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子非魚 第109回 纏神三年方回味,鍾離再試小純陽

齊雲觀的院落分布很有特點,前後三進,左右也是三重,從空中俯視是個九宮格的布局。一進門繞過影壁是前院,正對著玄元殿,左側是東跨院,閑人免進,是梅家人居住的地方。東跨院後進是個獨立的院落,原先是梅振衣居住之地,現在玉真公主與谷兒、穗兒住在這裡。

自從「持盈法師」住進齊雲觀之後,齊雲觀的後院也隔出來一個單獨的小園,與東跨院的這個院落相通,算是梅振衣給玉真公主建造的私家花園。

從齊雲觀的前院往右手走,穿過一道拱門是西跨院的第一進,這個院落也是獨立的,名叫藥王殿,是梅振衣以及觀主曲振聲祭奠先師孫思邈之處,也是接待前來求醫問葯的鄉民之處。曲振聲以及蕪州官署類的醫博士,會輪流在此坐堂問診,梅振衣有空時偶爾也會冒充小道士客串一把坐堂醫生,這是孫思邈在時留下的傳統。

穿過玄元殿,來到中庭,左右有兩個高株的香樟樹,樹下的涼亭中分別架設著左鍾右鼓。正中的紫氣東來殿加上左右配殿,是觀中舉行法會的場所,也是道士修習早晚功課的地方。至於西跨院的後面兩進,是觀中道士居住生活之地,另有側門與觀外相通。

穿過紫氣東來殿,就是齊雲觀的後院,院中有假山、池塘、紫藤、松柏,隱隱布成了一個陣式。走出後院門是一片空地,向著對面山崖延伸而出,崖邊立著齊雲台,這裡也是梅振衣每天夜間靜坐修行之處。

大唐垂拱元年二月初二,齊雲觀紫氣東來殿,正在舉行一場重大的法事,東華上仙鍾離權正式收梅振衣為徒。世間東華門下積海護法領眾弟子,還有梅毅、張果、星雲師太、持盈法師等人觀禮。梅振衣拜祭祖師東華帝君,又對師父鍾離權行叩拜大禮。確認了正式的師徒關係。他們早就是師徒了,但這個形式也是必要的,等於向外界正式公開宣布師徒傳承。鍾離權並沒有讓梅振衣拜入世間東華門下,只讓他受了東華門之戒。

在拜師儀式之前,鍾離權給梅振衣講解了世間東華門以及世間修行各派的來歷

世間本無「東華」這個門派,東漢將軍鍾離權山中偶遇一長者,自稱東華帝君,傳他以金丹大道。鍾離權三百年前歷天刑雷劫成就真仙,但是鍾離權並沒有飛升仙界,一直在崑崙仙境中修行。當年他前往崑崙仙境之前將金丹大道傳給身邊的僮僕,三百年來開枝散葉,形成世間東華門。鍾離權留下金丹大道法訣時說的清楚,這一門的傳法祖師是東華帝君,因此東華門也奉東華帝君為祖。鍾離權本人不是開宗立派的第一代掌門。世間東華門的立派宗師是當年鍾離將軍身邊的一位書童,鍾離權被奉為東華先生。如此說來,鍾離權不是東華門弟子,因此他的徒弟梅振衣也可以不是東華門弟子。但因為鍾離權的關係,東華門下卻待梅振衣以太上護法之禮。

東華門和妙法門還不太一樣,崑崙仙境中有一大派妙法門,為當年西王母創立。人世間也有妙法門道法傳人,形成了世間妙法門。但是崑崙仙境中卻沒有東華門,這又是為什麼呢?

崑崙仙境中的修行門派有兩種來歷,第一是當年宗師就在崑崙仙境中創派,比如西王母創妙法門,鎮元子創萬壽宗。如果在人世間留下道統,就會形成世間門派,比如妙法門。若沒有來到人世間立道統,像萬壽宗這種情況,在人世間就沒有一個世間萬壽宗。

崑崙仙境中修行門派的第二個來歷。就是世間修行各派弟子修為到飛天之境,穿越崑崙結界來到崑崙仙境,在前輩祖師地招喚下再度集合在一起,那麼也可在崑崙仙境中立成一派。

東華門立派只有不到三百年時間,有脫胎換骨修為飛升到崑崙仙境的弟子並不多,鍾離權生性有些懶散,在仙境中並沒有招集這些人,而其它弟子也無這種號召力,無非三三兩兩擇吉的修行,所以崑崙仙境中並沒有形成一個東華門。

受戒已畢。應該問道,鍾離權卻只在神念中問了一句:「徒兒,你已知天刑雷劫,如有仙緣,就想著如何去歷劫吧。」

梅振衣答道:「自從踏入修行之門,這一劫已經開始。」

接下來應該賜器了,梅振衣正等著拿回飛雲岫呢,鍾離權卻一揮衣袖道:「梅振衣,你可以起身了,從今日起,你正式成為我鍾離權的弟子。待眾人道賀之後,隨我到後院齊雲台去,我有秘法心傳。」

