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統帥大比較:毛澤東PK杜魯門 毛澤東悲情吟誦《枯樹賦》

大家知道,毛岸英是毛澤東的大兒子,他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從大量資料中,人們看到了毛澤東作為領袖堅強的一面。如葉子龍和江青將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報告給主席時,毛澤東說:「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好友周世釗曾向毛主席抱怨說,不該讓毛岸英去朝鮮。對此毛澤東很沉重地回答說:「你說的也許是對的。可我是國家主席,是主張出兵朝鮮的,我的兒子不去,怎麼說服別人?」

毛澤東既是一個領袖,一個頂天立地的曠世大英雄,也是一個父親,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慈愛的父親。

愛子之心、血肉之情,他一點也不比常人少。

據楊尚昆在1951年1月2日的日記中記載,當毛澤東聽到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沉默了半晌,然後長嘆一聲,自言自語地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楊尚昆還充滿感情地寫道:「(主席)精神偉大,而實際的打擊則不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下鄉休息之意。」

當然,戰事緊張,堅強的毛澤東並沒有下鄉休息,而是繼續緊張地指揮這場中美大戰。但可以想見,那是在承受著怎樣的失子之痛而繼續為國操勞啊!

第四次戰役期間,彭德懷回國。

見到毛澤東,專門彙報了毛岸英犧牲的情況。

毛澤東眼圈發紅,一口接一口地吸著香煙,久久地沉默著。

時值最冷季節,他抬頭凝望著窗外已經蕭條的柳枝,輕輕地念叨起南北朝時一個叫庾信的大詞人寫的一首《枯樹賦》: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

今看搖落,凄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什麼意思呢?是說早年種下的柳樹啊,在漢江南岸繁茂地生長著,留下依依的倩影;時至今日見它已經枯萎,樹葉也隨風零落,在江面上的形象是多麼地凄愴啊!樹都是這樣的,何況是人,哪裡能夠承受得了啊!

毛澤東特別欣賞這首凄美的《枯樹賦》。

有資料介紹,毛澤東逝世之前,念叨的最後的話就是《枯樹賦》。

想必,在吟這首賦的時候,毛澤東想到岸英和岸青從小吃了很多苦,受盡磨難,但為了革命,他這個父親沒能對他們有多少照顧,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想必,在吟這首賦的時候,毛澤東聯想起了岸英的母親、自己的愛妻楊開慧,為了革命早早地犧牲了。

想必,在吟這首賦的時候,毛澤東聯想起了弟弟澤民、澤覃等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他們在革命還沒有成功的時候,一個個離開了他。

想必,他還由此聯想到了自己,此時此刻老人家感受到了一種真正的孤獨和痛楚,一種老年失子的孤獨和痛楚!

但毛澤東就是毛澤東,那是堅強的毛澤東,那是豪邁的毛澤東,那是充滿革命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的毛澤東!他將這深深的悲傷埋到心底,又繼續領導這個民族的戰鬥了。

有一幅照片留下了感人的一幕:當毛澤東的大手握住捨身堵槍眼的英雄黃繼光的母親的手時,在這位看似柔弱的母親的臉上,看不到悲傷,看不到凄涼,只有微笑、堅強和力量。

因為,她知道,在千千萬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中,有自己的兒子,也有共和國領袖毛澤東的兒子!慰問她這個烈屬的,同樣也是一個烈屬。

她同樣知道,她的兒子,還有毛澤東的兒子,都是為這個國家犧牲的,都是為這個民族犧牲的,都是為這個雖然歷經百年屈辱、雖然貧窮,但要有尊嚴地活下去的國家而犧牲的!

在這個小腳老太太身上,顯現出一種什麼樣的精氣神呢?

這,是一種不甘受辱、不畏強敵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種深明大義、捨身為國的奉獻精神;

這,是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主義精神;

這,正是毛澤東的精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