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袁世凱當上總統,唐紹儀南京組閣

就在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同一天,南京臨時政府也公布了由臨時參議院所制定的《臨時約法》。《臨時約法》共七章五十六條,因為袁世凱即將就任臨時大總統,因而南京的參議員們也緊趕慢趕,終於在老袁就任之前將條文擬定。

《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主共和的憲法性文件,它在第二條明明白白的寫著:「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在整個第二章,規定的全部是人民的權利,很有時代的特色,比清廷那個山呼萬歲、皇帝神聖不可侵犯的《憲法大綱》要進步許多。當然,這些是虛的,《臨時約法》中最具殺傷力的其實是關於大總統的權力限制問題。

本來呢,在南京臨時政府的組織問題上,章太炎、宋教仁等人是提倡責任內閣制,以限制總統的權力,但他們的主張遭到了孫中山的強烈反對。孫中山認為,責任內閣制只適合於和平時期,但現在是革命的非常時期,革命黨人怎麼能夠對自己信任的領袖設立防範的法律制度呢?孫中山還說,我不會聽從這樣的意見,高高在上,變成一個廢物,誤了革命的大計。所以,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南京臨時政府採用的是總統制。

說到這個內閣制和總統制,其實都是歐美國家的舶來品,這裡稍做簡介。西方國家民主革命之發源,最初是十七世紀中葉的英國革命,其中經過了數次反覆,最終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中將國王變成了議會的傀儡。換句話說,英國的國王雖是國家元首,但只是國家的象徵,並不掌握實際權力,權力則主要掌握在議會手中。因此,英國是民主國家卻非共和國家,因為他們的元首是繼承而非選舉產生的。

但是,國王不掌握權力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議會只具有立法權而不具備行政權。在多年的政治運作中,英國最終形成了政黨政治,哪個政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就由誰來組織政府,也就是通常說的「組閣」,這也就是歷史上最初的責任內閣制,首相和全體閣員對議會負責。

在英國革命一百多年後,美洲大陸的英屬殖民地也鬧起了革命,結果美國獨立,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國家。作為一個新生的國家,美國倒是毫無專制歷史的包袱,由此產生三權分立的民主政體也是因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所賜。美國的國會和英國的議會類似,但在行政權上,美國人卻獨闢蹊徑,那就是將國家元首和行政權合二為一,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總統制了。美國的總統並非由國會選舉產生,而是由各政黨推選候選人進行競選,獲勝者組織新一屆政府,與國會並無瓜葛。由此可以看出,在行政權力上,總統制比責任內閣制要寬鬆許多。

民主革命搞得最激烈的法國,卻將英美兩國的特徵加以調和並形成了另外一種獨特的體制,那就是法國既有總統,又有內閣總理。法國之所以有總統,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國家元首,而之所以要設立內閣總理並總攬行政大權,就是為了防止總統擅權。結果,法國的總統反成為了一個擺設,只具有象徵性意義(這裡的討論只限於二戰前,二戰後法國的政體又有了新變化,總統的權力增大不少)。

以上三種都是民主政體,在當時的世界各國中,還有一種打著民主旗號的特殊政體,這便是德國和日本的偽君主立憲制(這也是指二戰前)。之所以說德國和日本的政體是偽君主立憲,因為它們雖然在形式上和英國類似,但君主的權力卻和傳統專制國家沒有什麼兩樣,所謂的議會、內閣,都只是君主的襄助機構,正如憲法第一條的規定,君主的權力至高無上。

在清末預備立憲時,清廷的本意是想學德國和日本的模式來糊弄一下老百姓,但結果卻是「假立憲引發真革命」,因為民主一旦出生便會自行生長,當權者要是讓民眾嘗到了民主的滋味,那立憲的進程就不會按當局所設計的發展,清朝的覆滅其實就是證明了這個道理。最後,武昌起義一聲炮響,全國各地群起相應,這時清廷匆忙間制定《十九信條》,想學英國搞君主立憲的真民主,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不管是真君主立憲還是假君主立憲,在中國都行不通,因為革命黨第一個要求便是要共和,不要皇帝,更不能要一個滿人皇帝,因此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對立憲制基本不予考慮。但是,中國畢竟是個有著上千年專制歷史的國家,如何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民主政體也的確是個難題。當時的南京臨時政府便在責任內閣制和總統制之間來回搖擺,最終在孫中山的堅持下採取了美國的總統制。

