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章 巴爾幹上戰火點燃

俾斯麥早年就曾惡狠狠地斷言:巴爾幹國家的一些混賬事兒會點燃下次的戰火。巴爾幹半島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多事之地,它地處歐洲東南端,是歐洲通向亞洲和非洲的重要門戶,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從全球觀點來看,還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歷史上基督教勢力與伊斯蘭勢力曾在此數度交鋒,來回拉鋸。到19世紀為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統治該地區長達四五百年之久。隨著工業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在歐洲的興起,巴爾幹地區的民族獨立意識開始覺醒,他們起而奮鬥,前仆後繼,力求掙脫土耳其封建專制的殘暴統治。到了20世紀初,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相繼獲得獨立。奧斯曼土耳其雖然日薄西山,被譏諷為「歐洲病夫」,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歐洲,土耳其仍佔有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色雷斯等地區和包括克里特島在內的愛琴海諸島嶼,居住在這些地區的有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和瓦拉幾亞人。巴爾幹地區各種民族混居雜處、宗教成分複雜,歷來是歐洲的矛盾焦點之一。隨著土耳其的衰落,被壓迫民族的鬥爭、奧匈帝國和俄國對巴爾幹的垂涎、已獨立的巴爾幹各國之間為擴張領土的明爭暗鬥,以及它們同插手於此的大國之間的衝突,使巴爾幹地區的形勢更加撲朔迷離,波詭雲譎。

奧匈帝國對巴爾幹事務的干預是該地區局勢動蕩的重要原因。奧匈帝國是在1867年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國家組成的二元帝國,都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奧地利皇帝同時也是匈牙利國王,建有三個共同部:財政部、外交部和軍政部。而有關匈牙利內部的事務則由匈牙利政府自行處理,全國除了24個省議會外,還有奧匈兩個國會。這個奇特的國家共由11個民族組成,它們是: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羅馬尼亞人、烏克蘭人、義大利人。其中日耳曼人占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各民族又都有各自的傾向,義大利人希望返回祖國。在南斯拉夫民族裡,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傾向西方,塞爾維亞人則傾向於東方。

奧匈帝國同塞爾維亞的關係是制約巴爾幹局勢的重要因素。在1804年,一個叫做卡拉·喬治的塞爾維亞人起義反抗土耳其統治,1813年,喬治率余部退往匈牙利。1815年,米洛什·奧布廉諾維奇再次起義,繼承了喬治的事業。1817年11月,塞爾維亞起義者與土耳其達成妥協,米洛什成為塞爾維亞世襲大公。這樣,通過兩次起義,塞爾維亞雖未獲完全獨立,但獲得了自治公國的地位。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西方列強迫使俄國放棄它同土耳其之間簽訂的《聖·斯特芬諾條約》。根據《柏林條約》,締約各國承認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三個國家獲得完全獨立。保加利亞成為土耳其宗主權下自治和納貢的公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省應由奧匈佔領和治理,但名分上仍屬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1882年,塞爾維亞宣布為王國,國王米蘭奉行親奧匈帝國的政策,甘當其附庸,兩國關係比較融洽。但這種情形很快便發生變化。

1903年6月,塞爾維亞國王亞歷山大(米蘭的兒子)在政變中遇害,彼得即位,他委派激進黨領袖巴希奇任總理。由於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民族國家的建立,巴爾幹地區的民族主義激情開始沸騰起來。12世紀統一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大帝國經常撩撥著塞爾維亞人的雄心,巴希奇是一個典型的「大塞爾維亞主義」者,這位以「塞爾維亞的俾斯麥」自居的總理上任後,立即在一項宣言中聲稱:塞爾維亞的主要目標在於拯救奧匈帝國境內的南斯拉夫同胞。接著在1906年奧塞兩國發生貿易衝突,奧匈為控制塞爾維亞,要求其全部軍火向自己訂購,遭到拒絕後,奧匈對塞爾維亞主要出口商品生豬全部徵收寓禁關稅,以示報復,塞爾維亞並沒有屈服,向西歐尋找新市場,與其他國家建立了新的關係,並從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了好處。這樣,塞爾維亞不僅在經濟上擺脫了對奧匈的依賴,而且加深了對奧匈的怨恨。由此,奧、塞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1908年土耳其發生革命,「青年土耳其黨」奪得政權。奧匈帝國認為徹底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時機已到,便與俄國暗中達成秘密交易:俄國同意奧匈吞併波、黑兩省,作為交換條件,奧匈同意為俄國艦隊開放黑海海峽。不久,德國也以取得「補償」為條件,同意了俄國的要求。義大利也支持俄國,條件是:俄國同意義大利佔有的黎波里。但對俄國來說,要想自由出入黑海海峽,更主要的是取得英、法的支持,為此,俄國外交大臣伊茲沃爾斯基前往巴黎和倫敦。然而,奧匈帝國的外交大臣愛倫塔爾是個敢作敢為的冒險家,他決定不等俄國同其他有關強國達成協議,就正式宣布兼并波、黑兩省。這次奧匈和急於脫離土耳其的保加利亞聯手行動。1908年10月5日,保加利亞宣布完全獨立,10月7日,奧匈帝國也正式宣布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兩省。奧匈此舉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土耳其和塞爾維亞國內群情激憤,抗議如潮。但政府卻無能為力,俄國也反對奧匈的片面行動,要求舉行國際會議,解決爭端。俄國原指望英、法兩國在黑海海峽問題上支持它,結果卻落了空。法國採取含糊立場,英國則乾脆拒絕,德國積極支持奧匈。危機持續了數月後,1909年2月,在德國斡旋下,奧匈以現金作為補償,換取土耳其對吞併波、黑兩省的認可。隨後,奧匈在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同年3月,德國以最後通牒的方式,要求俄國接受奧匈兼并波、黑的既成事實,並要求俄國迫使塞爾維亞也接受這一事實。俄國因「日俄戰爭」的舊創尚未完全恢複,在外無支持、內無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只得咽下這口氣,這場危機也隨之結束。

