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高崗在西北 第十三章 在邊區經濟文教建設中

抗戰時期邊區在敵人軍事進攻,經濟封鎖的情況下,高崗帶領全區黨政軍民,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號召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發動了中外馳名的延安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抗日根據地創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1930年前,陝甘寧邊區這塊土地,軍閥爭奪,土匪橫行,苛政如虎,雜捐如毛,煙毒遍地,民不聊生,荒涼凄慘。

邊區民主政權建立後經過不足十年的建設,到抗戰勝利前夕,老百姓異口同聲說:「政治民主,社會安定,男耕女織,豐衣足食」。劉志丹、謝子長先後犧牲後,高崗在黨中央、毛主席領導下,繼承了無數革命先烈的遺志,奮發努力保衛和建設這塊新地。從1925年開始鬧革命到抗戰勝利的20年來,他一直在這塊紅色寶地上鬧革命,搞建設,足及大部山山水水,南征北戰,東擋西沖,出生入死,披肝瀝膽,在血與火中奮鬥半生。

高崗接任邊區黨委書記後,除抓邊區黨的建設、政權建設、軍隊建設之外,特別注重抓經濟建設,把經濟建設放到突出的位置,當作第一件大事來抓,全面貫徹執行毛主席提出的「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號召,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1939年2月22日,為了發展邊區生產建設,以高崗為首成立了邊區總生產委員會,委員有高自立、王世泰、周興、毛齊華等。總生產委員會成立後,狠抓了發展生產和教育這兩個支持長期抗戰的關鍵,集中力量發展生產。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幹會上講的:「離開經濟工作而談『革命』,不過是革財政廳長的命,敵人絲毫也不會被你傷著的。」

總生產委員會,首先抓農業生產的發展,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這個問題,是中國歷代統治者最棘手的問題,也從來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歷代農民起義,吃不飽肚子是根本原因。特別是邊區所轄範圍,地瘠雨少,風多霜早,祖祖輩輩,衣不蔽體,食不飽腹,一遇天災人禍,屍橫遍野。從李自成造反推翻明王朝到共產黨領導人民的革命戰爭,以及高崗的親身經歷,深刻認識到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他說:「沒有糧,就要慌」,「農民鬧革命的熱情高,除了黑暗統治壓迫受不了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吃不飽。」

歷來十年九旱的陝甘寧邊區,經濟文化落後。邊區和中央機關從抗戰開始,公務人員逐年增加,經常保持7萬多人吃「皇糧」,最多增加到12萬之眾,占邊區總人口8%左右,平均4個多勞動力負擔1個脫產人員。這批人員的吃穿住行的生活用品和公務費,都要從邊區不足200萬人發展生產來保障供給,還要向前方支援糧、款、物,僅糧食一年就需20萬石左右。八年抗戰中,安置殘廢、複員軍人1.5萬多人,優待抗日家屬10萬多人,代耕的近2萬戶,經濟負擔相當沉重。農民說共產黨什麼都好,就嫌公糧太重。延川縣代理縣長李彩雲正在邊區開會被雷電打死,有的受傷。消息傳出後,有一農民說:「怎麼雷沒把老毛打死」。藉此發泄對征糧太重不滿情緒。公安處以反革命論處抓起來準備槍斃。高崗親自聽取彙報,並派人調查,主要是對公糧有意見。高崗將情況及時彙報毛澤東,遂決定放了農民。毛澤東對高崗說:征糧任務重,群眾有意見,借雷劈一事發泄不滿。人家說公糧任務重,這是實際情況,要允許人家講話,不要抓人。並說:「這個農民罵得好,高崗同志也反映得好。」「不然我們怎麼知道,共產黨人應該有這種實事求是的作風。」毛主席挨罵後,遂指示邊區將公糧由20萬石減為16萬石。

1938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對邊區實行全面經濟封鎖,停止了經費供給,又連年天時不利,累遭災害,收成不好。天災人禍,人禍天災交加,造成邊區經濟極度困難,外援完全斷絕,內地生產力不發達,要保障供給,對邊區黨政領導來說,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了邊區人民的生存、幸福,為了抗戰救國,邊區黨政組織始終把發展生產作為中心工作去抓,對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採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解放生產力,鼓勵農民種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創立了強國富民的延安精神。

