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齊物論 第059回 袖裡銀光隨聚散,閑看劉海戲金蟾

左遊仙天天就站在旁邊看他練功,梅振衣索性拿他練手,反正左遊仙既不閃避又不會出手傷他。有這麼好的機會,梅振衣豈能錯過,短短時間內御器揮鞭之法大有長進,大半個月過去之後,竟然掌握了拜神鞭最神奇的一種妙用。

原來拜神鞭能被法力震散,主要的妙處卻不是被對方震散,而是揮鞭人自己用神識法力去控制。你可以自行用法力震散鞭身,瞬間又將之重新凝聚,可虛可實變化由心,動起手來讓人防不勝防。以前梅振衣不會這一招,因為沒有這種習練的經歷,也沒有那麼強的法力。

日日練功,抽了左遊仙大半個月,鞭身被對方的法力震散過無數次,梅振衣先是熟練掌握了重新凝聚鞭身的技巧,後來又突然間意識到自行散聚的鞭法妙用。這時他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法力已經大有增長,終於有了真正的御器之能,能發揮拜神鞭的妙用威力。

而左遊仙也挺有意思,梅振衣練功他就瞪著眼睛在旁邊看,也不嫌自己礙眼,梅振衣拿鞭子抽過來他也不生氣,而是面帶嘲弄之色信手破法,不時還嘲笑兩句。

左遊仙看似毫不在意,其實也暗暗心驚——這孩子的資質太好了,練習長鞭十幾天,比初見時大有長進,小小年紀竟然能掌握純熟御器之術,他的弟子當中,可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苗子。有一天,左遊仙終於不再開口嘲笑,而是問了一句:「小子,你的鞭法跟誰學的?」

梅振衣笑著道:「其實是我在鄉下跟耍猴的藝人學的,這套鞭法叫打猴鞭,淺俗得很,恐怕不入高人法眼。」

左遊仙啐了一口道:「打猴鞭?你是想罵我嗎,討這種口舌便宜甚為無趣!我經歷過各種戰陣,十八般武藝什麼沒見過?你這套鞭法還算不錯,但也不是什麼頂尖的武功,在我眼中沒什麼稀奇。我問的鞭法不是你談的鞭法,而是指你這兩日所施展的御器變化之道,前幾天沒見你試過。」

梅振衣收鞭行了一禮:「實話告訴前輩。兩天前我也不會,這段日子來一直向前輩請教,修行有所進益,是剛剛掌握純熟的。其實我要謝謝你,若非你日日在身邊讓我試鞭,此番法器妙用不知何時才能練成。」

左遊仙說得對,這套打猴鞭法本身並不算什麼頂尖的武功,一套耍猴的鞭術而已。至於那一手絕技昏厥鞭,卻十分奇妙,如果沒有抽中打出效果。誰也查覺不到什麼特殊之處。那一手絕技在穿越前的威力並不大,連曲正波教授都可以用針灸破解。當時據曲正波分析,那一鞭帶著內勁打在人的腦側經絡糾結之處,可以讓人暫時失去意識。穿越後他修練靈山心法突破如神在的境界,可以用神識控制法力,齊雲台下打中彩琴那一鞭自己也有感覺,是將法力透過鞭身切入對手的體內,暫時封閉經絡神氣運行致人昏厥。

此時的昏厥鞭已經不是當初梅太公教他的功夫了,而是由孫思邈傳授心法,結合他自己修行所悟而新創。左遊仙今天說了一句「我問的鞭法不是你談的鞭法。」無意中提醒了梅振衣一件事,那就是若靈山心法境界再上一層樓,昏厥鞭絕技還可能另有奧妙。但它怎麼就能打世間人鬼神呢?梅振衣還不是很明白。

這麼多天來,左遊仙見梅振衣第一次向他行禮,微微有些詫異道:「小子,怎麼變得這麼客氣了?」

梅振衣:「多謝前輩指點,今日方明白御器之妙,禮謝是應該的。」

左遊仙輕嘆了一口氣:「你也不必謝我,就算你這幾天修行有長進,也沒什麼大用處,一個月的時間就快過去了。」這是梅振衣第一次聽他嘆氣,語氣很有點惋惜之意。

聽見這聲嘆,梅振衣心裡有點發涼。分明是對他這個「可造之材」感到可惜,看來不久之後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一場災難。梅振衣放棄了逃跑的念頭,並不是說他不想逃走,而是一直在想別的辦法,已經琢磨了很多天了。

到達彭澤縣城南門外,時間是下午,老遠就看見一群人從城門內走了出來,當中簇擁著一個手拿木劍的道士。左遊仙一揮袖,帶著梅振衣迅速閃到路旁的樹叢中,沒有和那些人打照面。梅振衣耳尖,斷斷續續聽到了風中傳來的一些交談聲。

「劉道長真的能找到金蟾嗎?我怎麼從沒聽過這種東西!」、「當然了,這幾天南門外夜間金光衝天,還有牛吼聲,劉道長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蟾。」、「老哥,咱們倆是衙門的捕快,職務是保境安民,怎麼跟著道士來捉蛤蟆?」、「小聲點,縣令王大人要抓住金蟾,向朝廷獻祥瑞,一旦升了官,連我們兄弟都能沾光了!」

