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理論創新與中華民族復興 附錄:大國不互相為敵,是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證

編者按:2004年8月30日,新天同志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與我以「大國不互相為敵,是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證」為主要話題進行了交談,我認為新天同志的談話雖然過去了幾年,但對理解前文是有幫助的,對未來中國如何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有啟示意義。為此,在徵得新天同志同意後,我將新天同志的這次談話概括整理成文,作為附錄供大家參考。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在對內和對外政策上是一致的,是有機的整體。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這已是一個舉世矚目的事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於世界的重大意義。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正在擺脫貧困和落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同時堅持和平、發展與合作的外交路線,這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的發展又給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促進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為亞太地區的各種區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當然,也有極少數不了解或根本不願意了解中國實際情況的人,散布了各種「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對他們的最好回應。譬如1990年5月,日本防衛大學副教授村井友秀在日本《諸君》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論中國這個潛在的「威脅」》。他說中國的世界觀基本上還是「戰國時代的模式」,即有力量者將成為霸主和統治世界,所以,「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的國防戰略開始發生大的變化,中國正計畫同美蘇一樣,建立一支專業化和機械化軍隊」,對正在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構成潛在的大威脅。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是日本極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他也說日本要想「作為戰略國家而得到重建」,日本的經濟要想「得到復甦」,就得前門驅虎,後門拒狼。所謂「前門虎」就是美國,所謂「後門狼」就是中國。還有美國的查德·伯恩斯坦和羅斯·芒羅,他們在《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一書中也說:「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及其會變為一個富國的潛力,將來有可能使這個國家走上好幾條道路中的任何一條。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可能促使它朝著更加咄咄逼人、更加無視國際輿論的方向前進。中國十分可能成為某種社團主義的、軍事化的民族主義的國家,一個與墨索里尼或佛朗哥的法西斯主義有些相似的國家。中國確實是在朝著20世紀初的法西斯主義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徵的方向前進。」在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的還有約翰·米爾斯海默。

米爾斯海默的《大國政治的悲劇》不僅是對樂觀的自由主義的回應,更是作者在「十年磨一劍」基礎上系統闡述進攻性現實主義的代表作。這部書說到中國的崛起將不可避免地造成中美之間激烈的安全競爭。因此米爾斯海默反對接觸而主張及早遏制中國。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帶有濃重的美國情結,是美國例外論的現實主義闡述。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理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外交理念,是美國精英意識的一種流露,值得關注。

其實,經濟全球化潮流的發展,大大增加了各國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性和全人類共同利益,從而促使各國更多地在經濟、安全等方面加強合作。

這使得國際社會有可能接受一個大國或國家集團的和平崛起。例如,二戰結束後,歐盟國家、日本等實現了和平崛起。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也走出了一條同世界近代史上所有後發大國在崛起進程中所走的完全不同的道路,即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繫而不是相脫離,更不是相衝突的、全新的和平發展道路。同時,處於超強狀態的美國,一方面迅速變化以應付新威脅,另一方面其冷戰思維又根深蒂固,最難克服。美國的兩面性將會長期存在,無論在亞太安全還是台灣問題上,都會不斷表現出來。中國要想與各大國處理好關係,尤其是與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處理好關係,就要更好地運用國際多邊機制,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既尋求合作,又進行積極的競爭。中國應當支持和鼓勵美國發揮建設性的作用,防止和縮小其破壞性的作用。對於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同盟和軍事合作,中國應當採取接觸和對話的政策。面對共同的威脅時更應積極合作,以便最大程度地化解美國存在的誤解、猜疑和反感,縮減冷戰思維的市場,對於它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必須警惕與防範。

相對「中國威脅論」而言,「中國崩潰論」是另外一個極端。從章家敦的《中國即將崩潰》到斯圖威爾的《中國夢——追尋地球上最後一個巨大未開發市場》,都是一種說法,那就是以大量公共和外來投資推動的增長是難以持久的。中國經濟陷入危機之日,便是西方「中國夢」幻滅之時。事實勝於雄辯。

這些論調在事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但我們還是要做出回答。我們要有一個相應的說法,讓更多的人接受,讓周邊的國家接受,讓大國接受,讓世界各國接受,一聽就明白。所以我贊同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提法。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是一個很好的回答。它說明,中國將「通過和平方式崛起」和「為了和平而崛起」,以及「崛起後為和平做更大貢獻」。但是,中國的和平發展要在新世紀戰爭與和平的總體背景下展開,從預防衝突和應對衝突來看,和平發展就是要構建更廣闊的合作平台,化解可能產生衝突的矛盾。中國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中國的崛起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

任何大國的興起都會對國際現狀產生衝擊。當今世上還沒有一種現成的理論,可以解釋中國為什麼能以和平的方式崛起,我們提出的「和平發展道路」,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將信將疑、似信非信,都很正常。要想取信於人,首先在於自己,從最高決策層到平民百姓都要有變化。

因此,和平發展道路不僅是對外界懷疑的回應,而且是對中國發展方向的肯定。我們國家發展了,強大了,很多人增強了愛國心、自信心,這很好。

是好事。但是也要防止錯誤想法,錯誤觀點。我們不能有狹隘民族主義,不能有復仇思想。我們不能有大國沙文主義,看不起窮兄弟。狹隘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都很危險。我們既要弘揚愛國主義,又要倡導新型的國際主義。

事實上,我們的實力還是有限的,我國作為國際體系中的大國的經驗仍是不足的,還是要向所有的國家學習。我們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哪怕別國只有一點兒好的經驗,我們都要學過來。我們現在學得很不夠,不能因為有一點兒成就就驕傲起來。我們要抱有虛心的態度,友好的態度,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

我們要將中國發展的基點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廣闊的國內市場、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資金積累,以及改革帶來的機制創新。同時,又要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上一切友好國家發展經貿關係。

我們要繼續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係,以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重,不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妥善解決分歧。我們要繼續加強睦鄰友好,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加強區域合作,把同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推向新水平。我們要繼續增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強相互幫助和支持,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效果。

總之,我們一定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讓全世界產生「中國機遇論」、「中國貢獻論」。中國現在不稱霸,即使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不做超級大國,不搞強權政治。我們要同世界各國合作來謀求共同和平發展。

參與和貢獻越多,發言權越大,作用也越重要。

過去鄰國擔心中國介入地區事務,當中國選擇和平發展,「中國威脅論」隨之下降時,鄰國也會因中國的不介入或介入不夠而不滿。例如,世界各國都希望中國政府在解決朝核問題時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政府為此主持了一次三方會談、幾輪六方會談,受到了外界高度讚揚。現今中國已經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地區組織中去。中國與東盟的10+1自由貿易區,東亞共同體建設,上海合作組織,APEC,東盟地區論壇,等等,全都標誌著相互依存的深化。應當承認,中國的國家利益與地區鄰國的利益在安全方面也相互滲透、相互重疊,應當共同維護。現在合作的程度離各國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這也正是各國批評和期待之處。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中有可以借鑒的東西,但它的強權政治與零和遊戲的思維是很大的缺陷,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周邊政策已經超越了傳統地緣政治思維。我們還應當建立危機管理機制,縮小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破壞。總之,國際體系、制度和機制正在不斷變化之中,每個國家都有機會影響其走向,關鍵在於參與和貢獻。參與和貢獻越多,發言權越大,作用也越重要。

目前國際上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