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和平崛起」與「和平發展」是一回事 雙重挑戰,雙重機遇

雖說「和平崛起」的提出,跟您2002年底的訪美有關;可我總覺得,這跟您過去幾年裡在中央黨校高度重視並且一再加強「戰略思維」課程的建設同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我還注意到,您在更前些年就強調指出:在21世紀前期第三輪經濟全球化方興未艾的條件下,我們面臨著實現工業化和實現信息化這樣雙重的使命,這既是雙重的挑戰,又是雙重的機遇。您把這稱之為「三個雙重」。後來,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所說的「綜觀全局,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就把問題提得更高了!

這個問題提得好。重視抓住機遇,這正是鄧小平戰略思維的一個很重大的特點。尤其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反覆強調這一條。他說,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他還說,我就擔心喪失機遇啊!

我還注意到,您在黨校講到抓住機遇時,同時強調注意風險:「諸如經濟全球化會否再次失控甚至更加嚴重的失控,南北差距嚴重擴大還會造成何等嚴重惡果,還有冷戰思維和其他種種安全威脅,以及我們國內發展的種種難題,不可測因素甚多,都要精心觀察,注意風險。」

這個問題也提得好。在鄧小平戰略思維里,抓住機遇,正是同清醒估量形勢和自覺增強抵禦和承受風險的能力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請注意,「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這個重要戰略觀念,就是鄧小平在1988年5月強調提出的,爾後又不止一次地強調過。

當然,鄧小平的戰略思維的重點,始終放在「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上面,比如他同上海同志的談話,他同江蘇、浙江同志的談話,都是在上一世紀90年代初,都是著重強調抓住機遇,說20世紀的最後10年是非常難得的機遇。

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我們上海與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合作搞了一部大型文獻紀錄片《鄧小平與上海》,其中有個細節就是說1994年,鄧小平連續七次在上海過春節的最後一年,臨走那天,都上專列了,連那塊為他上車方便臨時鋪的踏板都已經收掉了,他又讓吳邦國和黃菊上車去談了十分鐘,重點就是談上海不能錯過機遇,不能錯過最後一次機遇,一定要抓住20世紀的尾巴。您說的鄧小平戰略思維的重點是「抓住機遇」,這確實很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