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十九章 盟軍肅清北非

隆美爾攻佔多布魯克之後,馬不停蹄向潰退的英軍迅速發起追擊。1942年6月25日英軍第8軍團退守梅爾沙馬特魯一線陣地,是夜,奧欽烈克趕到前線,親自接管第8軍團指揮權,他決心後退到阿拉曼一線陣地同隆美爾打一仗,因為梅爾沙馬特魯的地形對防禦一方不利。6月23日晚,非洲軍團的前鋒越過埃及國境線,在一晝夜內前進了160多公里,它們切斷梅爾沙馬特魯英軍來不及撤走的部隊,俘獲6000人。6月28日黃昏,隆美爾的裝甲矛頭攻佔弗卡,30日黃昏抵達阿拉曼一線,距亞歷山大港只剩60英里路程了,隆美爾已站在開羅的大門前。

此刻,德、英雙方的實力已發生根本變化,非洲軍團只剩下44輛坦克,凱塞林的大部分飛機已撤往西西里,德軍已不再享有制空權,而英軍在阿拉曼有8個完好的旅和159輛坦克,其中有美國提供的60輛「格蘭特」型坦克。更為重要的是制空權轉到了英國人手中。6月24日、25日兩天里,德軍的進攻沒有遇到英軍地面部隊的抵抗,但卻遭英國空軍的猛烈襲擊,這種情況過去還沒發生過。德軍之所以取得馬特港的勝利,一是因為雙方暫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勝負雙方仍被過去的慣性所支配,二是因為英軍部署失當,兩翼強、中間弱,隆美爾正好打擊在中間,促使兩翼潰退。以後才搞清楚,當時英軍的實力完全能夠全殲進攻的德軍,但英軍指揮官被失敗的陰影所籠罩,不僅失掉殲滅冒險進攻的德軍之良機,而且還遭到慘敗,這倒應驗了福煦元帥的觀點:如果你認為打輸了這場戰鬥,這場戰鬥就算是輸了。

6月30日,隆美爾擬定了突破阿拉曼防線的計畫,並佔領了阿拉曼車站西南16公里處的陣地。他決定像進攻馬特魯防線那樣,插到英軍第13軍的後方,促使英軍再一次崩潰。事實上,德軍的攻勢已成強弩之末,前鋒不過2000多人,主力遠遠落在後面。德軍已沒有進行激戰的能力了,但仍有能力實施機動,如果德軍插入英軍後方,使之再來一次潰逃是完全有可能的。7月1日,非洲軍團的第90輕裝師在進攻迪爾西茵時,戰鬥銳勢被徹底挫敗,迂迴英軍後方的企圖破滅了。7月2日,德軍又同英軍在魯瓦伊薩特山嶺,打了整整一天的消耗戰,第90輕裝師無法突破英軍陣地,英國空軍牢牢掌握著戰場制空權。7月3日,隆美爾改變突入英軍第13軍後方的計畫,集中非洲軍團第90輕裝師和意軍「里托里奧師」,對阿拉曼據點實施突擊。但結果證明,只有26輛坦克的非洲軍團,是無法達到目標的。當晚,隆美爾給凱塞林發報,他被迫停止進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時英國艦隊正逃離亞歷山大港。

7月4日,奧欽烈克指揮英軍第8集團軍反攻,被德軍擋住。7月10日拂曉,英軍澳大利亞第9師沿濱海公路再次進攻,在取得一些進展後又被德軍阻止。7月13日,德軍第21裝甲師在空中支援下向阿拉曼據點猛攻,被英軍南非第3旅擊退。以後,雙方互有攻勢,隆美爾的夏季攻勢以及第一次阿拉曼會戰,在8月才告一段落。

1942年8月,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和同盟國軍隊在阿拉曼一線出現僵持,雙方都感到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補充,誰也無法在近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雙方的情形是:英軍馬爾他島基地已恢複元氣,一支潛艇部隊和遠程轟炸機部隊已進駐該島,德意方面的運輸船隊從7月開始屢屢被擊沉,在8月最後一個星期里,英軍獲得50萬噸補給品,德意軍隊只獲得1萬噸補給品。隆美爾意識到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要麼退出埃及回到昔蘭尼加,固守利比亞,在北非維持一個長期僵局;要麼立即發動攻勢,乘英軍還沒有強大到堅不可摧之前,將其擊潰。在柏林的希特勒當然決不允許把北非的地盤白白讓出,決定繼續進攻。但隆美爾的燃料已不足以發動一次像樣的攻勢,於是意軍參謀總長卡伐里羅向他保證,當他在8月30日月圓時發動進攻後幾小時,一艘載著6000噸汽油的油輪將抵達北非,凱塞林也向他保證,在所有努力都失敗之後,他將提供700噸汽油。所以,隆美爾在發起第二次會戰(也稱阿拉姆哈勒法會戰)時,對其部下說:「在戰役發起後,我們能走多遠將取決於後勤——燃料和彈藥。」

