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場初交手,聯合國軍沒摸到門就敗了 志願軍靠相互取暖抵禦冬夜的寒冷

講完了「一缺」,缺吃少喝,再講「二缺」,即缺衣少穿。

志願軍入朝時,由於時間太匆忙,再加上對朝鮮氣候缺乏了解,很多部隊穿著一層薄薄的秋衣就上路了,少數甚至還穿著單衣。

這可苦了志願軍將士。

一入朝,朝鮮的寒冷就給了志願軍一個下馬威。當時雖然還沒到最冷的時候,但氣溫已降至零下,甚至零下10多攝氏度。志願軍士兵露宿在陣地上,棉衣破爛不堪,冷得難受,手腳也凍傷了。在這難熬的寒冷的夜裡,志願軍戰士們只好「把被子撕下一頭,包住凍傷的手腳」。

冷得實在難以忍受,戰士們就三一堆五一夥,靠在一起,靠體溫抵禦這朝鮮山地的寒冷。相互靠在一起,用身體的溫度彼此溫暖,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具有創意的禦寒方式了。

這種靠在一起相互取暖的禦寒方式,在抗美援朝前期,在這些可愛的志願軍戰士間,非常普遍;這樣的取暖方式,是我們這些生活在暖氣屋、睡在棉花被裡的人,難以想像的。

這,就叫抱團取暖。

三缺彈藥。

沒米無法下鍋,沒彈藥無法打仗。

由於肩扛背馱的原始運輸方式,志願軍將士帶不了多少彈藥;槍一響,彈藥就緊缺了。

那怎麼辦?這些志願軍士兵,只好一靠節省彈藥,二靠撿敵人丟棄的彈藥補充自己。

當時,志願軍有規定,要求做到「三不打」:

看不見不打;

瞄不準不打;

距離遠不打。

其實,志願軍哪裡是「三缺」(缺糧、缺衣、缺彈藥),打仗所需的給養、武器、裝備等硬體條件,志願軍幾乎沒有不缺的,還缺得難受。

恐怕唯一不缺的,就是不怕死、不畏難、要為民族爭口氣的那麼一股子勁兒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