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高崗在東北 第二十一章 高崗在抗美援朝中

20世紀50年代初,在亞洲的東方爆發了一場震驚全人類的歷史事件——美國侵朝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規模最大的帶國際性質的現代化戰爭。解放戰爭大後方的東北,一下變成抗美戰爭的前哨。這場戰爭成為中朝軍隊以劣勢裝備同有現代化裝備的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的一場殊死決戰。中朝人民的勝利使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上將沮喪地在停戰協議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了「歷史上籤定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司令官。」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它對於維護朝鮮半島和亞洲的和平以及確立剛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格局的地位都有極其重要意義。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南北朝鮮的分裂,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軍和蘇軍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別接受日本軍投降後蘇美瓜分的遺患。朝鮮人民從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獲得解放。蘇美兩軍以三八線為界,受降地域分別南北駐紮軍隊。按蘇美協議兩國駐朝軍隊於1948年底前全部撤出,蘇軍按規定時間撤出,美軍撤出時留下一個軍事顧問團,繼續武裝李承晚,製造摩擦,挑起事端,發生衝突。

1947年10月,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組織一個委員會,負責在48年3月底前主持朝鮮全境選舉,由選舉的政府管理這個國家。當時,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企圖製造出自己控制的傀儡政府。美國的要求遭到蘇聯的反對。於是,48年8月,南朝鮮在美國的把持下,單獨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選舉了曾在美國居住多年的李承晚為總統。

北朝鮮人民不得不採取對策,在9月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並任命金日成為內閣首相。

從此,朝鮮半島建立了兩個政權,實行兩種社會制度。三八線自然成了分界線,南北雙方矛盾日漸加深,兩個政府之間,軍隊與軍隊之間摩擦日益尖銳化。美國還向南朝鮮提供6千萬美元軍事援助,並移交南朝鮮一座價值1億1千萬美元的日軍武器庫,足夠裝備5萬人的地面部隊。美帝為抑制「共產主義擴張」,同蘇聯對峙。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找一個緩衝國家。它發動侵朝戰爭,就是要在美蘇之間找一個緩衝國家。共產黨中國太大,一時拿不下來,朝鮮是最好不過的中間地帶。

1950年3月,金日成密訪蘇聯,向斯大林說,人民軍有足夠力量統一朝鮮半島,斯表示贊成。5月中旬,金日成來華向毛澤東通報了他訪蘇聯時,斯大林同意他統一朝鮮半島的意見。毛澤東認為這是個大問題,遂緊急約見蘇駐華大使羅申,讓他與斯大林聯繫金日成的說法,斯回電證實有此事。毛澤東對金日成說:我們不是敵人的參謀長,要多設想可能發生的情況。為準備應付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鴨綠江邊部署軍力,如果美國出兵不越過「三八線」,我軍不過鴨綠江,美國越過「三八線」,我們考慮以志願軍名義出兵參戰。金日成對人民軍統一朝鮮半島信心十足地說:「中國沒有出兵的必要」。

朝鮮戰爭純屬內戰性質,實事求是地說,大規模戰爭,在斯大林支持下,先由北朝鮮發起的。朝鮮內戰爆發的第三天即6月27日,美國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遠東的空、海軍進駐南朝鮮,立即配合李承晚軍隊作戰。

這些侵朝行徑未嚇倒北朝鮮人民,英勇的北朝鮮人民軍奮起反擊,作戰非常順利,李承晚的軍隊不堪一擊,於6月28日攻克漢城。李承晚帶著奧地利籍洋太太棄漢城逃過漢江。李偽軍由原來10萬人,過江只剩三、四萬人。到8月初,朝鮮人民軍已經解放了朝境90%以上的土地和92%,以上人民,將偽軍趕到洛東江以東1萬平方公里的釜山地區,取得暫時勝利。

毛澤東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委員會上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擊美帝國主義的挑釁。」周恩來總理髮表聲明,遣責美國的侵略行徑。這些對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民族反侵略戰爭以極大的鼓舞。南朝鮮李承晚被打得焦頭爛額,招架不住了,其軍隊殘部在美軍的支持下,收縮到洛東江三角洲繼續拚死頑抗,並向蔣介石提出出兵朝鮮的要求。

