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陳翰章、魏拯民、王光宇、范築先、魯雨亭、劉海濤 038、轉戰東北獻忠心——記中共南滿省委書記魏拯民

魏拯民,原名關有維,字伯張。1909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屯留縣王村。13歲考入縣立高小,16歲考入太原第一中學,1928年夏考入北平私立宏達學院。他是1928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按照黨組織要求在學生中宣傳革命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共產黨號召東北軍民堅決抗日,收復失地,救國自救。同時選派一批優秀黨員到東北工作,魏拯民是其中一員。

魏拯民先在遼寧民眾自衛軍工作,後到哈爾濱任市委組織部長,道外區委書記和哈爾濱市委書記。兩年後的臘月受命去東滿游擊區擔任領導工作。

東滿,當時指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和安圖等縣,是朝鮮族集居地,黨的基礎較好,是黨在東北最早創建的抗日根據地之一。魏拯民到了東滿,按照黨中央制訂的方針政策,團結各族群眾,發展黨組織,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東滿抗日鬥爭掀起新高潮。1935年5月,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正式成立,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為東滿特委書記兼軍政委。1935年5月,他去莫斯科參加了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次年2月回國。

1936年6月下旬,魏拯民在金川縣河裡惠家溝與一軍軍長兼政委楊靖宇會師。楊靖宇和魏拯民共同主持召開了一、二軍和東、南滿黨的高級幹部會議,即河裡會議。根據一、二軍活動區域已經連成一片的實際情況,決定將一、二軍合編為抗聯第一路軍,東滿、南滿黨組織合組一個中共南滿省委,統一指揮和領導一、二軍及東南滿地區黨的工作。楊靖宇任一路軍總司令,王德泰任副司令,魏拯民任省委書記。抗聯一、二軍兩大主力合編後,聲威大震,東、南滿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得到空前發展。

魏拯民為配合楊靖宇南進和一軍的西征,與王德泰一起指揮二軍四、六師(原一、三師)和一軍二師部隊,在長白山地區猛烈打擊敵人。8月,攻打撫松縣城,殲敵百餘人;9月,在小湯河殲滅偽靖安軍150餘人;10月,在敦化東清溝全殲100餘名日軍。並在撫松、長白等縣建立了縣委和各種抗日群眾組織,部隊數量迅速增加,僅二軍就增加了三個團的兵力。

1936年冬,二軍軍長王德泰犧牲,二軍軍政領導任務都落在魏拯民肩上。他率領二、四、六師部隊,轉戰於撫松、江、輝南、磐石、樺甸、敦化、安圖、臨江、長白各縣,攻打城鎮、據點,伏擊「討伐隊」,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1937年3月下旬,在撫松縣西崗楊木頂子密營,魏拯民主持召開了二、四、六師領導幹部會議,確定了1937年部隊的活動方向,提出要拔掉日偽軍在1936年冬季「討伐」中設在廟嶺的據點。

廟嶺是扼撫松、臨江、江3縣的交通要衝,偽軍一個營長期駐守,對抗日部隊活動威脅極大。魏拯民從戰士中選兩名打入敵人據點作內應。這兩名戰士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通過「拜把子」等方式,爭取了10多名愛國官兵。6月上旬,魏拯民率教導團將敵人包圍,在派去的內應配合下,經過短暫的戰鬥,將偽軍營長以下150餘名官兵全部繳械,共繳獲迫擊炮1門,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步槍120餘枝,短槍10餘枝,子彈數萬發和大批軍需給養,徹底摧毀了敵人這個據點。

1937年7月7日,全國抗戰爆發。東北抗聯發表了魏拯民起草的《為響應中日大戰告東北同胞書》,號召東北人民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為鉗制日軍兵力,配合全國抗戰,魏拯民指揮抗聯二軍部隊在江、樺甸、臨江等地向日軍發動了猛烈攻擊。攻打輝南縣城的戰鬥是重要一仗。

