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艱難的轉折 24、紅軍不姓「石」

5月底,紅軍翻越800里涼山,來到大渡河邊。

大渡河和金沙江一樣,同屬於長江水系。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穿越大雪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大涼山、峨眉山等眾多山脈,在四川樂山匯入岷江,轉而流入長江,其從源頭到河口的落差有4177米。每年5、6月份,天氣轉暖,大渡河上游雪山消融,水勢便會暴漲,水流比金沙江更寬更急。

在石棉的安順場,大渡河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彎,由北向南的流向陡然轉變成由西向東流去。自古以來,安順場就是川西南的涼山進入川西北高原的重要渡口,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彝區和藏區交界點。安順場往北約110公里,便是瀘定,一南一北兩處險關,扼守著大渡河,它們就像是「一根扁擔上的兩個孿生兄弟」,為兵家必爭之地。

安順場,也叫紫打地,在藏語中的意思為「適合種蔬菜的地方」。百餘年來,紫打地發生的兩次大戰役,使這裡聲名遠播,一次是石達開兵敗,一次是紅軍強渡大渡河,時間前後相隔72年。歷史給人難以置信的巧合,同樣的季節、同樣的行軍路線、同樣遭受重圍——幸運的是,結果並沒有巧合。

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國的一員大將,翼王石達開,率領4萬多太平軍,經過雲南巧家渡入川。他們沿著會理、德昌到達紫打地。此時恰逢石達開的十四王妃產下一子,石達開下令全軍休息三天慶賀。在這命運攸關、決定生死的三天內,四川總督駱秉章調兵遣將,完成了對石達開的合圍。而三日前平靜的河水,因連日大雨滂沱,陡然猛漲,洶湧奔騰,成了石達開北進的天塹屏障。石達開被圍後,欲率領軍隊北上瀘定,孰料藏族土司早已斬斷松林河上(北進要道)的鐵索橋;欲率軍後退,彝族土司又用巨石、木頭堵住了山口道路。石達開進退維谷,困守安順場,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經過幾天幾夜的惡戰,大渡河水都被鮮血染紅了。石達開求生無門,為保全剩餘將士的性命,他向清軍自首投降。他本想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其他將士的活路,但是,清軍還是對他的部下大開殺戒。石達開的軍隊全軍覆沒。石達開自己,被押至成都凌遲處死,他的妻兒老小也無一倖存。

1935年5月底,紅軍領袖毛澤東率領2萬多人,也轉戰至安順場。不論是毛澤東還是石達開,他們都知道安順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然他們不會貿然地選擇來到這裡。而且,他們心裡都清楚,不能越過大渡河往西,再往西去,就進入了藏區,對於軍隊的生存極為不利。

紅軍渡過金沙江後,蔣介石布置了數十萬大軍追趕、合圍紅軍,四川軍閥則沿大渡河的渡口布防。紅軍後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追兵將至,處境十分險惡。假如不能儘快渡河,毛澤東很可能重蹈歷史的覆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

5月24日夜裡,紅軍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紅一團趕到安順場。他們發起了突襲,經過20多分鐘的戰鬥,佔領了大渡河南岸渡口,並繳獲了一隻木船。

木船是安順場的鄉長賴執中留在渡口的,他也是川軍中的一個營長,管理彝務。當時安順場街上的房子大部分是賴執中的產業。24日白天,他從北岸坐船回到南岸的家中。因為南岸正在準備燒街燒船,阻止紅軍前進。賴執中不願意燒街,一旦燒街,就毀了他的家業和名聲。於是,他和執行燒街命令的川軍長官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差點動起槍來。

賴執中最終迫使執行命令的軍官妥協了。他留宿家中,小船泊在了渡口,派人看守著。但是,當夜紅軍就襲擊了他們,繳獲了那隻木船(賴執中逃脫了)。

24日的夜裡下過雨,到天明,雨停了下來。被雨水沖刷過的懸崖峭壁顯得格外險峻,大渡河水一刻不停地翻滾咆哮。

紅一團的團長楊得志從望遠鏡里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安順場渡口兩岸有著百來戶人家,對岸建有半人高的圍牆,修有幾處碉堡。碉堡等防禦工事倚靠著北岸的懸崖峭壁,峭壁上開鑿了一條石階小道,這條小道是通往對岸的唯一道路。