英軍的情況正相反,時間越往後拖,實力對比就越對他們有利。由於加查拉防線的崩潰和多布魯克的陷落,丘吉爾壓力很大,他需要一次勝利以應付國內外輿論,他不斷催促奧欽烈克發動進攻。但奧欽烈克堅決要等一切準備好才肯發動進攻,於是丘吉爾將他罷職,由亞歷山大將軍接任中東軍司令,原第8集團軍13軍軍長戈特將軍升為集團軍司令。但戈特因飛機失事身亡,於是調任蒙哥馬利中將任第8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和奧欽烈克一樣拒絕丘吉爾立即發動進攻的要求,他也要等一切準備好,有了必勝的條件後,才發動對德軍的打擊。後來事實證明,這是蒙哥馬利的一貫作風。

當隆美爾發起第二次阿拉曼會戰時,雙方實力對比是:隆美爾有440輛坦克,其中義大利軍的200輛是老式陳舊的。蒙哥馬利擁有760輛坦克,其中有美國最新式的「格蘭特坦克」300輛,英軍空軍對德軍空軍的戰場比例是5:1,占絕對優勢。英軍火炮占很大優勢。在人數上,隆美爾9.6萬人,蒙哥馬利10萬多一點。因為是沙漠坦克戰,決定勝負的主要是制空權、坦克、火炮、海陸補給線的暢通,人數上略有差異,不足以影響大局。

隆美爾的進攻計畫是: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德軍第164步兵師、意軍第21軍、1個德國傘兵旅和意軍第10軍中的「布里西亞師」,在北面海岸地區發動佯攻並在中部作一個牽制性攻擊;他親自率非洲軍第15、21裝甲師、第90輕快師、義大利第20軍(包括阿里提、里托里奧2個裝甲師)、突斯提步兵師,組成主力突擊集群,在阿拉曼英軍防區南端的地雷場實施突破,然後北上攻取阿拉姆哈勒法山嶺,直撲阿拉曼英軍防線後方,並且在那裡全殲第8軍團,此外還有3個義大利師留在梅爾沙馬特魯、巴爾地區充當總預備隊。

隆美爾的計畫是建立在德軍高度的戰術技巧、指揮官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以及英軍反應遲鈍這三個條件之上的。但是,英國人再次啟用艾尼格馬機,破譯了德軍全部作戰內容。隆美爾進攻計畫的每一個細節,蒙哥馬利都一清二楚,他在防線南端隆美爾的必經之路,埋下大量的地雷,然後又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周圍設下陷阱,將火炮、坦克、地雷布置得密密層層。

8月30日夜晚,隆美爾帶著他的「突擊群」開始了一場巨賭,他的汽油只夠突破地雷場,進到海岸公路的英軍後方,所以他無力像在加查拉那樣,繞過阿拉曼防線的頂端,而不得不硬著頭皮從英軍地雷場闖開一條通道。他不知英軍已嚴陣以待,他的非洲軍團「突擊群」已被釘死。德軍工兵在前面拚命排雷,「突擊群」在布雷區擠作一團,英軍照明彈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晝,轟炸機群在非洲軍團頭上狂轟濫炸,卡車、裝甲運兵車、坦克一輛接一輛起火。

第二天上午8點,隆美爾驅車趕到第一線,被通過地雷場的戰鬥之艱難所震驚,因為按計畫,非洲軍團的先頭部隊應於夜間通過地雷場,在第二天拂曉,攻下阿拉姆哈勒法山嶺。而此刻非洲軍的參謀長拜爾萊茵上校向他報告,第15、21裝甲師剛剛前出至地雷場的盡頭。前進通道已打開,但時間表已被打亂,隆美爾對繼續進攻猶豫不決,他的參謀長拜爾萊茵認為,既然已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就應毫不猶豫繼續按計畫進攻。於是,隆美爾斷然下令,繼續進攻。下午6時,隆美爾的「突擊群」抵達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已面對132高地。非洲軍團的「突擊群」在此之前穿越了一片軟沙地帶,消耗了大量的汽油,現在他的「突擊群」所剩汽油只能行駛48公里,無法實施戰場機動,只能放棄東進迂迴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後方、迫使守軍放棄防禦的計畫,只得向英軍正面發起攻擊。

隆美爾「突擊群」被阻擊在阿拉姆哈勒法陣地前,英國空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夜以繼日地轟炸,使隆美爾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卡伐里羅答應提供的6000噸汽油,在31日被英國人在多布魯克悉數擊沉。凱塞林提供的700噸汽油,也在運輸途中被車隊自己消耗掉了。9月1日,隆美爾「突擊群」既遭英軍地面部隊頑強之阻擊,又遭英國空軍狂轟濫炸,損失慘重,9月2日早晨,隆美爾決定撤退,但汽油已耗盡,不能大規模行動。他的「突擊群」只能就地挨炸了一天。9月3日,隆美爾對燃料補給已絕望,被迫扔掉50輛坦克、50門野戰炮和反坦克炮、400輛卡車,全力以赴向東撤退。到9月6日,隆美爾且戰且退,通過了原先出發時的英軍南端的那個地雷場。由於蒙哥馬利的過分謹慎,沒有全力封死這個「口子」,否則極有可能困住隆美爾的「突擊群」。

第二次阿拉曼會戰以隆美爾失敗而告終。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北非戰場的轉折點,德軍進軍開羅,跨過蘇伊士運河,穿越中東與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