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面復出:衝破「兩個凡是」的禁區 六、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第一次成了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數十年的貧困屈辱和血雨腥風終於換來了一個統一的、自主的、具有鞏固的中央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此,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歡欣鼓舞。

然而,幾乎所有的中央領導人都清楚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新生的政權雖然建立了,但是它能否長期存在下去,關鍵還取決於國家的經濟能否迅速發展起來,勞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能否儘快提高。新中國成立伊始所面臨的是飽經戰亂、百廢待興的艱難局面。在這個時候,擔負建設大西南,即四川、貴州、雲南和西康等省的重大使命的人,就是鄧小平。

鄧小平在北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慶祝大典,隨後又回到了西南地區的軍事前線,在那裡,他和他的戰友們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不但徹底消滅了西南三省的殘餘敵人,而且還一鼓作氣揮師西上青藏高原,在這塊還滯留在封建農奴制的土地上建立了人民的政權。

拉薩是矗立在青藏高原的瀚海戈壁上的一座堡壘,這裡有的是專橫蠻野的農奴主,有的是封閉神秘的紅衣喇嘛教徒,有的是國民黨逃亡後的殘存勢力,更有千千萬萬從未離開自已家園半步的百萬農奴們。

要在這樣一塊土地上建立人民政權,鄧小平和他的革命部隊無疑花了數倍的心血,他們克服了惡劣的自然條件,終於和平解放了西藏,為蠻荒的高原帶進了新中國的進步與文明。

全國戰事結束以後,中國開始了艱巨的國家建設和社會改造工作,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開始了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建設時期,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初的也是最好的一段時光,歲月被鮮艷的五星紅旗染成了火紅的顏色。

在全國劃分成的五大行政區中,鄧小平就任了西南行政區的主要領導——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第一書記。

西南行政區包括四個省——貴州、雲南、西康和四川。四川是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鄧小平就是生於廣安縣的四川人。

抵達四川他便將大西南的多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了。首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基礎——農業革命向他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主義國家的土地實行公有制,這意味著要在中國農村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要沒收查抄地主、富農的田地牲畜、犁耙和其他農具,還要公平合理地分給以前的僱農和短工,鄧小平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派出了工作團,真正深入到了貧農中間,了解民生疾苦,找出了貧農中的積極分子,喚起了他們的覺悟。正如鄧小平在中共八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談到的那樣:「動員農民自己起來,推翻地主的統治,分配地主的土地,使他們真正懂得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自己的領導核心,而不是政府簡單地下令把地主的土地轉移給他們……」

鄧小平在大西南出色地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分了地主的財產,而且也改造了人們的思想。

此外,鄧小平還集中精力處理了西南的黨務工作,使人民群眾得到深刻的教育,他在鴉片煙館多如牛毛的南方省份——雲南,更是顯示了一位共產黨幹部的魄力和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徹底地清除了這些毒害國民的深惡淵藪。

西南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作為行政首腦,鄧小平非常注重平衡眾多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關係。他經常召集少數民族幹部的座談會,認真聽取他們的呼聲並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時間到山區去考察民情,鄧小平是重於實踐的,在革命時期如此,在建設時間也是這樣。

1950年4月,鄧小平乘上了去首都的飛機,由於在土地改革和首次反腐化和浪費的運動中成績顯著,他受到了中央的讚揚。在第二年中央會議上,鄧小平根據自己在西南的豐富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在鄉村搞互助合作運動作為今後發展農業的措施」的建議,受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普遍讚賞,人們進一步認識到鄧小平在軍事之外的非凡的經濟建設才能。

由於鄧小平在西南地區卓有成效的領導工作,兩年之後,毛澤東把鄧小平調到了北京。鄧小平和他的全家住進了中南海的一座院落,這裡離毛澤東的住處「菊香書屋」只有幾十步之遙,鄧小平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接近,標誌著他政治地位的升遷,在以後十幾年的時間內,他一直住在這個威嚴的大院之內。

