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卷 人世間 第002回 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

梅溪取來沙子之後,太公站在堂前揮了揮手又道:「去廚房,把沙子倒在米缸里。」

「什麼?往米缸里倒沙子?」梅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梅太公說話時山羊鬍子翹翹的:「讓你倒你就倒,別問那麼多。」

梅溪無奈只有硬著頭皮走進廚房,將一碗濕濕的河沙全倒在米缸里,剛剛蓋好米缸蓋,身後就伸出一隻手把蓋子又打開了。側身一看太公不知何時已站在身旁,另一隻手還拿著個帶把的網兜——就是在淺灘里捉蝦的那種。梅太公笑眯眯的也不說話,伸手把網兜插進了米缸,再往上一提,米粒和沙子都從網眼中漏了下去,卻提起小半兜兩寸來長活蹦亂跳的大河蝦!

梅溪從小見過各式各樣的戲法,可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其實變戲法玩魔術的人表演這樣的技巧並不難,但要藉助各種不同的道具,在內行人眼中只有巧妙談不上神奇。但自己家的米缸可不是變戲法的道具,梅溪心裡很清楚。他剛剛在米缸里舀米做完飯,那個網兜就是他平時用來捉蝦的,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天很熱,太爺光著上身,精瘦的肌膚微顯黝黑很健康,連個老人斑都沒有,不可能在身上藏這麼多活蝦,而且他的動作很慢梅溪看的清清楚楚,一時之間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公提著一兜活蝦看著梅溪笑道:「你發什麼愣,快把蝦洗了,好做菜下酒。」

梅溪長出一口氣,瞪大眼睛問道:「太爺,這是什麼戲法?你是怎麼耍的?教我好嗎?」

梅太公呵呵一笑:「這可不是戲法,這是法術,真正的法術!」說話的語氣特意強調了「真正」這兩個字。

「法術?」梅溪有點蒙了,他從小見過的騙術多了,當然不相信會有什麼真正的法術。

梅太公伸手拍了拍他的後腦勺,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我今天當著你的面演法,想問你一個問題,假如讓你三叔表演變這樣的戲法,能不能辦到?」

梅溪想了想答道:「三叔的戲法變的很好,在米缸里抄出一兜蝦來,如果事前有設計的話,至少有五、六種法子,但是我想不明白太爺你是怎麼辦到的?」

梅太公:「你三叔他們是變戲法而已,而我此時是真正的施法,但在外行人眼裡看來都是一般,小子,你想通什麼事情了嗎?」

梅溪眨了眨眼睛沒答上來,太公看著他淡淡的笑了笑:「你的年紀還太小,世間事所知還少,問這個問題實在太為難你了……快去做兩個菜吧,陪太爺喝酒,我有話對你說。」

就著自家土製的豆醬,放上辣子,炒了一大盤香氣四溢的河蝦,又在院子里拔幾根蒜苗做了個素菜,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放好,給梅太公斟上一杯酒,梅溪坐在一旁恭恭敬敬的陪太爺吃飯。

梅太公讓他添個杯子,給自己也斟上一杯酒,梅溪搖頭道:「太爺,我不喝酒。」

梅太公提著筷子道:「孩子,過幾天你就要到城裡上高中了,也算大人了,就喝一杯吧……剛才的事情你一定很奇怪,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在你眼中梅家原的這些親戚們,都是些什麼人?」

梅溪低下頭:「我也知道自己的身世,當然明白大家都是好人。」

梅太公很有深意的看著他:「好人的確是好人,但你不是小孩子了,也知道他們都是江湖騙子,對不對?……不要不說話,其實我明白你心裡在想什麼,今天特意要和你說一說關於江湖八大門的典故。」

梅溪抬頭:「江湖八大門?什麼東西?」

梅太公:「過去的江湖術,分為驚、疲、飄、冊、風、火、爵、要八門,而梅家原的鄉民,也算是八大門中走江湖混飯吃的。但是真正的江湖八大門可不止這些,而是這人世間一切所為之道。你坐好,聽我仔細講來……」

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上至廟堂之上,下至市井之間,皆稱江湖。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世間一切行事之術,皆可稱江湖術,古有八大門之說。然而自清末民國以來,所謂江湖術已經淪為流浪藝人騙口飯吃的小手段,這是狹義的江湖,至今世人所談的江湖八大門已經完全是狹義了。

驚門,是江湖八大門之首,主要是研究吉凶禍福,為人指點迷津。那麼如今看相算命的都算驚門中的江湖人。驚門始祖是伏羲與周文王,傳說伏羲畫八卦而文王演周易,而江湖術士們常拜的還有另外一位祖師爺是漢代的東方朔,據說東方朔曾經就在長安城中擺攤占卜。如果說驚門也有經典的話,那就是《易經》。

