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福建 第一百四十二章 死生(四)

秋日的殘陽將最後一抹光照在永安城頭,照亮半牆碧血。煙熏火燎過後的城牆已經殘破,堞樓上的戰旗卻依然倔強地隨風招搖。

「破虜」兩個字,針一樣刺痛入侵者的眼睛。

張弘范、達春、咬柱、乃爾哈等北元宿將站在永安城西側的土丘上,輪番用一隻崖山之戰繳獲來的千里眼,觀察著永安城的情況。雖然此刻參與攻城的大部分都換成了新附軍,短時間內根本沒有拿下永安的希望。但諸將還是被守軍身上表現出來的勇悍所震動。

縱使號稱對南人稟性最熟悉的張弘范,也無法把守城的破虜軍將士和攻城的新附軍將士聯繫在一起。同是四等南人,守城的破虜軍就像一群受了傷的豹子,雖然傷口處不停有血滴落,但一舉一動,都透著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而攻城的新附軍,則像一群喪家的惡狗,吼叫得很瘋狂,伸出的爪牙卻沒有任何底氣。

「行了,鳴金收兵,今天就攻到這!」達春看了一會,自覺沮喪,自作主張地下達了收兵命令。

張弘范看了看達春,沒有說話。借著望遠鏡的鏡桶,遮住了眼中的不滿。

清脆的鑼聲從元軍本陣響起,攻城的隊伍陸續撤回,留下了滿地的屍體。

達春猛然意識到了自己是在越權指揮,不好意思地賠了個笑臉,貼近張弘范的耳邊低語道:「反正都元帥也只打算佯攻,今天到此為止吧。再下去,我怕吳有用那傢伙,只會給大帥丟人!」

「他本來就是出來丟人現眼的,吳有,右丞大人,難道不知道吳有,在南人的話里就是沒有么。」張弘范笑了笑,順著達春的口風損了擔任攻城任務的新附軍萬戶吳有用一句,彷彿根本沒介意方才達春貿然所為。

「啊,吳有就是沒有啊!」幾個蒙、漢將領一起笑了起來。剛才大夥都意識到了達春越權,唯恐兩家大帥鬧將起來令大夥跟著難堪。此刻見張弘范輕描淡寫地將話題揭了過去,佩服之餘,紛紛打趣起新附軍將領的名字來。

「照大帥這麼說,吳有就是沒,他們吳家三兄弟,有德、有才、有用,就是沒品味,沒學問、沒用途的雜種廢物了!」蒙古萬夫長咬柱大笑著說道。

人群中響起一陣狂笑,有人捂著肚子,伏在了馬背上。

吳氏三兄弟都是大宋地方名士,蒙古人剛一南下,就組織人馬迎上去表示效忠。半輩子都在靠拍馬屁過活,花了十幾年,才拍到了新附軍下萬戶的職位上。這種人,非但被大宋百姓唾罵,就連他的主子也瞧之不起。軍中諸將一有時間,就拿著三兄弟當猴子耍。但吳氏三兄弟卻不以此為恥,反而以被萬夫所指,視為一種「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榮耀。

聽著眾人放肆的笑聲,隊伍外圍的黎貴達臉色慢慢變得難看,側轉馬頭,慢慢向遠方挪去。

剛走出幾步,就聽見張弘范在背後叫道,「貴達,你過來,看看那是什麼!」

「是!」黎貴達殃殃地答了一聲,撥回了戰馬。稱人名而不稱字,雖然聽著親密,卻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張弘范這麼叫他,讓他心中愈發感到不舒服。

張弘范看看黎貴達的神色,尷尬地拍了自己腦袋一下,笑著說道:「嗨,我是個粗人,一直忘了詢問,黎將軍表字為何?」

如此一來,反而讓黎貴達覺得自己過於小氣,笑了笑,訕訕說道:「末將表字適之。大帥稱末將之名,亦無不可!」

「適之,你來看看,城頭上那串旗子是什麼意思!」張弘范拍了拍黎貴達的肩膀,把望遠鏡親手遞了過來。

這一拍一遞,立刻將黎貴達滿腔怨氣拍得煙消雲散。誠惶誠恐地用雙手將望遠鏡接過,舉起來看向永安城頭。

刷地一下,一串青綠色的信號旗,被望遠鏡拉到了近前。三面角旗,一面方旗,顯然是剛剛升起來的,伴著號角聲還在繼續向旗杆頂端行進。

「東方來了援兵,約八千人,從太史溪而來,自東北方的水門入城!」黎貴達放下望遠鏡,低聲回稟。

「何以見得?」達春疑惑地問了一句。蒙古軍也有一套類似的用旗鼓傳遞號令的方式。卻不像對面破虜軍那樣,表達的意思那麼清晰,連人數、方位都一清二楚。

「東方屬水,所以是青綠色。」黎貴達一身所學,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對著兩個主帥,滔滔不絕地賣弄道,「三角旗每隻代表人數一千,方旗代表五千,所以加在一起就是八千人。旗子鑲了一圈金邊,意思是友軍,如果沒有金邊鑲嵌,則意味著來者是敵非友。先向上,再向下……」

