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面復出:衝破「兩個凡是」的禁區 五、關於政治體制改革

改革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改革要的是全方位的綜合效應。經濟體制改革呼喚著政治體制改革。

從1978年12月到1980年8月,中共中央在克服領導體制上的權力過於集中方面,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領域方面,採取了一些初步的措施。但是,這一時期的措施,多屬於消除「文化大革命」給中國政治體製造成的創傷,基本上是一個恢複期。在恢複中也有改革,但改革是單項的、淺層次的。

在這種背景下,鄧小平發出了要全面深入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強有力的信號。他說,我們之所以要改革,是因為在我們黨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弊端,嚴重地妨礙了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如不認真改革,就很難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我們就要嚴重脫離廣大群眾。如不認真改革,就不能適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過去發生的像「文化大革命」那種問題,今後就還可能發生。

鄧小平以他特有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戰略家的高度責任感和觀察社會問題超群的洞察力,從改革同現代化建設的關係、改革同國家長治久安的關係上,論述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和目的。

之後,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現行制度存在種種弊端。

弊端之一,嚴重的官僚主義。

官僚主義同我國實行中央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有密切關係,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各級領導機關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和管不了的事,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人浮於事,官氣十足,互相推諉,打擊報復,專橫跋扈等是其主要表現。

弊端之二,權力過分集中。

這是派生各種弊端的帶根本性的弊端。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或少數人,就使少數有權的人負擔過重,損害民主生活,從而犯各種錯誤,造成官僚主義現象和其它各種弊端。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而變成個人領導。

弊端之三,家長制現象。

家長製作風,除了使個人高度集權外,還使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組織成為個人的工具。

弊端之四,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

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某人不僅過分集權於一時,而且集權於終身。同封建主義的影響有一定關係,同我們黨一直沒有妥善的退休解職辦法也有關係。

為了革除上述弊端,鄧小平在談話中向全黨提出了肅清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任務,並著重提出對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實行6項重大改革措施。

措施之一,建議修改憲法,切實保證人民享有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不允許權力過分集中的原則在憲法中體現出來;

措施之二,建議設立黨中央顧問委員會;

措施之三,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央顧問委員會都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明確劃分各自的任務和許可權;

措施之四,建立從國務院到地方各級政府從上到下強有力的工作系統;

措施之五,改革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校長、所長負責制,分別實行工廠管理委員會、公司董事會、經濟聯合體的聯合委員會領導和監督下的廠長負責制、經理負責制,並實行院長、所長負責制;

措施之六,各級黨委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以上是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擴大會議上所作的重要談話《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部分內容,政治局擴大會議對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問題進行了討論。

鄧小平的談話提出了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根本綱領,揭開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序幕。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綱領的提出,是黨和國家在付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高昂代價之後所取得的偉大進步之一,它體現了黨中央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卓越構想。

1986年6月10日,鄧小平在聽取有關領導彙報經濟情況時指出:「現在看,不搞政治體制改革不能適應形勢。改革,應包括政治體制改革,而且政治體制改革應作為改革的一個標誌。」

他還說,「1980年就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但沒有具體化,現在應提到日程上來。」

鄧小平的談話說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切中了改革進程的要害。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策層立即活躍起來,理論界及一些實際工作部門也都以各自的角度展開了理論研究和調查工作。

根據鄧小平的建議,中共中央於1986年9月成立了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進行工作。同時,組織了各方面理論工作和實際工作人員,就黨政分開、黨內民主、機構改革、幹部人事制度、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法制改革的基本原則等專題組成了7個小組,進行各個專題的調查研究和論證工作。

而後出現的是政治體制改革研究的熱潮。

政治學界、經濟學界、法律學界及歷史、哲學、文化界的理論工作者投入了這場熱潮;有關部門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研討會、徵文等活動,大力促進這方面工作的交流和發展。不少人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設計方案上書有關領導或部門,以作為決策時的參考。

多年不見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又出現在改革的今天,這說明政治體制改革順應民心、順應歷史潮流!這種局面為政治體制改革藍圖的醞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它本身也表明中國的政治發展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1987年10月25日,中共十三大召開,黨中央提出了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宏偉藍圖。它凝聚著我們卓越的領導人、總設計師鄧小平和無數理論、實際工作者以及千千萬萬關注這場革命的人的心血和智慧。

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興利除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的近期目標,是建立有利於提高效率、增強活力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領導體制。」

報告指出,政治體制改革要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

第一,堅持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繼續完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職能,加強立法工作和法律監督,並加強人民政協組織的建設,逐步使國家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重大問題的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經常化,同時理順黨和行政組織同群眾團體的關係,更好地表達和維護各自代表的群眾的基本利益。對不完善處加以改革,使之趨於完善。

第二,實行黨政分開。黨政分開即黨政職能分開。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決策的領導和向國家政權機關推薦重要幹部。黨和國家政權機關的性質不同,職能不同,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不同,應劃清黨組織和國家政權機關的職能,理順黨組織與人大、政府、司法、群眾團體之間的關係。並且,中央、地方、基層的情況不同,實行黨政分開的具體方式也應有所不同。

第三,進一步下放權力。凡是適宜下面辦的事情,都應由下面決定和執行,這是一個總的原則。要理順三個關係,一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在保證全國政令統一的前提下,逐步劃清中央和地方的職責。二是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關係,按照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的原則,將經營管理權下放到企事業單位。三是黨、政府和群眾組織的關係,充分發揮群眾團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逐步做到群眾的事情由群眾自己依法去辦。

第四,改革政府工作機構。為了避免重走過去「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老路,這次機構改革必須抓住轉變職能這個關鍵,使政府對企業由直接管理為主轉變到間接管理為主,提高政府對宏觀經濟活動的調節控制能力,加強決策諮詢和調節、監督、審計、信息部門的工作。

第五,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變對「國家幹部」集中統一的管理現狀,建立科學的分類管理體制。這項改革的重點,是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即制定法律和法規,依法進行科學管理。

第六,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其基本原則是發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提高領導機關的開放程度,通過各種現代化的新聞和宣傳工具,增加對政務、黨務活動的報道,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全國性的、地方性的、基層單位內部的重大問題的協商對話,應分別在國家、地方和基層三個層次上展開。

第七,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要一手抓建設和改革,一手抓法制。逐步形成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新規範。民主和專政的各個環節,都應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鄧小平倡導的政治體制改革規範的基本藍圖和總體設計,宏偉而清晰,國外一些評論家認為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的步驟和內容出乎意料地詳細。

十三大的藍圖標誌著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面臨新的起點,它將使中國改革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