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跟志願軍學習如何補「短板」 志願軍後勤有哪些創新

前方打不贏,嘴巴談不贏,李奇微就將眼光投向了志願軍的後方。

李奇微的判斷是——天空是美國人的。我利用空中的絕對優勢,延伸到你的後方,將你的後方炸癱,將你的後勤炸完,讓你的前線軍人吃吃不上、喝喝不上、穿穿不上、用用不上,槍成了火棒棍子,手榴彈有「手」沒「榴彈」,人人餓著肚子,光著膀子,那還打什麼仗!

李奇微司令官用了一個很形象的說法,說這一辦法就如將絞索套在志願軍的脖子上——打不垮你,就絞死你。

這就是李奇微的「絞殺戰」。

美國人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由起初的被牽著鼻子走,不自覺地轉變為「遵循」毛主席的軍事戰略——你甩你的手榴彈,我扔我的大炸彈。

照現代商戰的說法,就是——發揮比較優勢。

這一戰法,不同於過去的硬碰硬,而是硬碰軟。需要說明的是,美國軍隊的「硬」可不同於志願軍的「硬」。志願軍的「硬」是氣足,是血肉之硬;而美國軍隊的硬則是金剛鑽,是鋼鐵之硬。美國軍隊一旦找准了自己的硬,發揮自己的硬,中國軍隊就很難抗拒。況且,美國軍人這次找准了志願軍的命門——後勤。

美軍不是吃素的,的確稱得上是世界上的一流軍隊,有高人,有戰略家。這一戰略,不但找准了美國人的長板,也找准了中國人的短板。

且,飛機這個長板,那是美軍中最長的長板了,中國軍人干著急,沒脾氣;

且,後勤這個短板,中國人太短了,短到短期內很難長起來。

看看海灣戰爭,美國人是如何發揮空中優勢的,就清楚了。

打現代商戰,企業家也應該從中美雙方的高手過招中,學會如何運用戰略。

這樣,美國那2000多架飛機,如同夏天的蜻蜓般,漫天亂飛,尋找中朝軍隊的橋樑、鐵路、汽車等。一旦發現疑似目標,就是一通鋪天蓋地的轟炸。

朝鮮戰爭期間,共有10萬噸美國炸彈,落在僅有1000多公里的朝鮮鐵道線上。

據測算,這相當於平均每公里鐵路線投放100噸炸彈,也就是每10米投放1噸炸彈。10米1噸,基本上是將炸彈一個個沒有間隔地沿著鐵路線排放。

一排就排了1000公里。

這,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空前紀錄。

別說軍隊、鐵路、橋樑,就是鑽洞的兔子,也早炸沒毛啦!

看看海灣戰爭,美軍轟炸伊拉克軍隊,就是那個陣勢。

美國軍人出狠招了。

中國軍人怎麼辦呢?

近乎原始的中國後勤,怎麼應對呢?

其實,從一開始,中國後勤就是在被動中主動應對。中國軍人幾乎連真正的現代化戰爭都沒打過,更別說擁有現代化後勤了。況且,即使打,也沒有多少條件可以利用。

但很快,近乎原始的中國軍隊後勤,在沒有多少條件可以利用的情況下,迅速適應並改進,化被動為主動,頂了過來。

且頂得極為漂亮!

他們的辦法,就是鐵人王進喜的那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否則,就只有投降的份兒。

如何創造?

開動腦筋。

請看這些創造:

——「片面運輸」。現在的鐵路都是雙軌或多軌,雙向行車。而當時,北朝鮮的鐵路多是單軌,許多鐵路的場、站還沒有倒車車道,不能會車,不能雙向開車。美機到處轟炸,運輸任務重,時間緊,怎麼辦?

中國軍人發明了一個好辦法,等到夜幕降臨,美軍飛機不長眼時,志願軍就將所有列車的車頭都朝向同一方向——前方或後方,單向發車。

每隔5分鐘,就發一趟列車。

這就是「片面運輸」,實際是單向運輸。

這項發明,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使志願軍通過單軌鐵路,創造了一夜開往前線47列火車的世界紀錄,相當於和平時期行車數的2.5倍。

這項發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頂牛過江」。白天是美國人的天下。一到白天,美國空軍就將志願軍的後方橋樑,如同翻地一般,發現一個炸一個,統統炸毀,一個不留。

天色一黑,志願軍後勤就立馬忙活起來,開始搶修路橋。當時,志願軍的工程作業能力非常弱,再加上天黑,作業難度就加大了。即使修好,第二天還可能被炸。志願軍只好在炸了再修、修了再被炸中忙碌。

著眼暫時能用,搶修的鐵路橋的承載力自然比較差。差到什麼程度?橋樑晃晃蕩盪,剛能過火車,但經不起火車頭的壓力。

那列車怎麼過橋?在火車過江時,志願軍就將車頭調到車尾,用車頭頂著車廂輕輕過橋。

然後,在橋對面,另外準備一個火車頭,將過橋的車廂掛上,再拉走。

這就是志願軍後勤的「頂牛過江」。

我頂!

——「合併運轉」。志願軍的後勤運輸,好比虎口搶食,時間緊,任務重。為突擊搶運,志願軍將兩個火車頭掛在一起,再將兩列以上的列車串在後面。

這樣,就出現了一列列超長的列車,如同長長的巨龍,在夜間前行。這種辦法,比單列列車運輸明顯提高了效率,發揮了突擊搶運的最大效能。

對此,志願軍稱其為「合併運轉」。

除此之外,他們發明的好辦法,還有很多。比如,在一座正橋旁,同時修了幾座便橋,美國人炸了這座,那座照用。比如,面對天天轟炸,志願軍鐵道兵們乾脆白天取下鐵路橋樑上面的Z字梁、鋼軌等重要部件。美國飛機飛來一看,橋是壞的,炸過的,也就懶得再炸了。晚上,志願軍再將鋼樑、路軌一架,橋樑照使不誤……

還有「噹噹隊」「水下橋」「爬行橋」等好辦法。

世界上最現代化、最厲害的「矛」,遇上了最土辦法、最有效的「盾」。美國飛機炸得越厲害,就逼著志願軍後勤越創新;志願軍越創新,美國飛機炸得越厲害。

1951年7月,美機對鐵路的轟炸次數比1月增加了5倍,中國軍隊的鐵路運輸量也增加了2至3倍。1952年5月,美機對鐵路的轟炸次數比上年4月增加了62.5倍,同期北朝鮮鐵路運輸量卻增加到上一年4月的2.67倍。

起初,美國軍人認為,這樣的絞殺戰,中國後勤一定玩完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如此翻天覆地的轟炸面前,「北朝鮮仍一直有火車在行駛」。美國軍人驚嘆,中國軍人是「世界上最頑強的道路修築者」。

誰說中國人少創新?如此奇效的土辦法,不但不是抄襲,且世界上其他國家恐怕很難想得出來。

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軍隊專門派專家學習中國鐵道兵的經驗。當這些洋專家聽完志願軍的土發明後讚不絕口,連呼「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並稱如果在蘇聯,一定會獲得重大發明獎!

在與智慧的志願軍鬥智斗勇中,作為對手的美國軍人也表現出尊重和佩服。

當今涉足商戰的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志願軍的後勤創新,看看志願軍是如何想辦法,以弱勝強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