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場初交手,聯合國軍沒摸到門就敗了 志願軍的「掏心」戰術

志願軍剛剛採取攔頭的辦法,接著又開始掏心。

攔頭戰術,美國軍人覺得非常稀奇;

掏心戰術,美國軍人更是少見。

這種戰術,是毛澤東的部隊的拿手好戲;

這種戰法,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的將領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11月2日凌晨2時,諸仁橋頭月色朦朧,給周圍的綠山罩上了一層淡淡的光霧。此時,這裡是雲山地區唯一的凈土。

這時,在通往諸仁橋的曲曲彎彎的山路上,隱隱出現了一支隊伍,他們背著槍,一聲不吭,向橋頭急速趕來。

在橋頭的美軍哨兵發現了,攔路發問;

來者用朝鮮語回答了幾句,但沒有停止腳步。

美國哨兵聽不懂朝鮮語,看著這麼鎮定而匆匆前行的一隊士兵,通過氣場得出判斷:一定是一支後撤的韓軍部隊進入了自己的防區。

哨兵沒有多想,讓他們順利地通過了諸仁橋。

搞不清楚那時的美國軍人到底怎麼了?

一支部隊到了跟前,搞不清是誰竟然就讓通過,且還在想當然。

聽不懂,語言不起作用,還有其他方式呢,聽不懂的情況下怎麼能隨便放行呢!

這支隊伍過橋後,徑直向後面的美軍營地走去。

行進到美駐軍第3營營部時,這支隊伍中突然響起了幾聲短促而刺耳的小喇叭聲。

在月朦朧鳥不朦朧的夜裡,這聲音如同鬼魅,非常瘮人。隨著喇叭聲,這支部隊突然亮出傢伙,嗷嗷叫著向美軍的帳篷和車隊猛撲過去。

睡夢中的美軍士兵根本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嚇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奧蒙德營長聽到槍聲,慌忙爬起,走出帳篷,剛要開口發問,就被迎面掃來的一梭子子彈打倒在地。

三下五除二,美軍第3營指揮所被消滅了。

失去指揮,就等於失去了腦袋,美軍頓時陷入混亂中。

那支勇闖諸仁橋的分隊,是第115師警衛連。

這種猛虎掏心戰術,是吳信泉慣常採用的打法。在以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軍隊多次領教了中國軍人的這一戰術。

其實,這種掏心戰術,在中國古代就被採用。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前出塞九首》中寫道: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很快,這支奇兵就擒賊先擒王,搗毀了美軍的一個指揮所,並截斷了雲山之敵的退路。

師警衛連奇襲得手,第345團全線出擊,裡應外合,與美軍展開了近戰。

頓時,諸仁橋頭火光四起,槍聲大作,殺聲一片。

從高地下撤的美軍兩個連還沒到達橋頭,便幾乎被志願軍殲滅了。

美軍戰史如實記載了這段不光彩的經歷:「一個連的士兵縱隊沿著通往龍山洞的幹道,嚴肅而整齊地接近。警戒該橋的士兵可能認為他們是韓軍部隊,沒有查問就讓其通過了,因為他們是堂堂正正、十分嚴肅地走過來的。」

美軍戰史繼續寫道:「這支部隊通過橋之後,一直在幹道上北進,不久接近了營部,突然吹起了軍號,開始向營部襲擊。中國人胡亂開火,不斷向車裡扔手榴彈、炸藥包,車被打著了。可指揮所周圍有些分隊還在狐洞或隱蔽工事里呼呼大睡……」

「敵人彷彿騰雲駕霧,從天而降,人影模糊不清。……他們見人就開槍,甚至見人就用刺刀捅!」

丟人使人進步。

我發現,美國軍人具備這種不怕丟人的血淋淋的自我解剖精神,因此,美軍也在對失敗的反思中不斷進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