隨著清帝的退位,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下孫中山等人又犯愁了:這袁世凱是箇舊體制下的舊官僚,對民主共和制度可謂是一無所知,如果按照總統制來運作的話,弄不好就會權力失控,搞出個新的皇帝來。於是,南京方面又將《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的總統制改成了《臨時約法》的責任內閣制,這時的大總統名義上雖然好聽,但他的權力卻受到內閣總理特別是參議院的嚴格限制,這顯然是南京革命黨人為防範袁世凱而特意量身定做的。

對於南京臨時政府頒布《臨時約法》,袁世凱也並不在意,只要他先當上了臨時大總統、取得合法地位,南京方面發來的文件一切都好說,他都一概同意。畢竟,現在那邊搞出來的東西都是臨時的,到時候老袁真幹上了總統,到時凡事都要一切重來的。要知道,翻雲覆雨,一手遮天,那可是袁世凱的強項。

《臨時約法》頒布後的第三天,袁世凱便按照約法第43條,向南京臨時參議院舉薦唐紹儀為國務總理並組織新內閣。本來呢,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南京的革命黨是很想拿下總理這個職位的,但由於孫中山和黃興在民國初建時遇到頗多的挫折(主要是經費、派系等問題,後敘),因而在政治上也漸趨消極,他們無意去競爭國務總理這個職位。

袁世凱提名唐紹儀做內閣總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唐紹儀早年在美國接受教育,外加上他又是廣東人,因此比較容易被南方革命黨人接受。3月11日,臨時參議院的會議上,袁世凱的提議順利通過。

說起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卻要簡單的介紹一下。唐紹儀,字少川,廣東香山人,生於1862年(同治辛酉年,也就是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後上台的那年),與孫中山是地道的老鄉。唐紹儀的父親在上海經營茶葉的買辦,其族叔唐廷樞做過上海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的總辦,唐家算得上是一個熟悉洋務、思想開通的家族。

在很小的時候,唐紹儀便在上海讀書,接受新學知識。1874年,年僅12歲的唐紹儀作為清廷第三批官派留學的幼童前往美國,由此在美國念完中學並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前面提到的蔡廷干也是香山人,是第二批留美幼童)。可惜的是,由於國內頑固派們的阻擾和責難,這些留美學生在未完成學業的情況下便被全部召回。唐紹儀在美國呆了7年多,回國的時候只有19歲。

由於學業未成,李鴻章覺得這批半拉子「海歸」閑置可惜,於是便將這批人分別送到天津的各洋務學堂回爐再造,譬如蔡廷干被送到天津水師學堂,後來進了北洋艦隊;唐紹儀也得以繼續深造,並於1885年進入天津稅務衙門任職。袁世凱在擔任清廷駐朝鮮通商代表的時候,唐紹儀被派往朝鮮協辦稅務,由此與袁世凱結下不解之緣,並一直追隨袁世凱,成為袁總統的老部下。

在袁世凱的幫助下,唐紹儀在仕途上也是一帆風順,他先後做過外務部侍郎、奉天巡撫和郵傳部尚書。1908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踢下台後,唐紹儀作為袁世凱集團的重要成員,也就自覺的辭職賦閑,直到袁世凱再度出山。在同南方革命黨的談判中,唐紹儀一直擔任南北議和的總代表,足見袁世凱對他的信任。

萬事開頭難,首任總理不好當。3月25日,唐紹儀到達南京,開始組閣工作。由於民國剛剛建立,派系林立,南北衝突,因此唐紹儀首先要做的是調和各派系矛盾,在權力分配上達到平衡。為此,唐紹儀提出將南京臨時政府的九部分為十三部,除了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教育七部外照舊外,將實業部分為工業、商業和農林三部,另將商業部拆分為交通和郵電兩部。

唐紹儀分拆各部的目的,無外乎可以多安排幾個部長,調和些人事安排上的矛盾。可惜的是,唐紹儀的提議很快遭到臨時參議院的反對,參議員們最後只同意將實業部分為工商和農林兩部,郵電仍屬交通部,不必分離。因此,南京臨時政府便由最初的九部變成十部。

在內閣各部總長的人選問題上,唐紹儀也頗為思量。首先是陸軍總長的位置問題,非常棘手。按南方革命黨人的想法,黃興既然不做內閣總理,那他作為南方軍界的領袖,就應該擔任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但陸軍總長這麼重要的職位,袁世凱豈能讓革命黨人染指?袁世凱的意中人乃是他的心腹大將段祺瑞,他聲稱:「如果段不能擔任陸軍總長一職,他就辭去大總統一職。」南方革命黨人聽後群情激奮,反非要爭這個職位不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