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冷笑的貓 平行英國概論

時值二十世紀之末,這裡是平行世界中的英國。

我們的話題,不妨便從「貓」展開。一九七二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伯提出了震驚全球的「測不準原理」,隨後又有「薛定諤之貓」這種有趣的佯謬。既然這部小說並不是物理學的科普讀物,所以本作者勢必規避那些對量子力學的長篇大論,否則難免會惹得讀者不快。因之,我們只簡單講講這個新奇的理論是如何激起了千層浪,讓全不相干的詩人和夢想家們獲得了爭奇鬥豔的舞台。

有關那個「貓樣謬」的背景知識大略如下:一隻貓被放進了箱子裡面,其生死完全是由箱子中的放射性物質決定。一旦那物質衰變,貓就會中毒死去。直到觀測者開箱確認之前,貓都是生死不明的狀態。如此一來,便有了兩個宇宙。一個宇宙裡面是觀測者高興的觀測者,意味著活著的貓;另一個宇宙裡面則是傷心的觀測者,意味著死去的貓。

換言之,如果電子要跳到另一個能量層卻失敗了,一個新的宇宙便會隨之而來。(能理解乎?)這個劃時代的學說不僅讓科學界異常驚嘆,更讓喜好幻想者欣喜若狂——雖然他們的理解未必正確。

那些躲躲藏藏、對現代科學避之唯恐不及的空想詩人們所描繪的幻境——和「現實」不同的另一個「世界」——就這樣被現代科學給證實了。最尖端科技的知識體系無法再否認世界經常存有分歧的可能。而且,除了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很可能還存有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到底那個世界是隨著悲觀者的觀測而出現,還是隨著樂觀者的觀測而出現,此事尚無定論。我們唯一確知的是,接下來將要開始的故事,其舞台不是「此世」,而是和「此世」齊頭並進的「彼世」——平行世界中的英國。如此繞來繞去,無非是希望讀者理解,「彼世」中的英國,其歷史沿革、科技進展甚至文化風俗、人民生活等雖跟「此世」近似,卻總歸有些不同,頗有些鏡像對稱的意味——鏡子裡面的內容,畢竟總會有些扭曲。

拿文學方面來說,「彼世」中的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是個喜劇——哈姆雷特和弄臣郁利克的骷髏有來言有去語,那感覺酷似雙簧,總是讓觀眾們開懷大笑;而柯南·道爾勛爵則更是創作出了第五部長篇作品《福爾摩斯的冒瀆》,留下那位大偵探的又一項豐功偉績。

再說音樂界的差異呢,大概有以下幾點:約翰·列儂沒有移民美國,所以當然就沒遭到暗殺,時不時便有驚世駭俗的舉動,大受群眾熱愛。同樣,那個由四人組成的披頭士樂隊沒有解散,而是繼續以令人驚艷的姿態維持,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老去。又比如那位英年早逝的吉米·亨德里克斯……唉,這簡直說都說不完啊!反正,就流行音樂而言,那個世界的情況相對要更好一些。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社會狀況。

「彼世」中的英國,其經濟長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且曠日持久,人人情緒低落,和「此世」相比無疑是慘淡更甚。工黨雖然使出渾身解數,推行了各種福利政策,卻只白白增添了懶漢和腹黑者的人數;而保守黨的稅制議案則直接促成了中下層人民的激烈抗議。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彼世」的英國都只會日益讓人覺得無藥可救。

各地——尤其是首都地區——屢屢出現兇惡而巧妙的犯罪,這足以反映社會狀況的極度不安定。然而,負責打擊犯罪的警察機構竟然腐敗至極,搜查部就只流行「一籌莫展」和「貪污受賄」這兩種情況。面對持續增高的犯罪率和失業率,政府坐卧難安,恨不得將之一舉解決,決定大幅增加警探的人數,放寬其錄取標準,哪知事與願違,結果大大的不如人意。街頭的不良青年、朋克族甚至有前科的失業者紛紛加盟了蘇格蘭場,使警風敗壞得更加快了。

頂替墮落的警察受到人民信賴的,是民間的私家偵探。就我們這個世界而言,「名偵探」云云都只居住在理想國里,但他們在平行世界的英國則是實際存在,而且非常活躍。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偵探組建了一個協會,只要加盟便會受到英國皇室的特別優待,賜予終身貴族的身份和「偵探大師」這一榮譽稱號。

久而久之,「偵探大師協會」就成了一個官方認可的組織,偵探大師的社會地位亦被牢牢地確立下來。市民們都喜歡拜託偵探大師來幫忙破案,不再理會那些只懂得屈打成招的無能警察。

