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十五章 亞太戰場

從歷史上看,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的傳統途徑是由朝鮮上岸,進入中國東北,再向華北擴張。明代萬曆年間,豐臣秀吉曾企圖假道朝鮮,奪取北京。明治維新後,日本的擴張途徑基本步其先人豐臣秀吉的後塵。這種歷史上的驚人相似,恐怕是其海島地理位置的緣故,用年鑒學派的觀點來解釋,是歷史的「長時段」因素所決定的。在近代,中日兩國幾乎同時努力向現代化國家轉型,由於受悠久文明所固有的傳統慣性束縛,中國很快落在了後面。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慘敗,被迫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為獨立國,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1905年的日俄戰爭後,日本奪取了沙俄在東北的特權。1910年,日本正式并吞朝鮮。之後,以朝鮮為基地,全力經營東北,設關東軍司令部於大連,將東北置於武裝控制之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火打劫,出兵山東,進攻駐青島的德軍,乘機強佔膠州灣。1915年,日本趁歐洲列強混戰之際,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中國北伐戰爭期間,日本田中內閣為阻撓中國統一,好繼續從中漁利,借口保護日僑出兵山東,製造「濟南慘案」。1927年6月27日,田中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加緊對華侵略步驟。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邁出大規模侵略中國的決定性一步。當時正值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日本國內經濟也遭到嚴重衝擊,為擺脫眼前危機和解決長遠的生存空間問題,日本國內的「少壯派」軍人勢力決心以武力奪取中國東北。以「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為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在瀋陽柳條溝自行炸毀一段南滿鐵路,並誣稱中國軍隊所為,立即調動關東軍和朝鮮駐屯軍共約1萬餘人,向東北各重要城市大舉進攻。張學良指揮的東北軍約17萬人,除少數不得不被迫抵抗外,大都遵照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的「不抵抗」密電,撤往山海關以西。瀋陽兵工廠庫存步槍8000支,機關槍4000挺,飛機260架悉數被日軍劫去。不過3個月,日軍完全佔領東北全境。國民政府處置危機時,舉措之所以猶如開門揖盜,是因為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其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希望盡量使中日戰爭的時間拖後,同時對「國際聯盟」給日本施加壓力,使東北恢複到事變前狀態,抱過分的希望。中國政府在「九一八事變」處置上的嚴重失當,在國際和國內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佔領東北後,日本便開始扶植溥儀的滿洲國。為轉移國際視聽,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挑起戰端,中國駐軍蔣光鼐、蔡廷鍇指揮的第19路軍奮起反擊,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開戰兩天後,中國軍隊的精銳第87師、第88師組成第5軍,由張治中率領,以19路軍的名義加入作戰。此戰中國軍隊一掃東北事變時的畏縮狀態,驍勇善戰,博得國際上的尊敬。在一個多月的交戰中,日軍三易主帥,兩次由本土調兵增援,才迫使19路軍退往上海西郊。5月5日,在英、美調停下,中、日雙方簽訂停戰協議。

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的「滿洲國」在東北成立,以溥儀為首的大小漢奸粉墨登場。1933年1月1日,日軍進攻山海關,進犯熱河省,熱河省主席湯玉麟不戰而退,日軍動用兩個師團、三個旅團、三個騎兵聯隊,於兩周內突進500公里。3月4日,攻陷熱河首府承德,並乘勢向左旋轉,逼近長城各口。此刻,南京國民政府正在進行內戰,對共產黨的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從3月中旬到4月下旬,中國軍隊的宋哲元第29軍在喜峰口、商震第33軍在冷口、徐瑤庭第17軍在古北口分別同日本侵略軍發生激戰,予敵以沉重打擊。戰至5月上旬,日軍憑藉飛機、坦克、火炮方面的絕對優勢,相繼攻陷長城沿線各口,中國軍隊雖英勇奮戰,前仆後繼,終究在敵之優勢兵器和火力的壓力下,戰敗後退。日軍強渡灤河,連克密雲、遵化、薊縣、唐山等22縣。國民政府派黃郛北上與日本方面談判停戰。5月31日,中日雙方簽訂《塘沽協定》,中國被迫接受屈辱性的停戰條件。此戰可以看做日本利用中國人自相殘殺、進行內戰的機會,乘機蠶食中國邊緣地區的典型一例。

