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四章 參戰各國的「虛」與「實」

自普法戰爭以後,普魯士的軍事制度逐漸為歐洲各國所效仿。這就是老毛奇創建並加以完善的參謀本部制度、陸軍大學和短期現役的徵兵制等一整套軍事制度。每個國家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組織基本大同小異。各國都有一個「參謀本部」,它被稱為「陸軍之腦」。這個軍事機關的首長稱之為「參謀總長」。參謀本部實際上是國家的最高軍事指導機構。按照德國人的理論,參謀本部制度的最重要特點,是其中的所有成員都受過一種嚴格的教育,無論在戰略或是戰術方面,對於情況的分析和研判都能遵照一種統一的思想規範。參謀總長要想實現其作戰意志,主要是通過這種思想程序的一致性,能使軍隊各部分自動協調得像一個有機整體。因此也就產生了「參謀本部軍官團」的組織,凡是能夠進入這個組織的軍官必須是最優秀的人才,是德國陸軍中精華之精華,必須是陸軍大學的高材生才有入選的資格。當然,在歐洲只有德國能真正達到這個標準,其他國家只是不同程度地趨近這一標準。與德國相比,它們差距較大。

參謀本部在戰時的任務是指導戰爭,在和平時期則準備戰爭,即擬製作戰計畫,並根據新的情況不斷地加以修改和補充。19世紀下半期,歐洲的軍事組織大都已經典型化,比如一個「師」的概念,在各國的參謀作業中被視為一種共同的計算單位,它的戰鬥價值幾乎成為常數。所以各國在進行戰略上的力量對比時,自然就出現了重視數量的趨勢。如何獲得較大的數量優勢成了主要問題。換言之,這是一個如何將國家的人口優勢轉化為軍隊數量優勢的問題。這樣便產生了預備役問題,即利用長期服役和高水準的軍官和士官,來訓練服役人員,完成訓練後的人員必須退為預備役,以便騰出人手和設備來訓練下一梯隊的人員。這樣既可在平時維持較小規模的軍隊,以便減輕國家的負擔,又可在戰時迅速徵召龐大數量的預備役人員以供擴充和補充之用。義務兵役制度與預備役動員制度的結合,把各國人力資源充分調動了起來。所以,動員計畫成了戰略計畫的基礎,在和平時期,各國參謀本部秘密擬定了整套的動員計畫,對幾百萬人員、幾十萬匹馬、幾百萬噸補給的調度都作了極詳細的規定,只需一聲動員令下來,動員體制就像一部機器那樣無法阻擋地運轉起來。所以在當時,人們一致認為動員即意味著戰爭。

雖然動員計畫為戰略計畫的基礎,但戰略計畫也是動員計畫的基礎,兩者互為因果,但兩者又都以鐵路為基礎。英國史學家泰勒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種鐵路戰爭。最早發現鐵路在軍事上價值的是德國人,在普魯士還沒有鋪設鐵路時,德國一位天才的經濟學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就指出:普魯士的弱點是,它處在強大的潛在敵國之間,處在帝國包圍的中央位置上,鐵路的應用能使它從二等的軍事國上升為強大而難以對付的國家。「日耳曼可以成為歐洲心臟中的一個防禦堡壘。動員的速度,軍隊從國內的中心移向邊界的速度,鐵路的運輸,以及處於『內線』地位的其他顯著利益,使得日耳曼比其他歐洲國家具有較大的相對優勢。」他提醒道:「如果鄰國的鐵路比我們早完成一英里,或是比我們的長一英里,都是對我們不利的……現在,該是我們來決定,看看是否應用工業進步給我們提供的新式防禦武器,就像我們的前輩要決定他們是否應用槍以取代弓箭一樣。」後來,普魯士和法國都進行了利用鐵路運輸軍隊的嘗試,獲得了極佳的效果。從那以後,鐵路變成了戰略中的主導因素,鐵路系統往往能判斷出一個國家的戰略企圖和戰爭部署。

歐洲大陸上德國的鐵路網最為發達,法國其次,俄國再次。以每一百平方公里領土計算,德國鐵路為11.8公里,法國為9.6公里,俄國的歐洲部分為1.1公里。當時,一個軍的運輸要求是:軍官需170節車廂,步兵965節車廂,騎兵2960節車廂,炮兵及輜重需1915節車廂,共需6010節車廂,編成140趟列車,而一個軍的補給又需要同樣多的列車。當動員令下達時,鐵路網像一部戰爭機器一樣開始發動,人員、裝備、補給都自動從鐵路線上滾了出來,預備役人員紛紛乘火車到指定地點報到,換上軍裝,領取武器裝備,然後由連而營、由營而團地像滾雪球一樣在鐵路上不斷滾動,越滾越大。等他們到達國境附近的預定位置時,也就完成了由師而軍,由軍到軍團的戰前部署。

