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章 歐洲這個火藥桶

從歷史的深層上浮,越是接近歷史表層諸領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就越覺得事情變得千頭萬緒、盤根錯節。但萬變不離其宗,歷史表面的錯綜複雜一般都受制於歷史深層那幾個恆常不變的因素。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形勢,可以看做幾個永恆不變的歷史主題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特定的情節和細節上的展開。

歷史的主題之一,國家對力量的追求,無非通過兩種途徑:一是發掘自身潛力;二是通過結盟、藉助他人的力量。19世紀的西方各國大都已在歐洲這個拳擊場試過拳腳,都能大致掂得出自己的分量。接下來要做的仍然是祖先傳下的縱橫捭闔、合縱連橫的外交遊戲。

自拿破崙戰爭後,歐洲被置於「維也納和平體系」中,影響這個體系的最大因素是普魯士的崛起。普魯士原是幾百個日耳曼諸侯國里的北方小邦,1701年,腓德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后開始強盛,經一百多年內兼外並,東征西戰,到1815年簽署《維也納條約》時,普魯士已位居歐洲大國行列的末尾。1861年,威廉一世即位普魯士國王,用俾斯麥為相,雄心勃勃地開始了日耳曼民族的統一事業。俾斯麥在各國間施展謀略,在獅子和狐狸間變換角色,時而虛聲恫嚇,時而鐵血相加。經過1864年的普丹戰爭、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1870年的普法戰爭,在1871年8月,威廉一世終於以勝利者姿態在戰敗的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被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一個曾經分裂為無數小邦、彼此征戰不息、內耗不斷的民族,在俾斯麥手中短短十幾年奇蹟般地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沒等歐洲一些國家弄清楚怎麼回事,普魯士已從「炮彈里孵了出來」,變成了龐然大物,這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恐懼和不安。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老謀深算,精於張弛之道,他感到德國的暴發戶形象已吸引了各國的注意力,如果照此擴張勢頭髮展下去,勢必促使其他國家共同對付自己,那時德國將像法國路易十四和拿破崙一世時期的情形一樣,在一場戰爭中,被分裂成幾塊。因此,德國只有在一個互相制衡的和平環境中,才能鞏固既得利益。這種現實感使俾斯麥不以追求世界霸權為德國的外交目標,或許是他精於韜略,深諳張弛之道,待時機成熟,再問鼎世界霸權。他有句名言:「當我們尚未聽到上帝在歷史中的足音時,除了等待也就別無它事可做,但是,只要一聽到了,我們就必須向前跳躍並嘗試抓住上帝的袍角。」

因尚未聽到「上帝的足音」,俾斯麥制定了一整套以保證德國既得利益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德國最擔心法國人強烈的復仇心理。普法戰爭勝利後,基於老毛奇和他的總參謀部的強烈要求,德國吞併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俾斯麥當時確有先見之明,他反對吞併這些土地,認為這會成為新德意志帝國的致命隱患。既然吞併已成事實,俾斯麥便以兩面手法來對付法國。他向法國政府保證:他將全力支持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活動,使其所獲之利益可超過割讓阿、洛兩省之損失而有餘。這使法國在非洲、亞洲的殖民擴張中得到極大的好處,以至於1883年任內的法國總統格里維聲稱,他對戰後十三年來俾斯麥對法國的善意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俾斯麥深知要法國人徹底放棄復仇和收復阿、洛兩地的念頭十分困難,然而單憑法國自身的力量則根本不能同德國相抗衡,但它卻可以同其他國家結成聯盟來達到目的。俾斯麥認定,如果有一天法國感到它可依賴俄國的援助的話,則法德之戰也就為期不遠了。所以,除了殖民地問題上對法國網開一面,俾斯麥外交的重點就是要孤立法國,防止它同其他國家結盟來對付自己,尤其要防止法國與俄國的結盟,不然,德國將處於腹背受敵、兩面作戰的困境。

因此,必須同俄國友好,這是關鍵。但又不能讓俄國捏住自己的軟處,降格以求得這種友好關係,俾斯麥採取迂迴策略,於1879年10月7日,同俄國在巴爾幹的競爭者——奧匈帝國締結了「德奧同盟」。德皇威廉一世原先反對與奧匈結盟,擔心俄國因此與德國為敵,俾斯麥匠心獨運,指出德奧同盟不僅不會得罪俄國,還會使它乖乖就範。德奧同盟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如有一方遭受俄國攻擊,即應彼此互助。如有一方遭受其他國家(意指法國)攻擊,則另一方應守善意中立。如法俄合作,則德奧也將聯合行動。(後來該條約一再延長,到1914年仍然有效。)這時的俄國正一心致力於東北亞擴張,「德奧同盟」使它感到有後顧之憂。俾斯麥對俄國一面施加壓力,一面又盡量博取好感,他不干涉俄國尋求不凍港的努力,拒絕了俄國在遠東的競爭者日本提出的締結同盟的要求(一旦德日建立同盟,俄國即處於兩面被夾擊的態勢),他也勸說奧國應讓俄國向君士坦丁堡發展,以激化俄英的矛盾。

