傳法術並不複雜,就是要提溜轉以鍊形之法去煉器。提溜轉的法力不強,卻有無形之妙,恰恰可以去煉製吉祥軟草莖。梅振衣需要的數量極多,提溜轉需要尋遍滿山,這段時間它也沒空去別處亂轉了。

第一夜,提溜轉竭盡全力,也不過煉成了三支,煉廢了七支。

第二夜,提溜轉仍然是煉化十支,但是煉成了七支,煉廢的只有三支,功力未見增長,手段卻熟了不少。

第三夜,提溜轉煉化十五支,煉成了十一支,梅振衣連連誇獎。

提溜轉很喜歡聽梅振衣誇它,越誇它越起勁,法力的增長與心性的修磨是不知不覺的。到了第七天的時候,竟然總共煉成了九百九十九支,好似是突破了一個瓶頸,兩百年的修行終於找到了適合它的法門。

梅振衣也開始編製吉祥軟草墊,一百零八扇啊,此時的心境與當日妙手偶成完全不同,完全是一種枯燥的重複,每一次都是從頭至尾的考驗,容不得一絲差錯,否則前功盡棄。他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件事呢,有兩個方面原因。一來是以此磨鍊自己,不僅是煉器,同時也是鍛煉自己的爐鼎神氣。修行中「脫胎換骨」這一步時日最久,沒有什麼取巧之道。梅振衣自幼修行精進極快,因為他的悟性好資質也一流,但恰恰在這一關資質與悟性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主要看用功之深。二來是為了煉製九轉紫金丹。自從得到溫玉髓之後,梅振衣自知沒有把握一次煉製成功。但他也沒有機會來第二次,所以要將煉藥之道掌握的絕對純熟才行。最好的辦法往往就是最笨的,他的煉器之術是從煉藥之道中領悟來的,繼續以此鍛煉,以求萬無一失。

丹霞三子送他三十二味靈藥,他初步煉製,再煉化入拜神鞭。總共失敗了四次,在別人看來成功率已經很高了,但想煉製九轉紫金丹的話,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世間沒有那麼多靈藥讓他反覆嘗試。

原先他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只是當作一種鍛煉而已,但自從清風答應幫他找齊藥材之後。梅振衣立刻謹慎對待了。不僅是溫玉髓啊,他希望清風給他的每一味靈藥,自己煉化的時候都不要失手,所以反而沒有著急去煉製,而是回頭打好根基。

假如丹霞三子聽說梅振衣會這麼干——用十萬餘支吉祥軟草莖,煉製僅僅是打坐用的蒲團,用的卻是與煉藥相通的煉器之法,也會大吃一驚的!聰明人往往憑著悟性好,不願意下苦功,而梅振衣深知這一點,特意給自己找點苦頭吃。

梅振衣一開始編製,提溜轉的草莖可就供不上了,忙著滿山遍野地團團轉,再也沒閑功夫去當包打聽了。

……

提溜轉忙壞了,梅家真正的總管張果也沒閑著,一邊還要管著蕪州府的事情,少爺又讓他整理統計梅家在蕪州所有的佃戶、田莊、各家的人丁、各處的出產等名細。還好程玄鵠曾經整理過一遍,做的很詳細,否則張果一時之間還真拿不出符合少爺要求的東西。

梅家在蕪州的下人有兩千戶,男女老少加起來近萬人!這些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他家中的奴僕,做各種梅家安排的差事,按月有例錢。另外三分之二是田莊中的佃戶,種梅家的地交租,或者每年給梅家干兩個月的活抵租,並無絕對人身依附關係。

張果拿來這些賬冊的時候,很奇怪地問:「少爺,你怎麼管起這些俗務了?如果讓你來管,我不就沒事幹了,也不是該大少爺操心的。」

梅振衣一邊看帳冊一邊道:「張老,你也知道我就要娶親了,不能只成家不立業啊。」

張果笑道:「這份家業將來就是你的。」

梅振衣:「我自幼以來,就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少爺,除了拜師修行之外,經營家業沒有操過半點心,坐享他人勞作之力,現在我自己也得做點事情。」

張果:「少爺你如果這麼說,那讓天下紈絝汗顏了,少爺要做的事,不必在此吧?」

梅振衣笑了:「其實我想經營產業,因此要清點一下手中有多少資源可用,發現潛力還是挺大的。只舉一個例子吧,那何家四口人,何木生幫梅家管養賢鄉的田莊是你的安排,但他兒子何火根身強力壯,也只是在地里幫幫忙,閑暇很多卻沒有別的營生,而老婆何仙姑無非在家中裝神弄鬼賺幾個閑錢。」

張果:「鄉下人過日子,自古如此,圖個風調雨順就不錯了。」

梅振衣點頭道:「所以可以幫他們想想辦法呀,也是在幫我自己。我去洛陽這一路考察,發現我梅家還是可以開發產業經營的,至少茶、酒兩項,就足以獲利。」

張果提醒道:「梅家九山所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