抗戰開始後,邊區人民負擔大幅增加。當時,國民黨在邊區內搞「摩擦」,外邊對邊區實行封鎖,下令「不讓一顆糧食、一尺布進入邊區」。日本在河防進攻,飛機在延安等地輪番轟炸。邊區經濟處於極度困難時,毛主席針對國內時局逆轉的形勢,於1939年1月召開機關和軍隊幹部會議,發表了那篇著名演講:現在國民黨要困死我們,餓死我們。怎麼辦?我看只有三個辦法,第一是革命不下去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願解散,又沒辦法,大家等著餓死、凍死;第三是靠我們兩隻手,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大家共同克服困難。他講到這裡用右手有力地往下一砍,大聲說:「不要解散!那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中央成立總生產委員會,高崗為委員。

根據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方針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偉大號召,1939年2月,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高崗在會上作動員講話,提出開荒60萬畝的生產任務,號召機關、軍隊、學校和全區人民動員起來,開荒種地,增產糧食,豐衣足食,支持長期抗戰!

會後,高崗帶領全區黨政軍民,自己動手,艱苦奮鬥,開荒種地,開展了一次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大生產自給群眾運動。1939年春,邊區級機關、學校等開種荒地11萬多畝,到6月,共收穫雜糧一萬多石,蔬菜120萬斤,解決了兩萬多公務人員所需糧食的四分之一,蔬菜肉食部分自給,馬草自給一半。在生產自給運動中,高崗親自參加生產,領導生產。高崗在動員生產運動大會上說:「解決經濟困難,就要大家一齊干,短時間加重群眾負擔可以,長期下去群眾受不了。我們不能象國民黨那樣無止境的搜刮老百姓。」「我們要響應毛主席號召,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全邊區各行各業一齊行動起來,參加農業生產。人人都有兩隻手,勞動起來樣樣有。『新式武器鋤頭一把,豐衣足食麵向荒山』。參加生產,豐衣足食,兵強馬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在陝甘寧邊區黨的第二次代表會上,認真討論了發展經濟的問題,並作出《關於發展邊區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決議》和《關於深入鄉村工作的決議》,加強了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高崗對輕視經濟工作特別是農業生產的現象提出批評。他說,個別領導對農業的指導方面存在自流的現象,說農民祖輩是種地打糧,何必要我們抓,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閑事」。高崗針對不重視經濟領導的思想傾向,多次反覆強調黨和政府要重視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指出邊區的中心工作第一是發展生產;只有生產發展了,農民過上好光景,才有堅持長期抗戰的基礎。

高崗為《解放日報》寫代論《克服春耕運動中領導上的弱點》的文章,強調作計畫要結合農村實際,反對層層分配數字下達了就完事的做法。要使群眾知道實際利益,才能真心實幹。

1939年,在邊區首屆參議會上,根據高崗的意見,專題討論了發展生產的問題,通過了《陝甘寧邊區土地條例》和《發展國防經濟建設案》、《工作人員參加生產勞動案》。會上通過的「施政綱領」中,對發展生產作出法律性的規定。會議還提出發展經濟的總任務和完成任務的具體措施。

為推動大生產運動,1月,在延安舉辦首屆農業展覽,展出農業產品2000多件,顯示了邊區去年農業生產成果。高崗在展覽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號召大規模開展生產運動,大家動手,齊心協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渡過困難,保障供給,戰勝敵人。毛澤東在會上講話指出:「我們一面生產,一面戰鬥,一定能戰勝敵人。」「五一」國際勞動節時,又舉辦邊區首屆工業展覽會,展出手工業、礦業、機械工業等各種產品2400件,反映了邊區工業生產起步實績。當時負責邊區工業的吳生秀後來回憶說:高崗陪毛主席參加工業展覽開幕。毛主席讚揚邊區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建設都搞得好。這次工業展覽中有重工業、輕工業,邊區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做出這樣大的成績來,是非常有意義的,「真了不起的」。

大封鎖逼出來一個大生產運動。1939年大生產運動在邊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上至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下至能勞動的小孩,不分官兵、男女都有自己的生產勞動計畫和任務,大家一齊動手,為豐衣足食而戰。黨中央和邊區領導帶頭參加生產勞動,大生產自給運動首戰告捷,至9月,全邊區共開荒地105.5萬畝,超過原計畫75%;新修水地5490畝,植樹造林139萬棵,還建起供銷合作社121處。到年底,全邊區耕地達到1004萬畝,比抗戰前增加200多萬畝,糧食總產175萬石。畜牧也有大發展,羊子達到117萬隻,牛驢騾馬28萬頭,分別比抗戰前增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