片刻間,破虜軍的整套旗語被黎貴達解釋了個清清楚楚。他有心賣弄,將自己在軍中使用旗語的心得一併講了出來,「白天用旗幟,晚上用燈火。放在高處,輔之以望遠鏡,方圓數里,敵我兩方動向可以一清二楚。如果放幾個觀察哨在附近山峰和城中雕斗之上,彼此以旗幟聯絡,幾十里內外的軍情,頃刻間可傳送到主帥眼裡!」

「啊!」張弘范和達春同時發出一聲驚呼,同時來抓黎貴達手中的望遠鏡。兩手相遇,又各自縮了回去。

「都元帥請!」達春客氣地後退半步,做了個請的手勢。

「如此,末將心急,就先掃兩眼,然後再與中丞大人商量!」張弘范客套了一句,從黎貴達手中接過望遠鏡,向四外山丘掃去。夕陽下,遠山靜悄悄的,方圓幾十里,沒有任何怪異建築。

張弘范一顆提在嗓子眼的心又落回肚內,笑了笑,將望遠鏡傳給了達春。達春舉起望遠鏡,重複了一遍張弘范的動作,笑著把望遠鏡向其他將領傳去。

「文賊做事,一直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張某不得不防啊!」張弘范搖搖頭,一邊策馬向大營走,一邊自我解嘲般說道。

「是啊,文賊……」達春搖搖頭,做出一幅痛苦不堪的表情,「天知道此賊怎麼突然開了竅,掌握了這多古怪本領。」

「豈止是文賊本人,就連他麾下的將領,也都像吃了什麼靈丹妙藥般,轉眼就長了見識,由紙上談兵的廢物變成了名將!」

「是啊,想那李興當年,不過是一個廢物,到了文賊麾下,居然殺得范文虎十幾萬大軍望風而逃。楊曉榮當年也與吳氏兄弟一般,被文天祥拾搡了一次,居然就會用起兵來,連老夫都差點招了他的道。那個蕭鳴哲更是了得,老夫苦心孤詣設了個套給他,他前腳踏進來,發現事情不妙,當即壯士斷腕,留下千餘人與老夫周旋,帶著大隊人馬逃了出去……」達春一邊搖頭,一邊不甘心地總結道。

兩年來,蒙古軍依舊像原來一樣勇悍,新附軍依舊像原來一樣沒用。但對面的破虜軍,卻越戰越強,越戰越強,非但普通士兵越來越難纏,領軍的武將也快速成長起來。親身體驗到其中的變化,令達春對未來充滿憂慮。

「就連這個黎將軍」張弘范回過頭,眼睛向正在蒙古諸將中間繼續賣弄旗語知識的黎貴達掃了掃,低聲對達春說道,「也是個人才,加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為右丞麾下的一員虎將!」

「他對戰場機會把握得穩,出手迅捷狠辣,豈是一個虎將可局限。可惜,就是功利心太重,見好處就鑽,又沒有擔當,也難怪文賊不肯重用他!」達春低聲應了一句。用其才而不齒其人,這是蒙古人對投降者的一貫態度,無論黎貴達多賣命,也改變不了在達春心中已經定格的形象。

「哦,他對眼前戰局怎麼說?」張弘范顯然對黎貴達非常感興趣,夾了夾馬肚子,靠近達春,鄭重地詢問。

他本來就是投降者的後代,對黎貴達沒那麼多成見。對其急欲表現的行為,也很理解。相對人品,他更關心黎貴達對眼前戰局的考慮。如果不是與達春各不統屬,他早就下令將黎貴達調到自己身邊來聽用了。

「他說,眼前之局有些亂。」達春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是一些把破虜軍抬得過高的書生之見,說說而已,都元帥不必拿他當真。」

「無妨,畢竟他在破虜軍裡邊混過,比我們更明白文賊底細!」張弘范擺擺手,大度地回答。心中暗罵達春大意,這麼重要的人物提出了意見,居然不早些告訴自己。

「他認為,呂將軍擋不住陳吊眼。而陳吊眼雖然是個莽夫,卻有些急智,未必會如我們所願!」達春笑著將黎貴達的建議轉述給張弘范。

這個建議是黎貴達三天之前,見元軍改主攻為佯攻時所提。其時黎貴達的原話是,「張大帥此番布置,未免太一廂情願。」但被達春認為是挑撥之詞,所以刻意把這個建議壓了下去。

「這……?」張弘范的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疙瘩,臉色快速變了幾變,瞪大了眼睛問道:「此話何時所說?」

「三日前,怎麼,都元帥認為有何不妥么?」達春楞了楞,狐疑地問。呂師夔和張弘范的弟弟張弘正此刻並在一路,帶著十幾萬人馬。雖然其中有一大半是跟著混吃喝的新附軍,但隊伍中能戰的探馬赤軍和漢軍精兵,也不下五萬。以兩員名將帶著如此多士兵攔截一個山賊出身的陳吊眼,在達春眼裡已經是小題大做行為。在他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