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卷 人世間 第006回 五氣朝元真境界,出神入化只聞說

梅溪能在這個實驗室里打短工,還成了幫助曲教授配方劑的助手,不僅因為有曲怡敏的介紹,還因為老爺子喜歡他,怎麼看他怎麼順眼。其實以曲老爺子的地位,有的是人願意給他當助手,可是曲教授就喜歡讓梅溪幫忙,也知道他家庭條件不好,特意讓他多賺一份生活費。

梅溪年紀不大,可是為人十分機靈乖巧,非常會討人開心。不僅如此,他還有一種曲教授最看中的品質——細緻認真。老爺子給本科生上階梯教室的大課,講的是中醫經典理論,是最枯燥也是最深奧的關於「醫道」的內容。雖然老爺子講課的方式很生動,但大多數學生也就當評書來聽,並沒有下功夫鑽研經典以求甚解。

這是當代學生通病,像《黃帝內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著作,現代人閱讀起來已經十分頭大,簡直可以當催眠讀物,誰還能去逐字研究精義呢,大概學一遍圖個考試及格也就完了。況且當代中國有一種風潮,就是有一撮「精英分子」叫囂廢除中醫,包括學術界本身也有「廢醫存葯」的討論。

曲教授對此十分反感,他曾經公開說過:「承認中藥有用,卻要廢中醫,這安的是什麼心?沒了醫理醫道,你知道那些方子是怎麼開出來的嗎?吃飽了大米說水稻沒用,一幫不孝的敗家子!」老爺子這話說的夠重的,而且他罵的是「不孝」。

不管曲老爺子怎麼不滿,中醫學式微是事實,很多人都不願意學中醫,往往實在是同檔的其它學校錄取不了,這才會學中醫的,混一張文憑而已,真正因為志向而報考的人不多。現在就業競爭很激烈,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很難,中醫學院的學生找工作就更難了,往往都不從事醫療,混的好的就是像張小寧這樣了,混的不好的就更別提了。在這種情況下,誰又肯真正用功鑽研那些晦澀難懂的,將來可能沒有用處的上古經典呢?

學生是這種情況,曲教授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暗自嘆氣了,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對醫道傳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據說曲正波的祖上曾是隋唐年間藥王孫思邈身邊的葯童,家中還有不少世代相傳的醫藥經典,曲老爺子一直引以為傲。只可惜他的兒子不願意學中醫,老爺子也沒有辦法,偏巧碰著了一個對傳統醫學感興趣的孫女,老爺子自然十分喜愛。但這個孫女雖然對中醫的神秘之處好奇,學醫卻不是很紮實,這也讓曲教授很頭痛。

過去傳統的中醫對傳承十分重視,想當年孫思邈曾遍求張仲景的《傷寒論》原本而不得,得到之後欣喜若狂手不釋卷,當時他已經是德高望重一代名醫。師傳醫典,比如像《黃帝內經》,可不是像現在課堂上這樣用白話文解釋一遍學生聽懂意思就完了,而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解其精義。對弟子最簡單的要求,那也要全部背下來,一個字都不能差!

這種治學精神在現代的大學生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但在曲正波這種老傳統心中,已經是最簡單的要求了,可惜這麼多屆學生中也沒什麼人能做到。老爺子第一學期帶課的時候,考試中很變態的出了一道分值最高的大題,就是默寫「四季調神大論」原文,結果掃倒了一大片學生,除了梅溪一人。梅溪的試卷是一字未誤,這引起了曲教授的注意,記住了這個學生的名字也對他很有好感。

後來曲怡敏介紹梅溪到曲教授的實驗室打零工,曲教授一聽他的名字就點頭了,和這個小夥子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他不僅聰明機靈,而且難得學什麼東西都很紮實,真的把學醫當成一種問道的機會,這讓老爺子十分舒服,梅溪也算投其所好。

「唉——!」在將裝有赤石脂的抽屜換上寒鳥糞晶的標籤時,梅溪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向曲教授問道:「為什麼有那麼多學醫的人,不了解醫道不僅僅是下藥治病,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呢?」

這句話很對曲教授的胃口,老頭坐在寬大的桌子前,捧著茶杯悠然道:「這是醫道和醫術的區別,有病要治就是為了過正常的生活,那麼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本身也在醫理之中,想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流行什麼病,有病吃什麼葯,沒病又吃什麼葯,都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梅溪皺著眉頭很認真的說:「沒病吃藥可不是什麼好事,我想那五石散絕對不是有病才吃的吧?我在圖書館讀《世說新語》,總覺得那個亂世的士子性情有些肝氣不舒啊,舉止看上去輕狂放縱,但感覺心境很是深沉。曲教授說五石散是春藥,我想您說出來的春藥一定和通常人們理解的含義不同,那麼藥性大概是疏肝解郁了。」