梅振衣只得起身,觀禮眾人紛紛上前祝賀,他一一拱手回謝,好不容易一切都忙完了,這才隨鍾離權穿過後院來到齊雲台上。鍾離權卻搖著扇子看青漪三山半天不說話,梅振衣忍不住咳嗽一聲道:「師父,您老人家把我叫到這裡,說有秘傳心法,怎麼不開口?」

鍾離權轉過身來,笑容有些尷尬:「小子,我是揀了個便宜徒弟,什麼都沒教你,你已是大成真人,孫思邈教的好啊!」

梅振衣乖巧地答道:「師父也不必自謙,您看似什麼都沒教過,其實指點了弟子很多,沒有你,弟子也無今日成就。」

鍾離權:「我只是給了你一支拜神鞭而已,它在你手中千變萬化,有些妙用連為師都沒想到,現在可以告訴你了,它不是一件普通的法寶,而是一件真正的神器。」

梅振衣:「弟子近日已經猜到,多謝師父!」

鍾離權:「先別急著謝我,你若沒有出神入化之能,是領悟不了何為神器的。說到出神入化,你已知世間法不過出神入化,但你可知,世間傳法不過大成真人?」

梅振衣吃了一驚:「這我還真不知道,請師父指點。」

以前梅振衣只聽說修為突破大成真人之境,才可以正式傳法收徒。卻不知人間師門典傳心法,只到大成真人為止,這也是自古以來約定俗成之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間修行弟子,到了大成真人之境就無法再往上修行了,個人的感悟很重要。比如當年的梅振衣,孫思邈離開時,也只傳了靈山心法與省身之術,交代他「如神在」的口訣,後來的日子是他自己修成大成真人的。修成大成真人,身心內外真如不二,可以傳法收徒,對所修道法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修行境界不會退失,再往上就是開枝散葉。看各人的悟性和機緣了。師門典傳心法到大成真人境界為止,然後師長結合自己的感悟修行,還可指點不同的弟子。

在人世間,立派修行往往非常重要,講究道、法、師、侶、地、財,因為大成真人的修為,是在易筋洗髓與脫胎換骨境界之間一種分界,再往上修行,會面臨一種考驗,可能會在一段時間之內動用不了神通,梅振衣稱之為真空劫。這時需要一個安全而固定的場所,也需要依託同門為自己護法。真空劫盡,進入脫胎換骨境界,修為至此不僅僅是身心內外真如不二,而是身心內外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可追尋世間存在的本源,用丹道地術語來形容,有嬰兒出現等等說法。修為至此身心獲得極大自由。將有飛天之能,修行人往往會飛越到崑崙仙境。

崑崙仙境與人世間不同,仙靈之氣充盈,不需鑿建隨處都是仙家洞天。無凡塵俗事所累,瓊花異草遍地、天材地寶漫野、珍奇瑞獸廣布,地域遼闊,且有歷朝歷代飛升的前輩高人在此散居,是超脫之後的另一番新天地。

修行高人飛升至此,自然會潛心修鍊,以求證得終究大道。自古以來絕大多數修行高人,都是在崑崙仙境中成就仙道的。在崑崙仙境中可以自行擇的修行,也可以尋找原先的門派或同門道友互相切磋印證。

梅振衣聽得直眨眼,問道:「師父,這是誰定下來的規矩?」

鍾離權:「不是誰定下來的規矩,自古而來自然而成,其中自有道理。師父點化弟子,當然沒有刻意的境界之限。但是各門各派立正傳心法,在人世間確實只到大成真人為止,你想一想,是為什麼呢?」

梅振衣一轉念,立刻就想通了,這其實和後世的高等教育一樣,基礎學科學完了,就要靠自己去研究了。比如本科畢業之後去讀研究生,跟著導師去選一個課題方向,完成研究論文,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以統一的標準教材進行考試。修為到大成真人境界之後,修行不再有一定之規,很大程度上在於個人的感悟以及上師針對性的點撥。所以人間傳法到大成真人境界為止,不是說往後不傳,而是說接下來的修行師父只起一種引導作用,以點化為主。

梅振衣又問了另一番話:「假如有人在人間立道統,傳世道法直至出神入化,將各類枝節包容其中,凝聚各代上師感悟精華,所悟不同者皆有指引,那又如何呢?」

鍾離權笑了:「如果你是認真的,我可以告訴你不是不可以,但那樣很難。有崑崙仙境這出世修行福地,又何必在人世間行此事倍功半之舉?」

梅振衣:「弟子只是說說而已。還有一個問題,東華門下積淵、積潭、積海三位真人,已有飛天之能,為什麼沒有去崑崙仙境呢?」 鍾離權拿扇子敲了他的腦門一下:「其實以積淵之能,飛越崑崙結界沒什麼問題,積潭與積海還有點勉強。積淵為什麼沒去,你不知道嗎?」

這又是另一番道理,假如世間修行人到達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