平行世界的英國有這樣一句流行語:「有錢的登門,沒錢的上場。」這裡「場」當然說的就是蘇格蘭場,而「門」則是指倫敦西北部的諾丁山大門——這裡聚集著大量的偵探事務所。隨著「愛德華法」被議會通過,偵探大師享有了七十二小時的偵辦優先權,倫敦警察至此徹底變成了「偵探大師協會」的附庸機構。

這項奇特的特權法案會被批准,表面上是「當代第一名偵探」——偵探大師克里斯朵夫·布朗寧勛爵——偵破了攸關國家機密和皇室醜聞的「卡里奧斯特羅之棺」一案,影響到了議會決策;然而,如果要由一位比較慎重的歷史學家來論述民間偵探和警察之間的關係的話,相信他一定會提到另一位無比尊崇的名人。

這個人不用猜了,當然就是愛德華七世,他的上台使空前繁榮的維多利亞王朝告一段落。雖然他執政的時間不長,但他很早就開始積極接觸公務,四處奔走以維持歐洲的和平。其高明的政治手腕甚至受到了激進派的嘆服,各國政要都盛讚他是「Peacemaker Edward」——調停者愛德華。而且,他愛民如子,各個階層都一視同仁,本人又熱愛運動,算是歷屆國王中最受好評的一位。

平行世界中的愛德華七世,跟我們這個世界的差別不大。但那個世界畢竟是由另一個選擇所導致的,所以總歸是有些區別。平行世界中的「調停者愛德華」對另一個「Peacemaker」——左輪手槍——的興趣頗大。換言之,英國君王的「典雅愛好」被拓寬了,除了獵狐,搜捕犯人的「偵探工作」亦是其中之一。

後世的歷史學家提到了一些愛德華七世的業餘偵探成就,但我們沒有富裕的時間和空間詳說。唯一需要提到的是,這位國王嘔心瀝血所確立的制度,許多年後變成了該國司法系統的基礎制度。

和「此世」如出一轍,平行英國的愛德華七世沒有再提倡什麼君權神授論,犯下忤逆時代的錯誤。而且,他也沒有像喬治三世那樣控制議會,把議會變成幫腔。

但是,這位愛德華七世是一個玩物喪志的人,只要碰到了感興趣的領域,便會忍不住迷失自我。平行英國的愛德華七世的壽命增加了一年時間,所以他趕上了一九一一年,見證了那項使下議院職權超過上議院職權的著名法案被議會通過。當時,他聯合了平素交好的兩院議員向議會商討,要求以「諮詢偵探制度」的通過來換取民主法案的通過,果然順利如願。根據「諮詢偵探制度」的規定,一旦警方的調查遭遇困境,便要去諮詢指定的民間偵探。這位愛德華七世深受當時名播四海的福爾摩斯的影響,而後者常以「諮詢偵探」自詡,這便是這項制度的名稱由來。

愛德華七世當政的時間很短,卻一直殫精竭慮地提高民間偵探的地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英國議會通過了以「諮詢偵探制度」為藍本且更具特權意味的「偵探大師」法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該法案後來沒有被冠以起草者阿道夫·梅森勛爵的名字,而是使用了半世紀前的君王之名,稱為「愛德華法」,以彰顯那位偵探國王在英國史上的粲然光芒。

「偵探大師」制度正是由此而來,其中出類拔萃、臻至頂峰者便是「偵探皇帝」。「偵探皇帝」每三年評選一次,先由上議院的司法貴族委員會根據破案分數來進行提名,最後由國王親自任命。

「偵探皇帝」從根本上掌握著「偵探大師協會」和司法、警察機構,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這一要職最初是由福爾摩斯之子——儘管總有人懷疑其出身——來擔任的,他退休後則由前文提到的克里斯朵夫·布朗寧勛爵續任。時至今年,又到了「偵探皇帝」的評選年度,幾位破案分數略次於布朗寧勛爵的偵探大師都被列進了候選人的名單,引發熱議。

有哪個偵探大師不想登上「偵探皇帝」的王座呢?不過,就算享有各種保障和特權的他們尚未登上王座,亦早已讓那些低級別的警察眼熱到不行。這些人表面上固然對偵探大師們服服貼貼,心底里恐怕卻是很得透了。

話說回來,這個不負「偵探王國」美名的平行英國,眼下正面臨著一些狀況,其中尤以兩件和偵探相關的事情最受到市民關注。

其中之一當然就是「偵探大師百年祭」了。須知,今年乃是官方第一次公布福爾摩斯案件《血字研究》的一百周年,那個「偵探大師百年祭」紀念活動正是要讚頌以福爾摩斯為首的一眾名偵探們的赫赫功績。該慶典的舉辦時間是十二月,不僅是平行英國的偵探大師們會如期前來,全球各地的名偵探都會趕赴倫敦,出席會議和慶功酒宴。

而另一件事呢,則是一件令那些沾沾自喜其百年輝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