俾斯麥挾奧國以自重,迫使俄國就範,達到了阻止法俄聯手的預期效果。俄國感到一個友好的德國對自己是有利的。1881年6月18日,德、奧、俄三國在柏林締結了「三皇同盟」。條約規定:三國中任何一國與第四國發生戰爭,其他兩國應維持善意中立以使戰爭局部化;俄國承認《柏林條約》所給予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地位。另有秘密附約規定了奧俄兩國在巴爾幹的勢力範圍。「三皇同盟」維持了6年,後因俄國不滿奧國在巴爾幹的政策而拒絕續約,但俄國願意繼續維持與德國的同盟關係,雙方遂於1887年6月18日簽訂了所謂的《再保險條約》。

解除了俄國方向的隱患後,俾斯麥繼續向法國背後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施展外交謀略,結果在1882年,德、奧、意組成「三國同盟」(羅馬尼亞不久加入,塞爾維亞也一度參加)。西班牙國王則向德國首相保證:如果法德之間發生戰爭,西班牙一定幫助德國。俾斯麥在外交棋盤上布下這一連串棋子後,意猶未盡,又一手斡旋出一個英、奧、意地中海三國同盟(後來西班牙也加入了同盟),以此來維持地中海區域的現狀,同時給「地中海同盟國」和正朝這個方向蠢蠢欲動的俄、法製造一個摩擦的場所,德國自己卻置身事外。例如為保持與俄國的平衡關係,德國拒絕了英國要它加入「地中海同盟」的建議。

這樣,這位19世紀傑出的德國外交家在其執政的最後10年里,已經成功地達到了孤立法國的目的。他鼓勵英、法、意進行殖民地競爭以分散法國對阿爾薩斯、洛林的注意力,用義大利來牽製法國,用奧匈來牽制俄國,他與俄、奧這兩個互相敵視的國家同時保持著友好關係,通過「地中海同盟」,他假道羅馬和維也納同英國建立了聯繫,於是,俄羅斯熊、不列顛獅和德意志鷹欣然合作,孤立在一旁的,只能是高盧雄雞。

雖然俾斯麥工於心計,善打如意算盤,並且收穫頗豐,但俄國熊並不好撥弄,儘管拿破崙戰爭以後,因其遠離歐洲中心地帶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而導致國內革命思潮的風起雲湧,工業化步履較緩慢,對歐洲的影響力已減弱。不過,俄國向外擴張卻變本加厲,胃口越來越大。為攫取近東的波斯和中亞,俄國同英國發生衝突。在東亞又與日本的擴張勢頭相撞。為控制黑海海峽,以便進入地中海,幾次與土耳其發生戰爭。俄國又奉行「大斯拉夫主義」,常以巴爾幹南斯拉夫民族的保護人自居,屢屢插手巴爾幹事務,因此又同奧匈帝國發生糾紛。經過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和1877年的俄土戰爭,俄國南下的勢頭受阻,便將重心移向東亞。為免除西邊的後顧之憂,同時為牽制奧匈帝國,作為權宜之計,遂接受俾斯麥的聯盟建議。

俄國雖然加入了「三皇同盟」,但各方卻同床異夢。德國一心想置法國於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並企圖在這樣一場對法戰爭中,讓俄國保持中立;但俄國出於自己長遠利益考慮,認為一個過分強大的德國出現在西面,對自己十分不利,因而不願看到法國進一步被削弱。於是在1875年,德國因法國元氣恢複太快而準備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時,俄國於法德戰爭一觸即發之際,突然表示反對,聲稱如果法德交戰,俄國將支持法國。由於俄國背棄盟約,德國只得放棄進攻,同時深懷不滿。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德國以和事佬身份出面調停,出於對俄國背盟的報復,立即還之以顏色,與英國和奧國一起向俄國施加壓力,結果在7月13日簽訂的《柏林條約》中,俄國被迫放棄「俄土戰爭」中到手的大部分戰利品,使其佔領黑海海峽的企圖化為泡影。德俄兩國關係從此蒙上陰影。不過,當時俄國的頭號競爭者是英國,英俄矛盾是國際主要矛盾,德國對此基本持超然於外的態度,所以,俄國覺得儘管彼此齟齬,但爭取德國的友好仍是有益的。

如果登上權力頂峰的個人對歷史的確能產生巨大影響的話,1888年繼位的德皇威廉二世是把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引向戰爭深淵的關鍵人物。他是德皇威廉一世的孫子,他的父親腓德烈繼位三個月就去世了,所以,他29歲那年便登上皇位。威廉二世是一個自大和極度自卑重疊的人格分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