輝南縣城是日軍的重要補給基地。10月18日深夜,魏拯民指揮部隊隱蔽地接近城門,以偷襲方式解除了南門敵哨兵的武裝,給城內敵人以突然襲擊。日偽軍倉促應戰,當時就被打死20餘名,其餘被壓在營房內出不來。這時,魏拯民指揮部隊迅速打開倉庫,運出大批物資,並散發了《告農民書》和《告偽軍書》,然後,勝利撤出城。

1938年5月11日至6月1日,在魏拯民和楊靖宇的主持下,召開了中共南滿省委和抗聯第一路軍高級幹部聯席會議(即老嶺會議),分析了形勢,總結了對敵鬥爭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在堅持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游擊戰爭中,保存實力,粉碎敵人的進攻,以配合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會議決定魏拯民兼任第一路軍副司令和政治部主任。

老嶺會議結束後,魏拯民配合楊靖宇指揮部隊,全殲偽軍索旅32團兩個連140餘人。隨後,他率部進入安圖縣,巧施「調虎離山」計,攻下大沙河鎮,引出安圖縣城與明月溝兩處之敵,在大醬缸以北山溝里,一舉殲滅了明月溝來援的宮本「討伐隊」。接著,在大醬缸以南5公里處,再次伏擊殲滅從安圖出來的150餘名日軍。是役共斃、傷、俘敵500餘名,擊毀車輛10餘輛,繳獲輕機槍7挺,步槍300餘枝。9月,魏拯民與陳翰章率部在敦化縣寒蔥嶺伏擊戰中,又擊毀敵人汽車11輛,打死日寇駐敦化「討伐隊」司令松島少將以下1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等大批武器、物資。這些勝利,壯大了抗聯的聲威,使敵軍膽戰心驚。

楊靖宇1940年2月犧牲後,擔子全落在了魏拯民的肩上。他長期艱苦生活、戰鬥,身體受到很大的損害,胃病日益嚴重,又患心臟病,加上部隊缺食少葯,病情更加惡化。看到他日漸衰弱的身體,同志們為他做了擔架,他不肯坐;大家把繳獲的馬給他騎,他也常常讓給傷病員騎,自己拄著木棍走在隊伍中間。

1940年冬,魏拯民的病情更嚴重了,已經不能率隊出征,只好留在密營中,但他仍勤奮工作。警衛員和其他同志有時把他的紙和筆藏起來,他誠懇地對大家說:「時間對於我太寶貴了,請把紙和筆給我吧,我不能停止工作。」由於敵人的封鎖,送糧的人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進山,同志們只好煮樹皮給魏拯民吃,一天,兩天,一周,兩周……密營附近的樹皮都被扒光了,魏拯民的病情也每況愈下,可山下仍無人來,期望變成了失望,同志們焦急不安。魏拯民冷靜地分析了情況,對大家說:「敵人對山區的封鎖越來越緊,地方的同志一定遇到了極大困難。只要有一點辦法,他們是不會忘記我們的。」

原來住在夾皮溝的抗日老人陳德壽一直冒著生命危險巧妙地為魏拯民送去糧食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帶去敵人動向的情報。1941年初,陳德壽帶糧剛要出屯被敵人抓住,老人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拒不承認與抗聯的關係。老人避開敵人的監視,從圍牆下的水洞里爬出來,冒著鵝毛大雪送來苞米、小米、火柴。老人見魏拯民病得站不起來,見鍋里煮的是樹皮,傷心地說:「副司令,這些日子讓你們受苦了。」魏拯民安慰老人說:「不要難過,革命就是艱苦的,我們吃這點苦不算什麼。別看敵人鬧得凶,我們堅持鬥爭,總有一天會把他們趕出中國的……」

1941年3月8日晨,魏拯民從昏迷中醒來。他感到自己能走的路不長了,艱難地把文件包交給警衛員,吃力地說:「千萬把這些文件轉交給黨中央。」過了一會兒,他望著射進來的陽光,又看看圍在身邊的戰友,說:「你們都很年輕,革命就靠你們了!……不要難過,革命是艱苦的,要打倒敵人,就要流血犧牲。但我們的血不會白流,天快亮了,同志們要堅持鬥爭……」說完,魏拯民停止了呼吸。

(瀋陽軍區政治部組稿徐學新撰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