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十章 德國法西斯的敗亡

1943年初,當北非戰局尚未見分曉時,英美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計畫就已經進行。同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決定在倫敦成立聯合機構,美國的巴克准將和英國的摩根中將共同負責計畫的制定。同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確定了實施日期為1944年5月1日,代號為「霸王」。同年8月,經「魁北克會議」批准,規定美、英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然後向德國心臟地區進攻,同時在法國南部的地中海實施代號為「鐵砧」的登陸行動,以策應諾曼底方面作戰。1943年12月1日,美、蘇、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會議」上通過決議,確認「霸王」將在1944年5月實施,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負責指揮「霸王」行動。

在摩根擬定的初步計畫中,有兩點被後來確定的方案所採納:1.確定了諾曼底為登陸地點;2.確立和說明登陸所必需的兵力。理由是德軍在西歐控制的海岸線全長約3000英里,能得到英國本土空軍基地掩護的地段卻只有從弗魯辛到瑟堡490公里不到。另外,所選登陸點附近必須有良好的港口,以便後續人員和物資迅速跟上。同時海灘需平坦開闊,便於先頭部隊最初的作戰和橋頭堡的建立。符合這些條件的只有兩處:加萊海峽從敦刻爾克到索穆河口之間的地段;西諾曼底從康尼到柯騰丁半島之間的地段。

加萊地區離英國本土最近,海上運輸時間最短,盟軍登陸時又能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所以是德國的重點設防區域,西歐德軍的陸、空軍主力都集中於此,盟軍登陸時,將遭到地面強烈抵抗。在諾曼底登陸的優點是:德軍守備較弱,德軍戰鬥機因受航程限制難以到達,海灘地形有利於登陸作戰;但對盟軍的不利因素是:海上運輸距離較遠,空中掩護困難大些,攻佔瑟堡港的時間可能較長。

地點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登陸第一天使用多少兵力。摩根認為,因船隻太缺乏,第一批上岸部隊只能是1個軍(3個師),其餘部隊只能以後幾天陸續在原地上岸。這還需風力、氣候、海潮、雲層、能見度等其他條件的配合,還必須把德軍的增援速度考慮進去,即在D日(登陸作戰發起第一天),康尼地區德軍不得多於3個師,在D+2日,不得多於5個師,在D+8日,不得多於9個師。

蒙哥馬利認為摩根計畫在後勤和戰術兩方面將受到極大限制,他力主採取寬正面進攻,不僅英美兩個集團軍應同時登陸,每個集團軍應同時把2個軍,甚至3個軍一起送上岸去。為防止引起混亂,蒙哥馬利主張每個軍應有自己的指定專用灘頭,其他的軍不得再來使用。為配合登陸作戰,他建議登陸前,先在德軍海岸第一線部隊背後空投下2~3個師,達到牽制的目的,接著5個師同時在5個灘頭登陸。攻擊的正面也應從40公里加寬至80公里。登陸兵力增加40%,空降兵力增加200%。要達到這種規模的登陸,原來的船隻遠不夠用,還需要四處籌集。原計畫需要登陸艇3323艘、軍艦467艘、掃雷艇150艘,現在要增加一倍的掃雷艇、軍艦240艘、登陸艇1000艘。這樣一來,原定5月實施登陸的日期,只得向後延期一個月,而在法國南部海岸登陸作戰的「鐵砧」計畫,也只好拖到7月了,以便集中船隻先滿足諾曼底方面的需要。

除了紙面上的計畫和計算以外,各種作戰器材的準備也是繁重而複雜的。英國和美國雄厚的工業技術,此刻顯示了巨大的威力。他們設計了專供登陸作戰用的水陸兩用坦克,在作戰坦克上裝上推土機、掃雷器、火焰噴射器等不同功能的輔助器械。登陸地區附近的港口不是短時間可以攻佔的,大量後續物資還得通過海灘運送,於是又設計了兩座人工港口,由活動的沉箱構成,從英國本土拖至諾曼底海岸去裝置。同時,還有從海水下面裝設油管的計畫。

艾森豪威爾估計在7星期內,要把47個師從英國送往諾曼底,因運輸工具和飛機數量的限制,在D日送入歐洲大陸共有8個師,次日可達到10個師,到第5天諾曼底共有15個師,到第11天應有18個師,到第21天可達24個師,第36天可達30個師。同時又估計德軍在D日,第一線兵力為6個師,第5天可達12個師,第11天可達25個師,第21天可達30個師,第36天可達37個師。根據計畫,如果在登陸戰發起後第90天能到達塞納河一線,登陸戰才算是成功,對德國人的打擊才真正開始。

