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位老朋友來看我,送我一束他自己院子里的鮮紅的月季花,並且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小賣部有賣白信封信紙的,快去買吧!」白信封信紙成了「奇貨」,也是最近幾年的事。
我們傳統的一般的信封信紙,是不印上彩色花樣的。我記得只有紅色的直道,或者沒有紅道,只有壓上的直紋,因為我們那時寫字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講究一些的箋紙和信封,就會印上種種的花樣,如鐘鼎,花鳥,山水等等,印跡比較淺淡,因為我們從前總是用墨筆寫字,即使花樣或是信箋的顏色濃了一些,也還能蓋得過去,信箋上的花樣,對於寫字並無妨礙,且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我記得,從前在國外卧病,正在無聊想家的時候,得到一封朋友的信,用的是一種橫寬的信紙,不是八行而是十三行壓出來的白道,箋紙上印著很大的雙鉤的淡綠色的字:「纏綿千萬語,宛轉十三行」,她的字本來娟秀,襯上這箋紙,顯得她安慰的話加倍有情!信里的文辭,已經不大記得了,她本人也已經死去多年,可是這一件事,和這一張信紙,到現在我還@念著。
如今市上的一般信紙信封,有花的多,無花的少,而且顏色很濃,鋼筆的墨跡,蓋不過去,因此寫信的時候,必須躲過那一塊地方。也有的時候,上面印的花樣和文字,不大合用,比方說,齊白石老先生畫的鸚鵡,畫上的題字是「汝好說是非,有話不在汝前說」。假如它是像詩箋一樣地用較淡的顏色印到全幅的信紙上,也許還好一些。若只是在信紙的一角,印上個小小的紅喙綠鸚哥,旁邊題上「汝好說是非……」云云,無論是寫信者或受信者,看到這兩句,都會感到好笑的。
但是我想,近來信封信紙上印上花樣,一定也有它的原因,而且絕大多數的花樣,還不是像「鸚鵡」那樣地尷尬。若是「寧缺勿濫」,挑些最合宜最精美的花樣,淡淡地印上去,使慣用鋼筆寫信的人,可以多有揮寫的餘地;在信封上不至使許多字擠到一邊,信紙也每張上多出方寸之地,我想,消費者會歡迎的。
我們也有些印得不錯的,像帶郵票的北京十大建築的信封等,好處主要是花紋雅談大方,並不奪目——我自己認為,除了印有花樣的以外,白信紙信封不妨多預備一點,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或是只帶著道道的紙上,不受拘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穗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