江湖八大門以驚門為首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它研究的是天道變化。驚門一旦精通,則其餘七門江湖術都可觸類旁通,推演吉凶禍福世事變化本就是世間道的核心。現代的算命先生恐怕沒這個本領,但是看人的眼力活還是基本功,而世間江湖術總而言之就是看人下菜碟。

疲門,講究的是行醫濟世之道。這裡的行醫不僅包括江湖游醫,也包括坐堂醫生,甚至包括古代的巫祝等等,只要是用各種辦法給人看病,皆歸疲門。疲門中人拜的祖師爺有兩位,醫聖張仲景與藥王孫思邈。但是如今說江湖疲門,大家指的大多都是遊方郎中。

疲門僅次於驚門位於江湖八大門之二,地位也很重要,因為它研究的是人自身的學問。嚴格說起來疲門的始祖是黃帝軒轅與炎帝神農,他們也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疲門的經典當然是《黃帝內經》與《神農本草經》。

飄門,講究的是雲遊求學之道。飄門的祖師爺是孔子孔聖人,這恐怕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而時至今日,江湖雜耍賣藝、登台現演的,甚至煙花妓女,都自稱飄門中人。

冊門,講究的是考證今古之學。冊門的祖師爺是司馬遷。時至今日江湖術,搗騰真假古董的,賣春宮的,經營字畫的,都自稱冊門中人,甚至還包括盜墓的。

風門,研究的是天下地理山川。風門的祖師爺據說是郭璞,那麼如今的風水先生、陰陽宅地師都是風門中人了。

火門,講究的是各種養生之術。火門的祖師爺是葛洪葛天師,經典包括《抱朴子》、《參同契》等。那麼煉丹術、鍊金術、房中術都是火門江湖人的把戲了。

爵門,講究的是為官之道。傳說爵門的祖師爺是鬼谷先生,經典是《鬼谷子》與《戰國策》,鬼谷先生有兩個很有名的弟子蘇秦和張儀,傳統爵門講的其實是縱橫術。自近代以來,買官賣官的把戲,包括以官方機構的名義詐騙等等,也算是爵門的江湖術。

要門,講究的是落魄之道。這一門的學問深奧,時運不濟時該當如何自處又如何渡厄?要門的祖師爺據說是朱元璋,還有一說是柳下拓,其究竟已不可考。近代以來,打蓮花落要飯的,吃大戶打秋風的,裝作僧尼化緣騙人的,甚至下蒙汗藥的,都可算要門中人。

由此看來,江湖八大門包羅萬象,講的就是人世間做事的手段與道理。江湖術本身沒有什麼善惡好壞,就是各種手段,但是江湖中人良莠不齊。而近代的江湖八大門講的幾乎都是江湖把戲了,歸於「走江湖」的狹義之中。

古時江湖中人有兩種講究:「里」與「尖」,也稱為「術」與「道」。里指的是手段,類似生意經,揣摩人的心理運用何種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尖指的是真本領、真正的功夫與追求的大道。比如疲門講行醫,「里」指的就是怎麼故弄玄虛能忽悠人,而「尖」指的是真正的醫道修為。

在世間行事,這「里」與「尖」二字不可偏廢,否則就算你有真本事也未必有人肯買帳,古往今來天底下懷才不遇人多的是。俗話說「尖中里,了不起,里中尖,賽神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近代以來走江湖的術士藝人,更多的是研究坑蒙拐騙的手段,大多淪為下九流了。其實江湖術本身是一門大學問,如果善用此中之道,足以行走天下。

講到這裡,梅太公喝了一口酒,放下筷子問道:「那個米缸里抄蝦的問題,你現在能回答了嗎?」

梅溪眨著眼睛想了半天:「明白一點了。」

梅太公點點頭:「明白一點就行,剩下的道理慢慢想清楚吧。其實江湖術並非無用,要看你怎麼用,為善為惡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間,也自招其報。江湖之大並非僅指走街賣藝,人世間就是江湖,不必細分什麼八大門。」

梅溪皺了皺眉頭又問道:「太爺既然明白這麼多道理,那為什麼大伯他們……?」

他的話只說了一半就住嘴,梅太公看了他一眼,苦笑著說道:「他們只是窮鄉的村民,不過學些手段混口飯吃而已,還指望他們治國安邦嗎?你理解就行……江湖術不可濫用,梅家原子弟自有規矩,比如你四姑家搗騰古董,就絕不允許盜墓驚擾陰宅,所作贗品器物也一定要給真正的行家留下破綻作為獨門標記……可世上其它人有沒有這些規矩,就是我管不著的了。」

梅溪又問:「那他們有沒有真功夫?」

太公開口笑了:「當然有了,一點真玩意都沒有還怎麼混江湖?但是大多還是靠江湖術掩人耳目。別的不說,你和三叔學的那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