曲教授聞言笑了:「五石散你連見都沒見過,居然這麼推測藥性,很有意思,也有那麼一丁點道理。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亂七八糟壯陽的藥物,都號稱補腎,你卻從春藥兩個字首先想到了疏肝,倒有點內行的見解了,再仔細說說。」

見曲教授接茬,梅溪就開始借題發揮了:「壯陽首在強筋,強筋首在疏肝,扶生髮之氣;當人的腎精不足時,生髮之氣弱,此時才要辨陰虛陽虛補腎固氣。——這是兩種道理,要對症下藥才行……但我在課堂上聽您說五石散的效用,服用之後全身發熱卻不出大汗,久服皮膚細膩,說明藥力已經由心入肺、由里及表,卻又能當春藥用,就有些特別了。」

曲教授不置可否,反問道:「像我這樣的醫生,是不大可能單獨開出一劑壯陽葯的,你說是為什麼呢?」

梅溪:「中醫治症主旨在於調和,讓人恢複到身體機能均衡的自然狀態,而不是孤立刺激某一器官的功能強亢。」

曲教授點點頭,又嘆息一聲道:「你說的不錯,可現在有人誤解太多,比如補腎氣陰虛的六味地黃丸,竟然會被認為是一種壯陽葯。」

梅溪:「不僅是誤解這麼簡單,有吃這碗飯的人有意誤導,也有吃另一碗飯的人故意歪曲,這不僅是醫學的問題,恐怕是江湖手段了。」

曲教授沒說話,帶著怒意哼了一聲。聽見這聲冷哼,梅溪已然明白——曲教授為什麼會看張小寧那種人不順眼。他笑了笑又小聲問:「曲老,您剛才說自己不大可能單獨開出一劑壯陽葯來,是不願意還是開不出來?」

曲教授眉毛一豎:「我怎麼會開不出來?古時帝王讓御醫開的最多的就是這種方子,不論體質如何總能想辦法開出壯陽葯來,可不是簡單的刺激血管肌體,而是真正顛倒神魂的媚葯。不過只有真正的高手才有這個能耐,但世間明醫又怎能如此?於醫道有悖啊。」

梅溪:「哦?那豈不是辨症壯陽?」

曲教授:「哼,應該說是辨症投毒!……不說這些了,剛才不是在談五石散嗎?你接著分析五石散。」

這就是梅溪的心眼,他不主動開口問,而是根據自己所學的一點皮毛和曲教授愛聽的話,在那裡信口發揮。如果他說的不對,曲教授總不能不糾正,一旦開口糾正總不能不解釋,這樣五石散的藥性不用問也就清楚了。曲老要他接著說他就接著說:「據我推測,五石散的藥性是加快耗散,有刺激興奮的作用,有點像運動員服的興奮劑,久服內虛易受邪,不是什麼好東西……曲教授,您為什麼搖頭?」

曲教授搖頭道:「你這麼說是想當然了,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可以隨便回答,五石散為什麼要叫五石散?」

梅溪一聽就覺得有門,眼珠子一轉開始瞎掰了:「中醫辨症調理,有五行、五氣、五色、五味的講究,五石散既然叫五石散,想來是五臟五氣皆能調動,五氣皆動——所以它有春藥的功效,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曲老頭眼神一亮站了起來:「小子,你竟然蒙對了兩三分!」

梅溪也很意外,摸了摸腦門道:「我還真是蒙的,既然我猜對了一點,您為什麼又說我想當然?五氣皆動,當然是加速耗散,有什麼不對嗎?」

曲教授晃了晃腦袋,神情有點得意:「對倒是對,但是你忘了,五石散既然號稱神仙方,不是普通醫家方,不能這麼簡單的理解。」

看他的樣子梅溪心裡就笑了,人們往往有才學要賣弄的時候都是這種表情,他趕緊追問:「神仙方?這世上還真有神仙方一說?」

曲教授:「什麼一說不一說,有神仙就有神仙方。五石散不是一般人用的,它最早是修鍊之人服食的餌葯,有調元五氣的沖和之效,只有將要到達五氣朝元境界時,才以之輔助,後來藥方流入民間,已經失去本意,成了魏晉名流的一種時尚,比現在的夜總會吃搖頭丸還厲害,你剛才所說也不能算錯。」

梅溪眼睛瞪的溜圓:「還有這種講究?五氣朝元境界是怎麼回事?難道您老人家就是傳說中的修鍊之人?」

曲教授又笑了:「本來不想和人說這些,今天話頭讓你小子給引出來了,就跟你講一講吧。我聽說你從小在鄉下練過武,過來,和我搭搭手。」說著話走到實驗室中央。

梅溪腆著臉走過去陪笑道:「我練的那都是莊稼把式,哪能跟您老人家這種內家高手過招。」

曲教授:「你怎麼知道我是內家高手?」

梅溪:「我聽說你老人家曾經露了一手捻針入玻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