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理論創新與中華民族復興 和諧價值觀是中華文明給世界的饋贈

「和則兩利,斗則兩敗」是不是就是和諧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是的,「和則兩利,斗則兩敗」就是和諧價值觀的具體體現。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正在擴大,和諧世界的提出,和諧價值觀的倡導,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鄰國的歡迎,一些發展中國家都在熱烈討論「北京共識」。

雷默在「北京共識」中也說到了中華文明中的和諧。但是他對於我們在和諧等問題上的認識還是更多停留在淺表層面上,所以他又提出了「淡色中國」的命題,甚至將這一命題等同於品牌。

這隻能證明人們愈益重視軟力量的作用,即思想、制度和政策的吸引力。但是,也有一種誤解,即把軟力量僅僅視為一種對外策略和手段,這就會捨本逐末。軟力量是對內對外一致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是國家和民族凝聚的共識,不是為了改善形象而附加的外包裝。錦濤同志提出和諧社會的構建是要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的現代化層次,提高中國人的現代文明觀念。只有全體國民認同這些思想,並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才能真正地自然地增強中國的軟力量。「和諧世界」是我們的長遠目標,我們要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去爭取這一前景。

要想真正地自然地增強中國的軟力量,是不是還得真正理解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這是一定的。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它應當是對內和對外文明建設的統一,是學習一切人類文明成果與對人類有更大貢獻的統一,是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的統一。儘管像其他國家一樣,在中國也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復興觀點,但是中國政府、領導卻在以自己的思想和戰略指引人民,凝聚共識,減輕了各種極端主義的干擾和破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一定也是克服各種錯誤的復興觀和復興運動的過程。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一定也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過程,是中華文明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的過程。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一定也就是我們以「和諧社會」、「和諧亞洲」、「和諧世界」的重要思想,以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思想,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的過程。

從「和諧社會」到「和諧亞洲」,再到「和諧世界」,是否貫穿了一條紅線,這條紅線就是中華文明中的和諧價值觀?

是的。2005年2月,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2005年9月,錦濤同志在聯合國大會上又提出了建立和諧世界的思想。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思想,受到了國內國外的高度關注和熱烈歡迎。和諧這一充滿中國特色和東方色彩的價值觀,也藉助於此而推向了國際社會。整個世界由此認識了中華文明中的和諧價值觀。

和諧價值觀在中國文化中早已有之,孔子的《論語》里就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矣」。

和諧價值觀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許多思想家、哲學家甚至把中國文化概括為「和合」文化。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還有「天人合一」、天地仁和等等思想都是古代哲學的精粹。它們不僅在經典和精英的「大傳統」中佔據核心地位,也影響了廣大民眾的「小傳統」,例如民眾把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奉為和合二仙,頂禮膜拜。

和諧的思想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外政策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在毛澤東時期,新中國就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頂原則,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隨後,中國與印度、緬甸又共同倡導這一原則,使其成為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基礎。印度和緬甸在提倡和平共處原則時,依據於其古老的宗教文化,而中國則源於古代的哲學和倫理思想。當周恩來總理參加萬隆會議時,許多亞非國家對於社會主義中國有疑慮,周總理說,我不是來吵架的,然後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思想,認為應當把意識形態的差異擱置一旁,結果促成了萬隆會議的巨大成功。可以說這是以和諧價值觀化解矛盾的絕佳案例。鄧小平繼承與發展了和平共處五頂原則,指出,考慮國際關係主要應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同時也尊重對方的利益,而不去計較歷史的恩怨,不去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不論國家大小,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什麼問題都可以妥善解決。在冷戰尚未結束時,鄧小平已經敏銳地察覺世界的新趨勢,提出了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問題。他也對黨際關係提出了四項原則,即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不僅用於社會主義國家和工人政黨,而且擴大到同各種類型的外國政黨的關係上。

鄧小平早在上一世紀80年代初就明確指出:「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這不是假話,是真話。這不僅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

在冷戰結束以後,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國際體系、秩序和機制處於迅速的轉型之中,人類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威脅和挑戰,中國對外戰略和政策也遇到了新的課題和難題。錦濤同志繼承和發展了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於文化多樣性和世界多樣性的觀點,進一步提出,把和平、發展與合作寫到我們的旗幟上。如果說,過去中國的對外政策思想較側重於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那麼今天則更加主動地以合作來減少矛盾,增加共識。對內建設和諧社會與對外建立和諧世界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相輔相成的。

和諧的要求是否比和平的要求更高?

那是一定的。和平還只是不以武力相向,而且不威脅使用武力,但是和諧卻要求在和平相處的基礎上,互相尊重,彼此理解,互相幫助,彼此協調,互相扶持,共同前進。這是植根於中國和東方哲學思想的理念。眾所周知,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分為三種文化,第一種是霍布斯文化,各國之間的關係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第二種是洛克文化,各國之間不是敵人,但也還不是朋友,主要的關係是競爭。第三種是康德文化,其核心是友誼,各國再也不會發生戰爭,遇到威脅還要共同抵禦,互相幫助。康德的著作題名為《永久和平論》,也是以和平為最高目標的。但是,在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中,不僅有和平,而且有和諧這樣更高的境界。在東亞各國的政治文化中,和諧都是重要的目標。雖然東亞國家也採用了西方的政治民主制度,但與西方強調錶決、少數服從多數不同,東亞各國在表決之前往往花費很多時間去協調溝通,以便達到更大的共識。所以,和諧的理念至少包含這樣一些重要內容,譬如包容性,以開放的心態求同存異,兼容並蓄;譬如自律性,對世界負責任的態度就是自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譬如利他性,只講利己,就難以達到和諧;再譬如非強制性,禮不往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顯然,在和諧的理念下,國際關係就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取得更大的進步。

和諧的理念到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和諧的理念具有深刻的意義。在當前國際關係、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發生重大而急劇的變化時,它指出了前進的方向。傳統佔主導地位的現實主義理論認為,國家都追求本國利益的最大化,互相之間的利益必然碰撞,因此實力就是決定性的因素。這種理論預示的只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狀態。但是,人類社會正在進步,並且必然最終會脫離叢林動物界,和諧世界才是人類生存的光明前景。應當承認,目前的世界中還有許多破壞和諧的現象,尤其是人們的觀念中冷戰思維、零和遊戲的影響根深蒂固,成為爭取世界和諧的最大障礙。正因為世界還不和諧,所以才更需要大講和諧,才更需要和諧理念的指引。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指出,20世紀思想的主流是對抗,21世紀思想的主流則應當是和諧。目前,法國的許多學者都主張多元化思維,認為政治中應當納入反對、對立和衝突的觀點,歸結起來,可以稱做「超越」或「和諧」的思維,而中國的古老文明恰恰可以為這種思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您是否聽到過這麼一種說法,說當今世界很不和諧,我們提和諧世界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烏托邦?

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當今世界還很不和諧,為了創造和諧,必須化不和諧為和諧。和諧世界的建立是一個長遠的目標,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中國將以自己的和平發展的對外戰略首先實踐它,推動它的發展。中國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經濟上必然與別的國家產生競爭,例如爭奪外資,爭奪出口市場,爭奪能源資源的進口,等等。許多競爭是良性的,會促進各國的現代化進程。但是,也有一些競爭會損害一些國家的根本利益,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利益,因為它們的經濟非常薄弱,還難以經受看來是公平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