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給被打暈菜的聯合國軍再補一拳 彭德懷「棋盤」推演第三次戰役

所謂高招,首先要出乎預料。

第二次戰役尚未結束,毛澤東就指示彭德懷:志願軍無論如何疲勞,都要克服困難,接著打第三次戰役。

打第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先主動後撤,誘敵深入,再發起進攻。這等於回曲胳膊,所以才出拳有力。

可隨著志願軍勝利推進,聯合國軍節節後退,志願軍的胳膊越伸越長,同時力量也越來越弱;而聯合國軍卻曲臂收腹,攻擊的力量越來越足了。

隨著戰場條件的變化,攻守之勢異也。

這就是戰爭的辯證法。

胳膊越伸越長,勁兒越來越小。

這種情況下,仗怎麼打呢?

君子里,志願軍總部。

12月16日,彭德懷召集各位副職,開會商量計策。

在出乎預料的勝利面前,人們往往容易頭腦發熱、判斷失常。

第二次戰役剛獲大勝,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對戰局的判斷,卻出奇地冷靜、出奇地理性。

他一點也不發燒。

這,就是彭德懷的大軍事家品質。

會上,各位將領在後勤、軍事、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提了不少有見地的意見。

但彭德懷還是感到不解渴。

會後一連三天,彭德懷幾乎茶飯不思,對著作戰地圖,苦苦思索,思索苦苦。

他在尋找拳頭已經打出去的情況下,如何再打強敵而不被強敵打的策略。

秘書楊鳳安將烤火盆送到身邊,彭德懷似乎沒有察覺;

金日成送來他最愛吃的朝鮮蘋果,彭德懷食之無味。

人們都躲到一邊,盡量不打擾他,給他留出思考時間。

第四天。

彭德懷突然將飯碗一放,大呼:「韓先楚,來,殺一盤。」

如指揮打仗,下棋非常鮮明地反映了人的性格。

彭德懷下棋,出手快,敢吃子,長驅直入,乾巴利落脆。一般,他抓起自己的棋子,高抬手,狠落腳,就聽「乓」的一聲響,將要吃的對方棋子狠狠砸住,然後抽出,再咣的一聲,扔出棋盤之外。

這次,他卻一反常態,下起棋來不溫不火、四平八穩,也沒有咣咣聲。

韓先楚是個急性子,這次輪到他對彭老總不習慣了。

「我說老總,這是咋的啦,怎麼這麼肉肉乎乎,能不能快點!」

彭德懷笑嘻嘻地說:「這叫穩步前進。我是看不準不打,專揀韓軍打,適時收兵,絕不吃虧。」

韓先楚這才明白,彭德懷在棋盤上推演起第三次戰役來了。

夜晚,以威猛著稱的彭德懷親自給數千里之外的毛澤東發去電報。電報冷靜、理性地提出了對戰局及下一步作戰的判斷:

其一,雖獲大勝,但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尚存,朝鮮戰爭將是長期的、艱苦的;

其二,隨著戰線拉長,我軍短板更加顯露,部隊非常疲勞,彈藥補給供應不上,攻擊力量大打折扣,而聯合國軍,則恰恰相反;

其三,同意打第三次戰役,但切不可冒失,要採取穩進方針;

其四,如何穩進?要避開強敵,專打韓軍,消滅第1師、第6師。

通過電報,彭德懷將敵我雙方態勢及下一步的判斷,報告了毛澤東;通過電報,使大勝後的毛澤東對前線戰事的困難程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在繼續打的前提下支持彭德懷的有限目標。

看完電報,毛澤東迅速回電:「你對敵情的估計是正確的,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專找南朝鮮(韓)軍打。如不順利,則適時收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