在諾曼底登陸後1個月內,英美聯軍的數量將處於劣勢。對此有3個補救措施:1.在俄國和義大利戰線繼續施加壓力,使之無法從東線抽調部隊來增援西線;2.在加萊海峽和法國地中海南岸保持威脅態勢,使德軍兵力分散;3.對西歐的鐵路和橋樑加以廣泛的轟炸,加重德軍預備隊調動的困難。然而,艾森豪威爾通過對其他戰場施加壓力,來削弱西歐德軍實力的企圖沒有成功。在義大利戰場上,凱塞林的兵力足以擋阻盟軍的進攻;在蘇聯前線,4月中旬地面已解凍,蘇軍攻勢早已瓦解在一片泥濘中。希特勒反而能抽調兵力增加西歐防禦。因此,盟軍只能採取轟炸後方和欺敵行動。前者是在法國境內,對通往沿海的各條公路、鐵路、橋樑實施廣泛的毀滅性轟炸,把海岸守軍同後方完全隔離起來。後者是讓德軍確信,登陸點在加萊地區,諾曼底不過是聲東擊西的佯動而已。

為此,盟軍精心策划了幾件事情:在加萊對面的英國本土上,搭起龐大兵營設施,製作許多橡皮坦克,頻繁發射無線電訊號,造成大部隊在此地大規模集結和調動的假象。這一行動一直保持到德軍諾曼底地區的部隊全線崩潰為止。利用德國統帥部認為巴頓部隊代表著盟軍主攻方向的判斷,聯軍還製造了「巴頓第9集團軍」,意在使德軍相信巴頓集團軍是登陸的主力,目標是法國的加萊地區。為此,艾森豪威爾故意讓巴頓幾個月不露面,製造神秘氣氛。事實上,巴頓的第3軍團將按計畫在諾曼底參加第二階段的戰鬥。聯軍還利用海外間諜機關四處放風,說在加萊對岸的英國本土集結著45~60個師,隨時準備進攻加萊。在發動諾曼底登陸前幾個星期里,聯軍空中轟炸在塞納河以北達246次,而在塞納河以南只有33次。對諾曼底空中偵察一次,便在加萊地區偵察兩次。這些欺騙手段配合使用,聯軍成功地把德軍欺騙到諾曼底德軍防線崩潰的前夕,使德軍在加萊的第15軍團,在關鍵時刻,不敢向諾曼底派遣援軍。直到7月19日,克魯格接替隆美爾「B集團軍群」指揮後,才將15軍團的預備隊第116裝甲師,派往即將崩潰的卡昂地區。

德國佔領法國後,幾乎用了近4年的時間,來修建所謂的「大西洋壁壘」,但到了1943年底,仍徒有虛名。1943年12月初,隆美爾受命視察「大西洋壁壘」工程情況後,向希特勒提呈了一份報告,指出防禦措施的許多不足。在對付盟軍登陸的問題上,他力主將其殲滅在海灘上,他還自告奮勇地要求擔負最重要地段的防守。隆美爾「禦敵于海岸線」的觀點正中一向「寸土必爭」的希特勒下懷。希特勒很快對西線部隊指揮系統作了調整:1942年7月復出,原任西線總司令的倫德斯特原職不動,但所屬部隊分為兩個集團軍群,隆美爾任「B集團軍群」司令,指揮第88軍團(駐荷蘭)、第15軍團(駐安特衛普-奧恩河一線)、第7軍團(駐奧恩河-羅亞爾河一線)。「G集團軍群」司令拉斯科維茲上將,指揮第1軍團(駐比開斯灣一帶)、第19軍團(駐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

從1944年1月開始,隆美爾開始實施自己的防禦計畫。鑒於北非戰場的經驗,他認為盟軍必定以猛烈的空中轟炸來開路,盡量地摧毀德軍海岸一線的防禦力量和設施,然後在水面艦隻和空中火力的掩護下,用數以百計的突擊艇和裝甲登陸艇在廣闊的戰線上從海面上登陸。他斷定盟軍會使用空降部隊,從後面打開大西洋壁壘防線,從而迅速建立橋頭堡。

根據這種判斷,隆美爾主張在海岸設置水下防登陸艇的各種障礙物,在可能空降的地區設置防空降障礙物,在近海地面上設置大量地雷陣。他斷言,如果在會戰發起後4天內不把對方趕下海,這場會戰就失敗了,登陸戰打響後的24小時將決定一切。為此,他一反德國裝甲兵傳統的「集中使用」原則,主張坦克部隊以師為單位分散布置在敵人最可能登陸的海岸線附近,在聯軍剛上岸,企圖建立灘頭陣地時,裝甲部隊即可投入使用。

設置海岸障礙線的工作進展較為順利,這是一種「人工暗礁」:1.在海底埋下木樁或鐵樁,頂端綁上水雷或地雷;2.安置混凝土製成的多角體、頂上插上鋒利的鋼片或掛上水雷以劃破登陸艇的橡皮並引起爆炸;3.安置「乾果夾式的地雷」,即在一個水泥盒子里裝上一顆重炮彈,插上一根木樁,登陸艇碰上木樁,使之因槓桿原理的作用,信管受壓而引發炮彈爆炸;4.灘頭上的照明設備,以來照射來襲之登陸的部隊;5.一些臨時可置用的障礙物,如以前俘獲的法軍戰防障礙物。隆美爾又根據海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