在朝鮮人民軍繼續向敵進攻的形勢下,7月初,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的操縱下,通過決議,要求各會國給予南朝鮮政府「必須幫助」,廣為抽集侵朝軍隊,並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任命駐遠東部隊總司令兼駐日本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並派美軍第七艦隊和第十三航空部隊進入台灣海峽,插足於中國領土台灣,以阻止中共進攻台灣,對我東南沿海構成威脅,給中國施加壓力。麥克阿瑟向美國政府提出「在亞洲遏制共產黨的戰略計畫」,建議台灣出一個軍支援南朝鮮,隨後連續幾次向台灣提出積極準備出兵朝鮮。蔣介石對「韓戰」爆發高興得不得了。

此前我軍已作了解放台灣的部署,蔣介石也作了最壞的準備,打算到菲律賓避難。現在又神氣起來,他認為韓戰發生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韓戰演成俄美大戰,南北朝鮮自然統一,國民黨趁朝鮮戰爭機會可能「由鴨綠江、由東北而重返中國大陸」。逐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決定加強金門及台灣的戰備,派五十二軍3.3萬人到朝鮮參戰,當即電告李承晚和麥克阿瑟。美國政府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於8月下旬侵朝空軍悍然侵犯我國東北領空,不時轟炸掃射安東(今丹東)、輯安等城鎮、農村。高崗對朝鮮戰爭很關注,憂心如焚,讓秘書每天收聽、記錄外台有關廣播,密切注視戰爭形勢的變化。東北局請示中央軍委批准,將駐黑龍江的四十二軍調往鴨綠江沿線,以防突變。

在這種緊急情勢下,中央政治局連續召開會議,根據毛澤東的「預防不測」指示,認真分析了美國侵略者的圖謀,於7月初作出決定,命駐華南的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開往東北和駐黑龍江地區的四十二軍組成「東北邊防軍」,還調炮兵一、二、八師和4個高炮團,1個工兵團,邊防軍共26萬人,至8月中旬全部集結於鴨綠江邊安東、輯安、鳳城、通化、遼陽等地待命,必要時準備出國作戰。

為了加強邊防軍領導和保證準備工作的順利進行,中央決定,東北邊防軍所屬部隊統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領導,邊防一切問題由高崗具體負責解決。任命原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為十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之後調十五兵團政委賴傳珠接任政委,另調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8月4日,高崗將部隊部署情況電報毛澤東主席。毛隨即(8月5日)以中央軍委名義回電:

高崗同志:八月四日電悉。八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於九月上旬能作戰。請高崗同志負主責,於八月中旬召集各軍師幹部開一次會,指示作戰的目的意義和戰略方向,叫各部於本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令出動作戰。務使士氣旺盛,準備充分,部隊的集結部署由你按情況酌定。部隊的思想問題必須予以解答。

高崗按照電報命令,立即進行貫徹落實。8月9日晚,鄧華、洪學智深夜到達瀋陽後,高崗和賀晉年等到大和旅社去看望接待鄧、洪等,商量開會時間等問題。第二天9時,高崗主持召開東北局常委會,鄧華參加,研究了開到東北幾個軍的駐防地點、武器裝備、軍事訓練、後勤保障和思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其間,高崗派四十二軍軍長吳瑞林到朝鮮勘踏地形,了解情況。8月13日,召開邊防軍軍師以上領導幹部會議,高崗作了動員報告。他在報告中說,美帝國主義已經發動了對東方各民族的武裝侵略。美帝國主義念念不忘侵略中國,霸佔亞洲。它企圖佔領朝鮮作為進攻東北、華北和進攻中國的跳板,積極武裝日本和朝鮮(即南朝鮮),利用日本和朝鮮的人力物力為美帝侵略計畫而作戰。他指出,美帝侵佔了朝鮮,一定會來進攻我們東北、華北,進攻我們的祖國。等它打下朝鮮,增長了氣焰,打到中國來再消滅它好呢,還是現在爭取主動,和朝鮮人民一起,在國外消滅敵人,保衛自己好呢?在國外消滅敵人「是有利於我們,也有利於我們的朋友,有利於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爭取和平民主的事業。」為保衛祖國,鞏固勝利,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計畫,我們必須主動地、積極地支援朝鮮人民的解放,使朝鮮成立獨立民主統一的國家。「朝鮮人民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敵人,朝鮮人民的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支持朝鮮和保衛我們祖國與保衛世界和平是一致的。因此,這樣的戰爭是正義的。」

他在報告中分析了與美軍作戰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困難,提出作戰指導原則。針對一些人害怕原子彈的思想,他說原子彈不可害怕,原子彈不是美帝獨有,蘇聯也有,並分析指出美帝使用原子彈「不得不有所顧慮」。高崗對出動朝鮮的軍事準備以及以志願軍名義和穿著朝鮮人民軍的服裝、番號等均提出了具體要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