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李力群略傳

李力群,1920年12月26日出生於江蘇省邳縣(原宿遷縣)普塘鄉。母親早逝,父親是國民政府的縣長。叔父李毅民是小學教師,中共黨員。李力群6歲始隨李毅民任教的瑤灣鎮小學上學,14歲考入徐州女子師範中學讀書。17歲奔赴「北國」革命聖地延安參加革命。

毅然奔赴延安參加革命

1937年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中華民族危在旦夕。國難當頭之際,延安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運動的發源地,「抗日救國真理」在延安,出現了「天下人心歸延安」的熱潮。正在上中學的年僅17歲南方姑娘——小李力群在叔父李毅民和朱瑞(後任山東軍區政委、東野炮兵司令,遼瀋戰役中在義縣犧牲)革命活動的影響教育、指點下,增強了抗日救國熱忱,不聽父母兄妹們的勸阻,拿著叔父李毅民的上級朱瑞給林伯渠的介紹信,毅然離校奔赴「北國」參加革命,她和鮑月華、姚靜修、孫月華等結伴,風塵僕僕地踏上了奔走延安的漫漫程途,經過多次盤查,通過道道關卡,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接上關係,換上了八路軍服裝,從西安出發,於10月到達令人神往的革命聖地延安。

李力群到延安進入陝北公學,後到青年幹部學校、中央組織部培訓班學習。當時,正逢全國各地大批青年到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真理」。在這窮山溝里,大家都面對著曾未遇到過的困難,她和同學一起挖窯洞、打柴、擔水,開荒種地,他們奮發圖強,自己動手,自給自足,經受了風餐露宿、嚴寒勞作的考驗。南方姑娘隨風就俗,變成了陝北紅軍的打扮。她賣力勞動,刻苦學習,要求進步,表現也好,於193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轉入中央黨校深造、提高。她努力攻讀抗日救國政治理論、政策,刻苦學習毛澤東著作,勤聽「黨建」講課,用心從中尋求革命的蹤跡和救國真理,思想、政治進步很快,提高了階級覺悟,明確了革命的對象和依靠的力量。

1939年10月,李力群在中央黨校結業後,她去中央組織部報到時,陳雲部長和幹部科長王鶴壽給李力群談話。她要求到抗日前線去,陳雲部長說:你學過黨建,要服從組織分配,要加強組織觀念,給你講黨建的是陝甘寧邊區創始人高崗同志,你到他那裡工作。李力群一心想到火熱的前線,不願留在後方機關,又不敢力爭,只好服從組織安排。接著,她被分配到邊區黨委機關,邊區黨委組織部分配到區黨委秘書處工作兼高崗辦秘書。實際上組織已為高崗物色好了的對象。

與此前後,日本飛機輪番轟炸延安等城市。陝甘寧邊區第二次黨代會1939年11月在安塞縣的山溝里——徐家溝村舉行。李力群等被抽到黨代會搞服務,住在老鄉的窯洞里。這是她第一次為這樣的高級會議搞服務工作,大開她的眼界,增長了不少實際經驗、知識。她靈活機智,辦事麻利,深得領導與高崗的賞識。

那時候,延安的高級幹部結婚要經組織審查,毛澤東也不例外,不過他不聽就是了。陳雲等為高崗物色對象並牽線,要她和高崗結合。李力群年輕,當時不打算戀愛且對高崗不大如意,高崗比大十多歲,她還是年輕女娃娃,剛到機關上班不久,對高崗不甚了解,沒什麼感情。她回憶,當時思想很矛盾,暫不想結婚,但組織部長介紹,又不敢拒絕,心想也許是「組織安排」。

黨代會結束後,李力群從安塞回到延安。一天下午,高崗約力群到楊家嶺去見毛主席,這是她早已仰慕的夙願,非常高興地隨高崗一起到毛主席的家裡。她見毛主席家的擺設簡單樸素,和老百姓的家差不多,就是書多。李力群平生第一次在毛主席對面坐下,思想興奮,精神有些緊張,羞怯的不敢說話,心裡一直發慌。毛主席以長者和謁地盤問李力群的年齡、誰介紹來延安等情況,她怯生生地以江蘇腔一一作答。毛主席說:「你從南方來到延安參加革命,分到邊區黨委工作,很好。」大約他獲知陳雲介紹李與高結合的情況,於是對李力群講了些高崗的情況,說高崗和劉志丹「創造陝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他是陝北人民領袖,是成熟的馬列主義者。」又說:高崗是從實際鬥爭中鍛鍊出來的,聯繫群眾好,在陝北人民中很有威信;他是個好同志,很有能力,你要好好向他學習,「我們很多人包括我都要向他學習」。你跟他一起生活,要相處好。毛澤東和諧地笑著說:「南方姑娘,陝北漢子,郎才女貌,南北結合,很好嘛!」毛主席和他們一塊吃飯,飯菜很簡單,雞蛋炒辣椒、土豆片和小米飯。

