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湖北省參觀了二十天,驚喜地看到了那邊一切都在飛躍前進,這使我更加慚愧地感到自己的思想遠遠落在時代後面,只從我買雨鞋的一件小事,就可以有趣地說明這一點。
在北京住慣了的人,出門不大會想起帶雨鞋的,尤其在春秋兩季。這次南下參觀,雖然許多人都叮囑我要帶雨具,我總想我們旅行參觀的條件很好,走路不多,而且城市裡道路好走,多帶一雙鞋子,就多一些累贅,因此我只帶了一件晴雨兩用的外衣,坦然地出發了。
到了漢口,就遇上「杏花春雨江南」的天氣,鎊鎊的雨中,我們在長江大橋上,來回走了一趟,因為橋上是洋灰地面,連鞋面也不曾濕著。我們只心曠神怡地在讚歎欣賞這座飛架南北的雄偉高大的虹橋,俯看滔滔東流的一江春水,我心裡感激地在念道:「中國人民幾千年的飛越天塹的願望,在黨的英明領導下,終於實現了!」
在以後的幾天參觀里,就開始有點緊張。一來是因為我們參觀的都是以飛躍的高速度興建起來的重工業的工廠,如武漢重型機床廠,武漢鋼鐵公司,關山工業區,和武漢鍋爐廠等。這些工廠都是廠房高大,機器轟鳴,外行人走了進去,只感到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換一句話說,也就是在廣大的、未完成的建築工地上,參觀工廠的生產過程。因為建築還沒有完工,各種管子還沒有埋好,道路也不能鋪好,在大雨之中,我們只顧興奮地抬頭,雙腳就都踏在爛泥里了。
因為我們還要到湖北省西北部去參觀一個水利工程,於是我們中間未帶雨鞋的人,都紛紛出去買雨鞋,可是市上已經買不到了。我們的主人從公司庫里給我們拿了幾十雙一九六○年出廠的產品來。我挑了雙最小的試了一試,仍是嫌大。
在出發的頭天晚上,我就同一位朋友自己上街去看。我們走進百貨公司,甚至於兒童用品公司和舊貨店,都買不到雨鞋或膠鞋,而在微雨中,我低頭注意來往的行人,人人腳上都穿著雨鞋,那就是說,熟悉武漢氣候的,應當穿而且能夠穿雨鞋的武漢人,都已經穿上了。
我一邊走,一邊笑對我的朋友說:「我有一個寫詩的題目了,就是『見人穿雨鞋有感』。」她也笑說:「你還不著急,還有心腸做詩?」但是她也知道我的「有感」不是妒羨那些穿雨鞋的人,而是慚愧地感到自己預見性不足,沒有想到江南的春雨,沒有想到高速度施工,提高生產的廣大工地,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最後我聽了朋友的話,回去把最小的一雙拿來,試著套穿在鞋子外面,發現它是又合腳又暖和。雨鞋的問題解決了,大家都為我高興,但是最使人興奮的,還是因為買雨鞋而聯想到的全國日新月異的實況!
此後在幾個人民公社,建設工地和沿途各地的商店裡,還看到成堆排列的大小雨鞋,我是不需要再買了,而我仍是歡喜地「有感」,我感謝黨和政府對廣大人民的關懷,在最需要雨鞋的地方,雨鞋仍是不缺的!
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