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促進21世紀世界經濟走向繁榮的火車頭 鄧小平理所當然是光輝的第二代

那天在市委宣傳部開會,聽您講話,我能感覺到您對鄧小平的感情。您說我們的電視政論片相當好,好就好在理直氣壯地宣傳了鄧小平理論,宣傳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第三次大爭論以後特別需要這樣鼓舞人心的東西,很及時。

我是1988年到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工作的。鄧小平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連續在上海過了七個春節。那個時候,上海有很明確的規定:「不請不去,一請即到。」所有幹部一律不得私下找鄧小平,包括當時市裡的一、二把手,也恪守這一規定,即使春節拜年,市裡也就去幾個人。

鄧小平為什麼願意在上海過春節,就是因為在上海可以安靜地休息,可以冷靜深入地思考問題。1991年初,上海《解放日報》發表的皇甫平文章,就是根據鄧小平在上海的談話內容寫的。先是鄧小平單獨找朱鎔基談,朱鎔基回來在車子上很高興地說起。隨行人員聽了很興奮,就對時任《解放日報》黨委書記的周瑞金說了。

當年上海市委的一位領導說,皇甫平的三篇文章涉及到上海,涉及到中央,包括分管宣傳口的陳至立都不知道。誰都不知道。就是三個人,周瑞金、凌河、施芝鴻搞出來的。

皇甫平的文章發表之後,有人反應很強烈,打電話問上海市委,是不是鄧小平說的。上海答覆:「不清楚。」這樣就開始批判了。後來鄧小平說要看皇甫平的文章,我將皇甫平的文章連同批判材料都給了鄧楠,鄧楠給了她父親,老人家明確支持皇甫平的文章,這場風波才結束。

您能對鄧小平做一個整體評價嗎?

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開創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社會生產力上了一個新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新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新台階,一句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達到了新水平新階段。鄧小平時代彪炳史冊。我們這裡說的是「政治代」,不是「自然代」。「自然代」指的是作為自然的、新舊更替的一代一代,譬如瞿秋白取代陳獨秀,向忠發取代瞿秋白,博古取代向忠發,張聞天取代博古,毛澤東取代張聞天,那是「自然代」。從「自然代」講,毛澤東是第六代,鄧小平是第八代。毛澤東與鄧小平之間,還有華國鋒領導的一個時期。然而,只有充分代表那一代人民利益要求、實現國家和民族歷史使命的才是彪炳史冊的「政治代」。作為「政治代」,毛澤東無愧是光輝的第一代,鄧小平理所當然是光輝的第二代。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這個理論可以解決我們開創、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只是一句口號,我們必須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反覆學習鄧小平的著作,全面準確地領會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以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指導我們正在做的事,把鄧小平開拓的事業進行到底,並推上新高潮、新水平、新階段。具體來說,有四方面的任務:

第一,鄧小平提出的並在實踐中證明是完全正確的,必須堅持下去,毫不動搖。例如,「黨的基本路線要堅持一百年不變」,為此,「要警惕右,主要是防『左』」。再如,除了發生戰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始終不渝地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依靠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把經濟搞上去,以及堅持「三個有利於」標準等等。

第二,鄧小平提出的並在實踐中取得巨大成功,但尚未最後完成的,必須繼續努力,直到取得完全的勝利。譬如,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舉世公認的成果,但是,尚未最後完成,更未達到完善水平。產品市場改革做得相當好,但生產要素市場的改革,有的還剛起步,政府改革還遠未到位。還有占國民經濟主體的國有企業還沒有搞活搞好,在許多方面還遠遠沒有與國際接軌。在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等方面都還有許多事要做。鄧小平說:「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死路一條」。我們一定要把這場偉大而艱巨的改革進行到底,不進行到底沒有出路,不進行到底仍然是死路一條。

第三,鄧小平提出的,已經進行但尚未見大效,或者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的,應該認真研究,總結經驗,大力推進。例如政治體制改革,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理,經濟基礎已從計畫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上層建築必然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變化。正如鄧小平所說:「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政治體制不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還會喪失。」「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然而,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之所以敏感,除了問題比較複雜外,關鍵是嚴重地受到右的和「左」的干擾。我們必須排除右的和「左」的干擾,有領導有秩序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

第四,鄧小平未曾提出,或者雖有說法,但在開創、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出現了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按照鄧小平的教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學習鄧小平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實事求是地面對新情況,分析新情況,敢於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辦法以及新語言來解決新問題,善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鄧小平理論。譬如,鄧小平生前沒有碰到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可能預先給我們留下直接的答案。東南亞金融危機實質上是一場金融戰。不用一兵一卒、一槍一炮就可以使一個國家幾十年艱苦奮鬥的經濟成就毀於一旦,屈服於國際資本財團的淫威之下。這是一場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前哨戰。東南亞金融危機給我們上了一課,對於未來的經濟全球化,中國將如何應對,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重大課題。還有「非典」,也一樣。「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就是我們的黨和政府,遵循鄧小平的教導,從政治角度分析經濟問題,分析社會問題,得出自己新的戰略結論。錦濤同志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說:「堅持以反映時代特徵和實踐要求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並根據實踐的新鮮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先進性、不斷推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我們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