動員速度快的一方可先發動打擊,使對方的鐵路交通癱瘓,進而使其動員速度減慢、甚至喪失動員能力。即使雙方實力旗鼓相當,但動員速度的快慢也會造成懸殊的結局。所以,薩拉熱窩危機發生後,各插手的大國的軍方都不約而同地催促自己的政府下達動員令。

當時歐洲國家的軍隊編製中,最大的作戰單位是集團軍,由3~6個軍組成,還包括一些直屬騎兵、工程兵、炮兵部隊。1個軍由2~3個步兵師,還有一些軍屬輔助性兵種部隊組成,如騎兵、炮兵、工兵、通訊兵、航空兵後勤運輸部隊等。1個步兵師由2個步兵旅組成,另有1個炮兵旅(團)、2~3個騎兵連和一些特種部隊。1個步兵團由3~4個營組成,每營4連。各國的營的人數幾乎都是1000多人。各國的陸軍師在1.6萬~2.1萬人。德國1個師為16600人,法國為15900人,俄國為21000人,英國為16000人。

到戰爭爆發時,各主要交戰國擁有的兵力情況為:法國62個步兵師、10個騎兵師;英國6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俄國114個步兵師、36個騎兵師;比利時6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塞爾維亞11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德國87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奧匈4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

當時步兵的主要輕武器為步槍和重機槍。步槍的主要型號有莫辛1891年式彈倉式步槍、勒貝勒1896年式步槍、李·恩菲爾德1903年式步槍、毛瑟1898年式步槍、曼利黑爾1895年式步槍,射程在2500~3000米之間。主要機槍型號是馬克沁重機槍,哈奇克斯重機槍,施瓦爾茨格澤重機槍,射程為3000米。步、機槍的口徑均在7.62毫米~8毫米之間。重武器有輕、重野戰炮;輕、重野戰榴彈炮;速射炮;巴日式短管炮。口徑在75毫米~155毫米之間,射程在5.7~12.7公里之間,炮彈重量在6.5~43公斤之間。另外還有極少數更大口徑的攻城炮和要塞炮。

在1914年,各國軍一級單位的裝備和編製大同小異。俄國1個軍有機槍64挺、火炮108門、馬13500匹、馬車3770輛;法國1個軍有機槍56挺、火炮120門、馬12600匹、馬車2240輛;德國1個軍有機槍48挺、火炮160門、馬16800匹、馬車2880輛。德軍在炮兵上占明顯優勢,奧軍炮兵是各國中最弱的。

戰前不久發明的汽車,當時也已用于軍事。到各國軍隊動員時,法國約有5500輛載重汽車、4000輛輕便汽車;英國約有1141輛載重汽車和拖拉機、213輛輕便汽車和半載重汽車、131輛摩托車;德國有3500輛載重汽車、500輛其他類型汽車;俄國有475輛載重汽車、3562輛輕便汽車。

1903年由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也已迅速運用到軍事領域。大戰降臨時,各國航空兵大致情況是:俄國有263架飛機,法國有156架,德國有232架,奧匈有65架,英國有258架。一般飛機發動機功率為60馬力~80馬力,個別達到120馬力,時速一般不超過100公里,升限為2500~3000米,上升2000米的時間是30~60分鐘,續航時間2~3小時,戰鬥負載120~170公斤,其中包括20~30公斤的炸彈,機組人員兩名,即飛行員和觀察員。

德國的參謀本部在普法戰爭不久,就在考慮未來的歐洲大戰問題了。老毛奇已預見德國在未來可能不得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他認為由於鐵路的發達,德國可以一方面對付進攻之敵,另一方面對付動員遲緩之敵,「我們能否調動大部分兵力先去對付一個敵人,然後再去對付另一個敵人,僅僅取決於定下決心是否及時」。但他同時又認為,在很短的時間內,不能指望以一次迅速而成功的進攻擺脫一個敵人,然後再去進攻另一個敵人,因為歐洲國家已經空前地武裝起來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一兩次進軍中被削弱到認輸的地步。老毛奇已意識到未來戰爭的長期性。他的計畫是在未來的兩線作戰時,對法國先取守勢,快速擊敗俄國後,再反攻法國。老毛奇的計畫只是一種防禦攻勢戰略,只想迅速挫敗對手,獲得有利的和平,目標有限而無追求總體性勝利的野心,同時還出於法國剛遭慘敗,一時難以恢複元氣的考慮。瓦德西接任參謀總長後仍遵循老毛奇觀點,在1887年,瓦德西曾主張西面暫取守勢,對俄國發動預防性戰爭,但受到俾斯麥的制止。

1891年,史里芬接任德軍參謀總長後提出第一號備忘錄,由於法國迅速地恢複了元氣,他對德軍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