毛澤東成了高、李的間接「紅娘」了。李力群聽了毛澤東的談話,急促跳動的心想,這不是「御定」了嗎?思想感到有壓力,很害怕,卻不敢說一句話。因為她嫌高崗年齡比較大,職位也高,覺得不相配,思想一直在矛盾中。她對筆者說,看到高崗常與穿制服的幹部、穿爛皮襖的農民,雙腿盤坐在土炕上開會或研究工作,心想這就是「領袖」嗎?想來想去想不出頭緒,不知怎麼才好。這種複雜的思想情感塵埃一直到她生第一個孩子才落定。

李力群從楊家嶺回來後,還在忐忑不安中。一天晚上,王若飛、柯慶施、王明、習仲勛等一起來,約李力群去他們那裡參加晚會,她堅持不去,經不住他們幾人再三催促,習仲勛說:「你這女娃子,還封建呢。」她只好跟他們去了,把她和高崗安排坐在一起,王若飛說:今天煮了雞子和紅棗,開個晚會,他介紹了劉志丹和高崗一起幹革命,創造西北紅軍和陝甘寧邊區根據地的情況。「他們在1935年朱理智、郭洪濤等搞錯誤肅反,把他打成右傾反革命,抓進禁閉,差點被殺掉,是毛主席來到陝北後把他們救出來」。「高崗是西北人民的好領袖,毛主席請你們吃飯,叫你和高書記結合是會幸福的」。

依陝北的風俗習慣,這天就算是正式定婚了。1940年元旦,李力群與高崗舉行了簡單婚禮,與他們一起舉行婚禮的還有張邦英。總書記張聞天和夫人劉英及王明、李富春夫婦等參加祝賀。

高崗是個熱心的「工作狂」,白天晚上忙工作,不知疲勞,使李力群看到一個「革命者」的形象和真抓實幹的作風;對力群多方關心、愛護和幫助,在他的傳、幫、帶和指導下,使她逐漸對高崗很崇敬,進一步提高了她的思想政治覺悟,學到了聯繫群眾、改進工作方法的經驗。

組織上為了讓李力群能到下邊多學習、鍛煉,1941年,她被派到延安柳林區任黨委宣傳科長,後任該區黨委副書記兼區婦聯主任。柳林區是邊區的重點模範區,著名的南區合作社、以譽解放區的勞動英雄吳滿有、「吳滿有鄉」都屬該區所轄。曾以吳滿有為原型拍攝了一部《勞動英雄》電影故事片(上海製片廠陳波兒拍攝)。李力群在柳林區工作期問,積極協助區委主要領導培養、樹模,開展宣傳教育,組織婦紡,發動大生產運動,對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支持抗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基層工作經驗,體驗了農民生活,提高了工作藝術,鍛煉了革命意志。

1943年,李力群再次上中央黨校學習,她帶著基層實際問題,刻苦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和毛主席著作,從理論中尋找實踐中遇到困難的答案,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學,進一步弄懂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意義和方法,對毛澤東關於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指示較深領會。

李力群在延安這座革命熔爐里,從機關、農村冶煉了8年,經受了艱難困苦考驗,學習了馬列、毛著,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期間,正是中共發奮尋求抗戰救國、探討建立民主政治的新中國道路時期,李力群理應是延安培養、鍛鍊出來的「老八路」之一。

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打敗,無條件投降,李力群和全國人民一樣,心喜熱狂,積极參加慶祝抗戰勝利活動。抗戰勝利後,陝甘寧邊區抽調大批幹部到東北工作,打算「獨佔東北」。毛澤東從重慶回來,決定讓「建設根據地專家」高崗、「黨內理論家」張聞天到東北工作。隨後,李力群帶兩個孩子和彭真、張聞天、陳雲、李富春等高幹家屬,由黃火青帶隊護送,騎馬跋涉前往東北。李力群對延安有深厚感情,是她成熟的搖藍地方,戀戀不捨地離開延安,她騎在馬背上不時回望寶塔山、延河水。前往東北的路上,走走停停,12月底到達晉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張家口。

由於日偽投降時的破壞,承德段鐵路不通,他們在張家口過春節,一直到1946年春,從張家口乘汽車出發到赤峰、洮南,再到齊齊哈爾,西滿分局書記李富春安排送他們到哈爾濱,已經5月份了。

1946年冬至1947年,李力群任松江省委婦女工作部辦公室主任兼區夢覺部長的秘書。她主持舉辦農村婦女訓練班,用運延安的經驗,培養訓練女幹部,組織、帶領廣大婦女參加土地改革、鬥爭土豪劣紳、開展反奸清算;動員青年參軍參戰,組織婦女群眾參加生產勞動,支援前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46年夏,哈爾濱處戰爭狀態,東北局準備撤出哈市,高幹家屬進行緊急救護訓練,李力群、葉群、劉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