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二 朝鮮戰爭大事記

1.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

2.6月27日,美國政府即發表聲明,武裝干涉朝鮮,並派遣第七艦隊入侵我國領土台灣。

3.6月28日,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分別發表講話和聲明,反對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和入侵中國國領土台灣。

4.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非法決議,組成「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擔任總司令。所謂「聯合國軍」共有16國軍隊,主要是美國軍隊,另外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等國也派了少量軍隊。

5.7月13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決定抽調第13兵團第38、39、40、42軍,炮兵第1、2、8師,以及高射炮兵、工兵、運輸兵(汽車)等各一部,共2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

6.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推進至洛東江一線,解放了朝鮮半島南部廣大地區。

7.9月15日,美軍發動仁川戰役,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轉入戰略退卻。

8.9月30日,周恩來總理在慶祝國慶節大會上警告美國,中國人民對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不會置之不理。

9.10月3日,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就朝鮮戰爭問題,申明中國立場:「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

10.10月7日,美國侵略軍不顧中國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

1.10月8日,毛澤東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迸發。同時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2.10月15日,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談,決定不顧中國警告,迅速佔領全朝鮮。

3.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

4.10月25日,中共中央作出組成志願軍領導機構的決定。任命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鄧華兼副政治委員,解方為參謀長,原政治部(主任杜平)、後勤部及其他機構的負責同志均照舊負責。

同日,抗美援朝戰爭打響。

5.11月5日,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我殲敵1.5萬餘人,挫敗了敵人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狂妄企圖,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6.11月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轄第20、26、27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宋時輪率領下入朝參戰。

1.11月13日,志願軍黨委召開會議,制定作戰指導方針和下一步作戰部署。

2.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

3.11月28日,中國代表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控訴美國武裝侵略台灣的罪行。

4.12月26日,李奇微接任死去的沃克中將職位,擔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

5.12月31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發起第三次戰役,突破敵軍「三八線」陣地,佔領漢城,共殲敵1.9萬餘人,解放了三七線以北廣大地區。

1.1951年1月8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國情咨文,鼓吹堅持侵朝戰爭,積極擴軍備戰。他要求美國國會將現役兵力增至350萬人,每年生產5萬架軍用飛機和3.5萬輛坦克。

2.1月21日,志願軍航空兵首次進行空戰。

3.1月25日至4月21日,第四次戰役,將敵人阻止於「三八線」附近地區。此役,中朝軍隊共殲敵7.8萬餘人。

4.2月7日,中央軍委為堅持長期作戰,提出輪番作戰的方針。

5.2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入朝。

6.3月1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入朝。

7.4月1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入朝。

8.4月11日,麥克阿瑟被撤職,李奇微接替其職務。

9.4月22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起第五次戰役。

10.5月19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洪學智兼任司令員,周純全任政治委員。

11.5月26日,毛澤東主席提出對美英軍作戰,目前應實行小包圍,打小殲滅戰的原則,還將上述思想形象地譬喻為「零敲牛皮糖」。

12.6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轄第67、第68軍)在司令員楊成武、政治委員張南生率領下入朝。

13.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

14.8月18日,敵發動夏季攻勢,我軍進行夏季防禦作戰,我軍開始進行反「絞殺戰」鬥爭。

15.8月19日,美方武裝人員在中立區槍殺我方軍事警察排長姚慶祥。

16.9月4日,志願軍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明確提出樹立陣地戰的作戰思想。

17.9月29日,敵發動秋季攻勢,我進行秋季防禦戰役。

1.1月1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和朝鮮人民訪華代表團抵北京。

2.1月28日,我軍開展反細菌戰鬥爭。

3.1月29日,志願軍司令部發出戰術指示,強調開展狙擊活動。

4.2月17日,停戰談判第五項議程達成協議。

5.3月26日,志願軍司令部發出關於鞏固陣地和相機擠佔地方的指示。

6.4月28日,杜魯門任命馬克·克拉克接替李奇微任聯合國軍總司令。

7.6月11日,陳賡奉調回國,任軍委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由鄧華代理志願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8.7月11日,宋時輪、楊得志等各有任職。

9.9月18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發起秋季戰術反擊作戰。

10.10月14日,為破壞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正在進行的戰術反擊作戰,聯合國軍發動了極其猛烈的所謂「金化攻勢」。志願軍在金化以北上甘嶺地區,依託坑道工事進行了極其頑強的防禦作戰,即有名的上甘嶺戰役。

11.至11月25日,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金化攻勢」,守住了陣地,並殲滅了敵人有生力量2.5萬餘人,創造了依託坑道工事進行堅守防禦作戰的光輝範例。

1.1953年2月7日,毛澤東主席在全國政協第一屆第四次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嚴正宣告:「只要美帝國主義一天不放棄它那種橫蠻無理的要求和擴大侵略的陰謀,中國人民的決心就是只有同朝鮮人民一起,一直戰鬥下去。」並說:「美帝國主義願意打多少年,我們也就準備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

2.2月10日,美第8集團軍司令易人。美陸軍助理參謀長馬克斯韋爾·泰勒接替退休回國的范佛里特,擔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指揮官。

3.2月22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致函金日成元帥和彭德懷司令員,要求交換病傷戰俘。

4.5月13日,我軍開始進行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一、二次進攻作戰。

5.6月19日,金日成元帥、彭德懷司令員致函「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要求立即追回李承晚集團以「釋放」為名擅自扣留的朝中被俘人員,並保證絕對不再發生同類事件。29日,克拉克致函金日成元帥和彭德懷司令員,承認李承晚集團扣留中朝方被俘人員是一嚴重事件,並聲稱正在繼續追回被扣留的人員,但實際上並未採取任何有效步驟來實現其諾言。

6.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到27日結束。此戰役我軍突破了韓軍寬達25公里的堅固防線,擴大陣地面積達140平方公里,共斃傷俘敵5.2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談判鬥爭,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7.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