當鄧小平遷入新居幾天以後,中央政務院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選舉了這位西南來的強人為政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的上級是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這時的周恩來總理還兼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部長,繁雜的工作需要有人作為他的助手。

鄧小平與周恩來早在巴黎和上海的時候,就曾經很愉快的合作過。在這位中國著名的外交家的身旁,鄧小平不止一次地受過教益。周恩來是一位講究實效並且有極高政治才能的領導者,他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和傑出的調停左右政治分歧的才能。

與周恩來總理的合作,鄧小平很快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他成了中國政務院的發言人。在擔任國務院領導人期間,鄧小平以其服務於國家和人民的十倍的熱情來面對自己的工作,他早起晚睡,常常通宵達旦地坐在案前,香煙熏黃了他的指頭,也正是無數個這樣的夜晚,他的決心,他的政治謀略以及他對中國未來的設想,在孕育中走向成熟。

建國初期,中央著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建立了三個委員會,即憲法起草委員會、選舉法委員會和中央選舉委員會,鄧小平是唯一一個進入三個委員會的領導,他的任務是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關於選舉條目的報告。

在1954年9月份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由原來的政務院副總理成為國務院副總理,在與人民代表大會同時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鄧小平選進了常委會,一直到1959年4月。

這時,年過50的鄧小平活躍於各個領域,努力工作在政府、黨務、軍事、財政和外交部門,1954年,他更多地投身於政府方面的工作。

1954年,在黨中央的七屆四中全會上,劉少奇的講話引起了代表們極大轟動,劉少奇在講話中,提到了「高饒聯盟」,說這是兩個領導幹部的陰謀!

就此事,黨中央成立了兩個調查委員會,周恩來負責調查高崗,鄧小平調查饒漱石。1955年3月,在黨內會議上,鄧小平作了《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從頭講起了原委:

共和國成立後,高崗作為第一書記領導著中央東北局,日益滋生的政治野心,使他產生推翻劉少奇的願望,並將中國共產黨劃分為蘇區的黨和白區的黨,藉以製造分裂,攻擊劉少奇和周恩來。饒漱石原是華東局的領導,後來在京任中組部部長時與高崗日益密切,以後不久就出現了「反黨聯盟」的事。

鄧小平從開始就負責整個調查。高饒事件的處理過程中,這位能幹的中央書記處負責人的組織才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上,鄧小平負責這次重要會議的組織準備工作。在這次會議上,黨中央重新設立了總書記的職位,鄧小平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這一年他52歲。

1956年5月,為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他要向全體人民以及全世界證明: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與專制制度完全不同的。

毛澤東的講話發表不久,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學府的教師們都熱烈地響應。從5月8日到6月8日,中央統戰部和國務院辦公室聯合召開了工商界、新聞界、文藝界、科技文化教育界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共38次。與此同時,其它大城市也相繼邀集民主人士及高級知識分子座談鳴放、幫助黨整風。廣大黨外人士的意見基本上是誠懇的、正確的,但是也存在著一股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思潮。極少數人乘機攻擊共產黨的領導,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因此毛澤東等同志對階級鬥爭形勢的估計就逐步升級,5月15日晚上,毛澤東揮筆寫下了「事情正在起變化」的文章,說右派分子「他們不顧一切,想要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颳起一陣害禾稼,毀房屋的七級以上的颱風」,並作為黨內文件指示各級黨委要做好反擊準備。隨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全國正式開展了大規模的反右派運動。

1980年,鄧小平在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說:「1957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擴大化我就有責任,我是總書記呀。」在23年以後,鄧小平以一個政治家的磊落胸懷,毫無顧慮地展示了自己的勇氣,他公開作了自我批評,承擔了一定的責任,還給50多萬人平了反。在1980年1月16日他又補充說,「另外,我想提醒一下,1957年的反右鬥爭是必要的和正確的,簡單地說:鬥爭本身沒有錯,問題是過分把它擴大了。」

在全國範圍的反右鬥爭尚未平息之際,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