日本得隴望蜀,侵佔熱河後,又開始搞「華北自治」,進一步肢解中國。1935年底,南京政府在日本壓力下,成立了一個動搖於日本和南京之間的半獨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國民政府不得不開始調整內外政策,以應付日本的侵略企圖。日本則進一步施加壓力,將華北駐屯軍人數迅速增加。日本見華北一時難以吞下,便以建立「大元帝國」為誘餌,唆使蒙古德王成立偽「內蒙自治軍政府」,脫離中國政府,利用中國內部民族間的矛盾,以奪取察哈爾、綏遠,取得南下華北的前進基地。1936年11月初,在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的策劃、參謀田中隆吉的親自指揮下,偽蒙軍數千人向綏遠進犯。蔣介石致電閻錫山,要求綏遠省主席傅作義積極行動。11月23日,偽蒙軍由百靈廟分兩路犯武川、固陽,傅作義部35軍和騎兵師一面迎頭痛擊,一面奇襲其後方百靈廟,於11月24日攻佔這座塞外軍事重鎮,偽蒙軍大部被殲。

面對內有不同政見的政治黨派之紛爭、外有強敵進逼的國內外嚴峻形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不以民族利益為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全民族的抗戰陣營以抵抗日本的侵略,而是從其國民黨一黨統治的私利出發,固執地把共產黨武裝視為明末的李自成農民軍,把日本看做即將進關的清軍,並且認為明王朝覆沒的原因是沒有先消滅農民軍就與外敵作戰。蔣介石認為目前中國局面與明末相似,要吸取明王朝的歷史教訓,先清除內患,而後方可對付外敵。1932年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的「五省剿匪會議」上,宣布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日外交上,儘可能地拖延戰爭爆發的時間,以爭取肅清國內政敵和對日作戰準備的時間。這樣,在具體的操作上,必然對日本的步步進逼,一味忍讓;對內鎮壓則毫不留情,對代表勞苦大眾利益的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積極「圍剿」,必欲除之而後快;對反對或違反這一「先安內、後攘外」順序的黨派和武裝力量亦採取手段嚴厲鎮壓。

早在1933年夏季,長城抗戰失敗,熱河失守,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自發組成抗日同盟軍,與敵血戰,收復察哈爾省。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為貫徹既定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竟與日本一同向抗日同盟軍施加軍事壓力,最後,抗日同盟軍被中國政府軍無情鎮壓下去。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非但沒有爭取到對日作戰的時間,反讓日本不費吹灰之力便侵佔了中國大片領土,又在無止境的內戰中把本來就孱弱的國力再加以消耗,使中華民族的元氣因一人或一黨之私利而一再受損,再加上對各階層抗日運動的嚴厲鎮壓,激起了包括部分政府要員、軍隊將領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憤怒。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倒行逆施,已到了全國人民不能容忍的地步。

1936年底,蔣介石到達西安,逼迫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向陝北蘇區進攻。張、楊二人出於愛國熱忱,不願在外敵入侵時刻,同胞自相殘殺,於1936年12月12日發動著名的「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和隨行的政府要員,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其他各方的努力,蔣介石終於答應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了持續十年的「剿共」。中共方面也放棄武裝暴動,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將蘇區改為國民政府行政特區,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這樣「西安事變」得到了合理的解決,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陣線,中國從內部組織上最終完成了對日作戰的準備。

1935年以後,由於日本侵華步驟的加劇,國民政府也開始著手對日作戰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幣制改革、戰略鐵路的修建、沿海和內陸的國防工事的修築、軍隊整編和裝備擴充、開發國防資源,但成效並不顯著。原因一方面是國民政府將「剿共」放在首位,耗資巨大;另一方面是科學和工業極其落後,尤其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化學、鋼鐵冶金、機械、光學儀器等製造業非常薄弱,使中國幾乎沒有生產飛機、坦克、艦艇以及各種重武器的能力,而現代戰爭中,決定具體會戰勝負的恰恰是這些先進的兵器。

就在中國內部形成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同時,日本也加快了全面侵華戰爭的步伐。1936年2月26日,日本軍部激進的「皇道派」不滿「統制派」對外侵略中的緩進政策,發動武裝政變,但被鎮壓了下去,引起了日本社會政局的動蕩,國內矛盾激化。1937年5月31日,林銑內閣因無法解決內部矛盾而垮台。6月4日,主張積極對外侵略的近衛內閣組成,為擺脫日本國內困境,近衛內閣決定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7月7日,駐北平附近的日軍以尋找一名士兵為借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