金蟾?聽見這兩個字梅振衣心中一動。金蟾是什麼東西?傳說中它是一種三足蟾蜍,能口吐金錢,是旺財之物。現在也有很多人將金蟾雕飾放在室中,做為招財進寶的象徵。而孫思邈也曾講過這種東西,是一種異獸,可以入葯,以它為主葯可以煉成外丹餌葯蟾光散,同時它也是傳說中九轉紫金丹中的一味葯。

說金蟾能夠招財進寶,也並非完全誤傳。這種異獸比普通的蟾蜍小多了,只有成年人的拇指蓋大小,平時居住在水中,成了氣候之後,卻非常善於鑽土,喜居於金玉之間。地下有寶藏的地方,金蟾往往有感應,會在那裡構築巢穴。

什麼叫成氣候?異獸之所以稱為異獸,是因為它和普通的獸類不一樣,有天生的特異神通。當它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生長成熟,掌握了這種神通,就叫作成氣候。這種情況可以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鷹的視力非常好而犬的嗅覺非常好,這些都是天生的。但鷹犬之類的能力只能稱之為超常,不能稱之為特異。

異獸生長成熟不僅漫長,而且需要特殊的環境與條件,遇到一隻成氣候的異獸非常難。那麼異獸是怎麼來的呢?有一種說法叫作「化生」——得天地造化而生,有可能千百萬隻蟾蜍中碰巧有那麼一隻,因為種種原因感受天地靈氣或有其它的機緣,自行脫胎換骨發生了特異的變化,成為異獸金蟾。如果碰到合適的條件與環境,這隻異獸會逐漸成氣候。

異獸,勉強相當於生而特異之人吧,人生而特異,也需要在合適的環境中生長發育,逐漸穩定的掌握自己的特異能力。它和那種因機緣頓悟、自感成靈的妖怪不一樣,神通不是修行來的,而是出於天成造化。當然,各種異獸也有可能修行成妖。

也曾有仙家高人,尋得天成異獸帶到洞府中自幼馴養,一點點開啟慧根,機緣到時異獸感悟成靈甚至化身人形,可從仙師學習種種修行法門,比如太乙真人的座騎那隻九頭獅子就是這個來歷。由於環境與條件的限制,異獸在人世間非常少見,大多出沒於人跡罕至的深山大澤中。

崑崙仙境中仙靈之氣充盈,奇花異草遍野,異獸較多,甚至還出現了異獸聚居繁衍的地方,其中有不少修鍊成妖。當然,這種多是相對人世間而言,異獸本身就是非常少見的物種,它們在崑崙仙境中出現、聚居、繁衍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但是今天,居然在彭澤縣城外聽說有異獸金蟾的蹤跡,確實很意外。那群人有拿著鋤頭鐵鍬的鄉民、有拿著鎖鏈鐵尺的捕快、甚至還有扛著糖葫蘆串的小販,真是各式各樣什麼人都有。他們並沒有走遠,出城之後都圍在南門外的大澤旁。彭澤城的南門樓上,還一些人圍著幾位穿官服的也在遠遠觀望。

彭澤縣,當然因為彭澤湖而得名。城外不遠西側就是一望無際的彭澤湖。這個大湖的水系很發達,有一個狹長的灣盪一直延伸到離縣城南門外不遠的地方。這個湖灣的水面不寬,但卻非常深。

那些人三面圍住了水灣,而當中的那名道士,則走到很遠的水灣與大湖交界處,一手揮木劍,另一手捏法訣,口中念念有詞竟然舉步踏上了水面如履平地。他走到水灣入口的中央位置轉過身來,等於把這一片水域迎面攔住了,看樣子是要施展什麼法術。

這名道士的裝束也很有意思,身穿青灰色的道袍,卻披散著頭髮沒有挽道士髻。

這髮型和左遊仙有點像啊,唐代成年男子披頭散髮的可真不多,梅振衣好奇地看了一眼左遊仙問道:「前輩,你聽見了嗎?他們要捕金蟾哎,我們不過去看看嗎?反正這裡人多眼雜,也沒人會注意到我們,我還第一次見你遇人躲躲閃閃。」

左遊仙一指遠方那名道士:「我這個人不願藏頭露尾,但也不想客套麻煩,那名道士是我的弟子,名叫劉海,我懶得過去讓他認出來,又是磕頭行禮,又是懇求仙法的。」

「你徒弟啊?功夫不錯呀,站在水上跟平地似的。徒弟拜師父當然要磕頭行禮,師父收徒弟當然要傳法,看你的樣子好像嫌麻煩啊?」梅振衣不解地問道。

左遊仙一皺眉:「你知道什麼,當日我傳法也是希望他能有所大成,可惜他終究不是那塊料,學了幾手功夫就四處招搖,不去正經修行,我不喜歡,也就不想教了。」

梅振衣笑了:「徒弟不成器,還是你這個師父點化不夠啊。」

左遊仙鼻孔出氣:「弟子自己不爭氣,還要師父替他成仙嗎?天下那麼多人,各有各的福緣,要自己學會珍重。」

梅振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