在波斯尼亞危機中,奧匈帝國成了大贏家,土耳其幾無還手之力,俄國一無所獲,空忙一場。塞爾維亞舉國憤慨,因為塞爾維亞人所夢寐以求的是聯合所有的南斯拉夫人,在巴爾幹半島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在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分子那裡,波、黑兩省早已納入未來「大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版圖,現在卻被奧匈奪走,又有大約一百萬同胞被迫成為奧匈帝國的臣民,這對民族主義意識已極度膨脹的塞爾維亞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經歷了波斯尼亞危機之後,奧、塞兩國之間的關係更趨緊張。

除了奧匈、俄國覬覦巴爾幹之外,已經獨立的巴爾幹諸小國也迫不及待想瓜分土耳其在歐洲的「遺產」。它們各有打算:

希臘夢想恢複當年的跨歐、亞兩洲的希臘、拜占庭帝國,由於「大希臘」思想在作祟,不僅想奪取克里特島,還想朝西、北兩個方向擴張,奪取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亞奢望實現《聖·斯特芬諾條約》中「大保加利亞」的理想,獨自吞下馬其頓和色雷斯,佔領薩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進入愛琴海。

塞爾維亞欲吞併馬其頓大部和阿爾巴尼亞之一部,佔有薩洛尼卡,獲得愛琴海以及亞得里亞海兩處出海口,以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家。

門的內哥羅(又稱黑山)期望分割諾維巴薩,奪取阿爾巴尼亞北部,打開通道,與塞爾維亞相接。

這些「撮爾小國」和土耳其「一對一」交鋒顯然不是對手,為共同打擊土耳其以便實現自己的瓜分目標,它們開始醞釀結盟,並等待著下手的時機。這種時機不久便從遙遠的非洲大陸遞送了過來。

1911年春天,摩洛哥發生部落起義,蘇丹穆萊·哈費德被起義部隊包圍在非斯,5月21日,法國以恢複秩序和保護僑民為名,派兵1.5萬人佔領非斯和另一些城市。西班牙也出兵進駐摩洛哥北部。摩洛哥的獨立地位完全喪失。德國乘機勒索法國,要求分割摩洛哥一部分土地給德國作為補償,並暗示願意從其他地方得到補償。法國沒有及時答覆。1911年7月1日,德國炮艦「豹號」駛抵阿加迪爾港,並將炮口對準該城,接著德國輕巡洋艦「柏林號」也在摩洛哥領海游弋。這一被稱為「豹子的跳躍」事件導致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機」。7月中旬,法、德會談進入實質性階段,法國駐德大使儒勒·康邦提出讓德國在土耳其修建鐵路等作為補償,德國外交大臣基德倫認為這些雞毛蒜皮小事根本不值一談。最後,康邦提出法屬剛果可能作為補償目標時,基德倫才表示值得一談。隨後基德倫要求割讓法屬剛果全部,作為德國承認法國佔領摩洛哥的補償。康邦聽後大吃一驚,差一點仰面跌倒,沒想到這個勒索者竟如此漫天要價,當即加以拒絕。基德倫對康邦威脅道:「那麼我們就要打啦!」康邦則回答:「我們早有準備。」正當法德兩國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英國以強硬姿態出面干預,堅決支持法國,表示不能容忍德國在直布羅陀附近建立起一個海軍基地,在摩洛哥問題上不惜與德國一戰。最後,法、德兩國於1911年11月4日達成協議,法國將一部分法屬剛果領土(那是一片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