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場初交手,聯合國軍沒摸到門就敗了 志願軍的決策為什麼高效

追擊停了下來。

停,不是目的。能更好地消滅對手,停才有價值;否則,就失去了停的意義。

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彭德懷提出了志願軍總部的見解:

在聯合國軍還沒有搞清志願軍全部意圖和力量的情況下,停止進攻,藏起部隊,藉以麻痹敵人,讓敵深入,後殲滅之。

毛澤東回電錶示完全同意,並明確第二次戰役的作戰方針是:誘敵深入,尋機殲敵。

就是說,接下來對付麥克阿瑟、對付聯合國軍的關鍵,一個字:誘。

按決策學理論,決策層級越少、決策人員越少、決策人越了解實際情況,決策越高效越正確。這也是現在常說的,扁平化的決策管理體系。

抗美援朝前期,中國一方的決策機制,很好地體現了三個特點:

其一,決策層級少。基本上是三級到頭:一是軍及以下幹部,主要是戰場臨機決策;二是彭德懷及志願軍司令部,中間一級,主要是戰役決策及直接指揮;三是毛澤東及中央軍委,最高軍政統帥,主要負責戰略決策和戰役決策。這三級,一下就到了頭。

不像現在,屁大點事,就得層層開會研究,個個領導批示,又是省又是市,又是縣又是鄉,然後才到村中央,落實還得靠老鄉。

其二,決策人數少。最高決策層,表面上看是中央、中央軍委,但真正的軍事決策者,就一個人:毛澤東。中間層,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其實人數極少,且很多副司令員都到一線去了,有時就這麼兩三個人,甚至彭德懷一個人決策。

這,是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觀。拿破崙,在打仗決策上,有一個大班子;斯大林,基本上是一個司令部的人都上。而中國與美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交手,這麼大的一場戰爭,最高決策基本上就是毛澤東、彭德懷等極少數幾個人。

其三,決策信息實。中國軍隊的這些決策者,都深諳戰場情況,很少混亂信息,這對高效正確的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