河水很急,河面大約有300米寬,深度約有三四丈。人一下水,就會被急流捲走。唯一過河的希望就是繳獲的那隻木船。

大渡河的渡船,樣式奇特。它的船頭高高翹起,以抵擋湍急的水流。渡河的方式也頗為曲折。船上需要8個船工,先要將船逆流拉上五六十米,再順著水流斜劃至對岸。船到對岸時,必須對準河埠頭,不能靠前或者靠後,否則一不小心,船就會觸礁。紅軍找到了12個有經驗的船夫,他們熟悉渡口的水路,也有膽量冒著被對岸敵人擊斃的危險載著紅軍渡河。

這天清晨,紅一團一營的營長孫繼先,親手挑選了17名戰士組成渡河突擊隊。孫繼先自幼學習武術,專攻楊家槍譜,武藝高超。他從1931年參加寧都暴動,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時,身經百戰,卻毫髮未傷。17名勇士每人配有一把大刀,一把衝鋒槍,還有一支短槍和五六個手榴彈。由炮手趙章成和三個特等射擊手組成掩護陣容。

強渡早上7點開始。船剛駛離南岸,北岸的敵人就開火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渡河的小船上。小船在風浪中顛簸,四周是打偏的子彈濺起的浪花。有一發炮彈恰巧落在船邊,打得小船劇烈搖晃。楊得志在他的回憶錄里描寫道:「我的心一陣緊張,只見渡船隨著巨浪起伏了幾下,又平靜了下來……」船繼續前進,不久又出現了險情。水流太急,船工們把握不住方向,小船飛快地向下滑出幾十米,撞在了大礁石上。若再下滑到漩渦中去,就會翻船。這時候,船上跳下了4個船工,站在水中,用背抵著船,船上另外4個船工拚命地撐動竹篙,過了一陣,船終於前進了。

岸上進行火力掩護的趙章成,是一位百發百中的神炮手。他打出的炮彈不偏不倚,在阻止勇士們上岸的敵人中開了花。守衛渡口的川軍向北逃去,17名勇士趁機上岸攻佔了北岸。

後來,紅軍又在下游找到了兩條船,於是點起篝火晝夜擺渡。但是安順場水深渡口小,如果紅軍全部由這裡渡河,需要花上比渡過金沙江更長的時間,甚至需要一個月。而圍追的敵人幾天內就能趕到安順場。

紅軍必須迅速渡河。毛澤東發過誓,決不讓紅軍重蹈石達開的覆轍。紅軍改變了原來的計畫,放棄從安順場過河。毛澤東和往常很多次一樣,挑選了一條出人意料,幾乎無法行走的道路:派遣突擊隊沿大渡河谷的西岸北上,奪取另一處要塞——瀘定橋,主力紅軍從瀘定橋過河。已經渡過河的紅一師,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沿大渡河東岸向北前進,牽制敵人,掩護西岸的紅軍主力。

紅軍的指揮員中,只有朱德曾經走過瀘定橋。他在四川軍閥部隊里打仗的時候,被迫和幾個士兵從雲南輾轉回四川。他們就是渡過金沙江,走過瀘定橋後到達安全地帶的。

而通常,過往瀘定橋的人,都是在成都—拉薩一線行走。從成都出發,沿著大渡河東岸北上,過了瀘定橋後往西,到達拉薩。或者從拉薩過來,沿著相同的路線反向而行。很少有人會穿越大渡河西岸,跨過瀘定橋北上。紅軍能否安全過河,一切都取決於部隊能否在蔣介石猜透毛澤東的意圖前,通過大渡河西岸幾乎無人行走的小路,奪下瀘定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