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青少年時代 3、半工半讀上大學

我對劉工程師說:我來北京的目的是要上學,但是家中貧寒,無錢供我,請您先給我找個工作賺飯吃。他說:你哥哥也來信託過我。過了幾天,劉工程師說:要介紹我到海京工廠當學徒,問我是否願意去?我說:願意去。這樣,我就搬到了海京工廠。這個工廠有翻砂車間、鍛工車間、刨工車間、修配車間和汽車房。有兩部小汽車和一部大卡車;可以本廠用,也可以出租。我被分配在汽車房工作,每天兩頓窩窩頭,每月1元零花錢,沒有工資。開始跟著賈師傅洗刷汽車零件,學修汽車;爾後跟著司機魏師傅學開汽車。學徒工每天必須乾的零活是,清掃汽車房,擦洗汽車,還得給師傅洗工作服等等。

1930年8月,我在黃縣崇實中學的幾位同班同學來到北京,入了北京祟實中學(現在的北京第21中學)。該校和海京工廠相隔一條衚衕。我在工廠下班後,就去找他們玩。他們知道我因為沒有錢,不能和他們一塊繼續上學,對我很表同情。王征壽(現任廣州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同學主動借給我25元錢,夠交一個學期的飯費了。我父親給的15元路費,還剩了8元,夠交學費了。劉工程師借給我5元錢買書。這樣,9月初北京崇實中學開學時,我也插班入該校初中三年級了。當我要從工廠搬到學校時,我向廠長先生告別,他說:你還可以抽空來學開汽車;學會開汽車,可以賺飯吃。所以每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我還是到海京工廠去,跟著魏師傅學開汽車。

第一學期過去了,第二學期的飯費、學費又怎麼辦?北京祟實中學是一所美國耶穌教會辦的學校,原來的校長萊牧師(美國人)辦了一個羊奶場,有100多隻瑞士羊。每天可以出幾百斤奶,這些奶全由學生進行消毒、裝瓶分送到用戶家。崇實中學的劉教務長,星期天常坐海京工廠的汽車到西山旅遊。我是跟車的學徒工,也是他的學生,我常把他從西山買回來的水果,扛著給他送到家;他知道我的經濟困難,就介紹我到羊奶場,當了一名送羊奶的工人。

每天早晨4點起床,騎著自行車,帶著30多瓶(40多斤)羊奶,分送到北京東單、東交民巷一帶的用戶家(多數是外國人)。經過路程約40里,6點鐘可以返回學校。漱洗之後,到食堂吃早飯,8點鐘可以和同學們一同上課。下午4點下了課,再按原路線送一趟羊奶,回來吃了晚飯,不誤上晚自習。羊奶場負責給我交學費(每學期初中8元、高中10元),每月發給我工資3元。第一學期我的各門功課的總平均分,在初中全體同學中列第二名,學校發給我8元獎學金。加上我半年的工資18元,就夠了一個學期的飯費。第二學期的學費、飯費解決了,我又安心讀書了。開學不久,在日本勤工儉學的我的三哥葛畔珍奇給我日幣5元,摺合銀元10元,夠買書和零用了。我就這樣半工半讀,上完了高中二年級。

由於我必須每天給用戶送羊奶,所以寒暑假我也不能回家(也沒有路費回家)。寒暑假留在學校,每天除了送兩趟羊奶之外,我就抓緊時間讀書。我用了二年的時間,讀完了高中三年的課程。於1933年暑假,我從高中二年級,越級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我接受了一位山東同鄉王曉清先生的聘請,到他家當家庭教師。在他家住宿、吃飯。他家離北京大學約3里地,我每天8點以前,徒步到北京大學上課;中午在北大附近的小飯館,吃碗麵條或炒餅,下午4點下課後,回到王同鄉的家,給他的兩個兒子輔導功課。晚飯後,我和學生一塊在書房裡讀書或做作業。王同鄉是山東省諸城縣人;當過北京房山縣縣長和故宮管理委員會委員。他交遊頗廣,為人義氣好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客人來他家吃飯、打牌(打麻將)。為了尊重老師,也是為了擺闊氣。王同鄉總是請我到上房陪客吃飯、打牌。我是只陪客吃飯,不陪客打牌,所以我至今不會打牌。為了節省時間,後來我請做飯的師傅,給我把飯送到書房吃,就不再到上房陪客了。

北大物理系的課程很緊。王同鄉的全家,對我雖然都很好,很客氣,但我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所以到大學二年級,我就告辭了王同鄉,搬到了北大西齋宿舍。為了解決吃飯問題,經人介紹,我到一所中學兼教數學課,每星期上課6小時,每小時6角錢,可以維持生活。我到大學四年級,有一位日本牧師清水安三,在北京朝陽門外,辦了一所祟貞女中,請我去擔任理化課教師,每月薪金36元,我的生活獻比較富裕了。以上是我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的經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