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努力構建「人人有飯吃,大家要說話」的和諧社會 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為什麼您一直在呼籲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我們說鄧小平偉大,就是在於他的基本理論是改革創新。他確認蘇聯的那個社會主義模式不行以後,就搞中國的改革開放,把經濟搞上去,開創、建設、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後成功,還是要看政治體制改革。我認為很有道理。因此,我們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先易後難,分四步走。這是我在第三次爭論中鮮明提出的。第一步從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入手,這個大家已有共識,在「十一五」規劃裡面,將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政社分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防止審批成為行政腐敗的溫床。完善公共服務,增強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第二步就是要搞黨內民主,完善選舉制度,擴大差額選舉,健全乾部任免選拔制度,建立民主決策的科學制度,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關於差額選舉,可以擴大各級黨的領導人的提名,上下結合,可以有一部分候選人由代表提名,不要都是組織提名,這樣民主就擴大了,選出的人不僅要對上負責,還要對下負責。第三步民意機關的改革,要讓人民代表能夠代表選民意願。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真正成為權力機關、立法機關、監督政府的機關。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的作用,要允許人家向你叫板。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執政能力。第四步穩步推進社會民主,向憲政民主方向努力。先在村一級直選,逐步擴大到鄉鎮一級,縣人民代表可以由全縣公民來推選嘛。總之,政治體制改革可以從執政黨的黨內民主制度建設著手,帶動整個社會民主的建設,在我國最終實現憲政民主。

鄧小平從來不反對民主,只是認為365天天天有人上街不行。民主要有一個過程。

民主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恰恰可以有效防止天天上街的現象。當然,政治體制改革要有一個過程,不能急,所以我提先易後難。四步走,就是什麼容易什麼先做起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